如何評價趙構?是背棄江山的完顏構,還是復興宋室的中興之主?

#如何評價南宋開國皇帝趙構#

對於南宋的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民間評價一直以負面爲主,甚至有人稱其爲“完顏構”,不恥其對金稱臣的屈辱行爲。

而在元朝人編寫的《宋史》裏,在宋高宗本紀的末尾,脫脫說了這麼一番話:

“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況時危勢逼,兵弱財匱,而事之難處又有甚於數君者乎?君子於此,蓋亦有憫高宗之心。”——《宋史·高宗本紀》

意爲趙構這個人總體上“謙恭、節儉、仁厚”,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但是想讓他撥亂反正做拯救世界的大有爲之主,就是強人所難了,他沒有那樣的才能;而且,南宋當時的局勢相當複雜,危若累卵,趙宋王朝之存滅皆繫於趙構一人,他的種種經歷也難免讓人心生憐憫。

具體何種經歷稍後下文詳聊,先說說趙構究竟有多令人失望。

在坐擁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錡等一衆名將的情況下,趙構選擇了放棄進攻,向製造了靖康之恥的仇敵金國人卑躬屈膝、割地賠款、稱臣納貢;置淮河以北的淪陷區百姓於不顧,不思恢復大宋河山,甚至,連祖宗在中原的陵寢也不要了。

想當初,岳飛北伐途中一路高歌猛進、屢戰屢勝,命王貴、牛皋、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李寶等部將先後收復了汝、鄭、潁昌、陳、曹、光、蔡等諸郡,又在郾城大敗金軍。金兀朮在朱仙鎮聚集起十萬兵馬,岳飛派部將率五百背嵬軍衝擊金陣,金軍隨即大潰四散、一瀉千里。

岳家軍一連串的勝利打得金軍士氣頹喪,戰意全無,金軍統制王鎮、統領崔慶率領部下投降了岳飛,金兀朮手下大將韓常也祕密聯繫岳飛,想要率領手下五萬金軍歸降,就連女真族大將烏陵思謀也對他的手下說:“不要急,等岳飛一到我們就投降。”

金帥烏陵思謀素號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諭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金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覬崔虎華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衛龍虎大王下忔查千戶高勇之屬,皆密受飛旗榜,自北方來降。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衆內附。——《宋史》

而在朱仙鎮大捷後,岳飛距離北宋故都東京汴梁只有四十五里的路程了,當時的金兀朮已經有了放棄防守汴梁的想法,認爲岳家軍是無法阻擋的。

兀朮曰:"嶽少保以五百騎破吾十萬,京城日夜望其來,何謂(汴梁)可守?"——《宋史》

以當時的局勢,對岳飛來說收復汴梁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是走個流程而已。不僅如此,岳家軍的勝利也震動了整個北方淪陷區,山東、山西、河北的義軍遍地開花,皆張“嶽”字大旗,等候與官軍會和,岳家軍所過之處,老百姓頂盆焚香、送糧送物、道路兩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金國的號令自燕京以南無人聽從。

自燕以南,金號令不行,兀朮欲籤軍以抗飛,河北無一人從者。乃嘆曰:"自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衄。"——《宋史》

就是這樣的必勝局面,被趙構的十二道金牌徹底毀了。岳飛被迫班師返回江南,收復舊地的夢想化爲泡影。

趙構拋棄了等候王師的北方義軍和百姓,任由他們被金軍圍剿屠殺。

更可氣的是,岳飛回到南宋,就被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而岳飛的死,趙構鐵定是知情和默許的。

趙構不僅背棄了大宋的江山和百姓,還自毀長城殺害忠臣,以如此下作的手段討好金國,確實令人作嘔,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無法讓人原諒,也難怪被人叫成“完顏構”。

但是如果客觀公正地評價趙構,不得不說,趙構至少比北宋末期的徽欽二帝強得多,趙構至少守住了半壁江山,延續了宋朝國祚,而假如讓宋欽宗回來執掌南宋朝局,恐怕南宋的結局會跟南明一樣。

與宋徽宗、宋欽宗相比,趙構還是有一些智慧和手段的,甚至還有些軍事才能,岳飛就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甚至讓岳飛年紀輕輕就做了節度使。

他不敢讓岳飛放手去打也是因爲他不想再見到宋欽宗,萬一岳飛把金國逼急了,金國送回了欽宗,趙構在法理上是需要退位讓賢的。

而且,南宋初期的局面非常混亂,金軍精銳騎兵一路南下追擊趙構,宋軍駐兵無法及時做出反應,趙構只能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兒子在顛沛流離中病死,手下將領還犯上作亂逼他退位,他一度答應了“苗劉”二將的要求退位被囚,直到韓世忠救駕才重登帝位。

趙構一個人的生死關係着整個大宋朝的生死,從相位選擇到武將任免,都需要趙構從零開始。

想要在靖康之恥後防守住江南半壁江山也是不容易的,趙構提拔重用岳飛、韓世忠這兩員大將,擱在徽欽二朝是無法想象的英明決策。

岳飛在靖康二年宋欽宗在位時只是一個小小的武翼郎,在武官的所有官階裏排第四十二階,屬於下級武官;趙構繼位後,岳飛在短短三年內就飛速升到了武功大夫、昌州防禦使和通、泰州鎮撫使;四年後又以31歲的年紀升任清遠軍節度使、荊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成爲宋朝開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者。

同時趙構在西北防線重用吳玠,吳玠在靖康年間的職位比岳飛還低,只是小小的秉義郎,在武官的所有官階裏排第四十六階,到了趙構手下短短几年就升到了陝西諸路都統制,執掌西北防務。

此後吳玠在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中多次擊敗金軍,十年時間裏金軍始終無法踏入四川一步,南宋政權得以穩固。這固然有吳玠兄弟的功勞,但也不得不說是趙構用人得當,用人不疑。

趙構的軍事用人,不誇張地說甩他的父兄十條街,靖康年間但凡是趙構在位,北宋也不見得會滅亡。

此外,趙構在立儲方面的眼光也相當不錯,千挑萬選選中了趙匡胤的後裔趙昚,也就是爲岳飛平反的宋孝宗,宋孝宗被認爲是南宋最有作爲、最賢明的皇帝,史家譽之爲“南渡諸帝之首”這次正確的選擇也爲南宋立足150年國祚奠定了基礎。

而在爲君的私德方面,趙構用度節儉,沒有其父徽宗那樣的奢華;經濟方面重視農業的恢復與生產,興修水利防禦旱澇災害,《宋史·食貨志》稱:“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趙構非常重視海外貿易,積極發展外貿,在沿海多地增設市舶機構,下詔稱“務要招徠蕃商,課額增羨”,蕃商的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均能得到妥善保護,一系列對外開放的舉措使得南宋成爲中國古代海外貿易的頂峯時期,東南沿海往來貿易船隻絡繹不絕,對外文化交流長久不衰。趙構的這一點尤其值得明清帝王學習。

綜合來說,趙構有過亦有功,過大於功。

雖然他沒有完成收復故土的歷史使命,這是大家普遍提及的一點;但他守住半壁江山,選定優秀接班人,並在經濟層面爲南宋開了個好頭,使南宋海外貿易發達,其功勞也是不小的,而這些功勞很少被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