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邊的垃圾場不夠用了

*本文爲《半月談》2024年第12期內容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顆“藍寶石”,這裏既是聞名遐邇的旅遊目的地,也是維護國家西部生態平衡的重要水體。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環青海湖地區(下稱“環湖地區”)長期依靠填埋處理生活垃圾,隨着垃圾處理量增多,部分填埋場庫容告急。青海湖的垃圾該往哪裏去?

“垃圾清運趕不上垃圾產生”

半月談記者瞭解到,環湖地區早在2019年就開展全面禁塑,可降解包裝袋已在農牧民及商戶羣體中普及,旨在實現“源頭減量”。但環湖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不少遊客仍將塑料袋、飲料瓶等垃圾帶到當地,對此他們尚難以約束。

“垃圾收集清運速度趕不上垃圾產生速度,生活垃圾收運存在一定滯後。”多名基層幹部反映,夏季迎來旅遊客流高峯後,基層鄉鎮處置生活垃圾的應對能力有限。據瞭解,青海湖南岸的青海省共和縣每年投入近600萬元用於環湖公路沿線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及保潔。與此同時,隨着新型城鎮化和農牧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環湖地區生活垃圾產生量遞增趨勢已較爲明顯。

環湖地區的垃圾填埋場

當前,垃圾填埋是環湖地區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大部分垃圾填埋場位於青海湖周邊天然草場及山谷等生態敏感區。青海省共和縣、剛察縣、海晏縣等住建部門統計結果顯示,2023年,環湖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總量達到3.9萬噸,其中通過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近3.4萬噸,以高溫熱解方式處理近5000噸。

填埋場“塞不下”,發電廠“喫不飽”

21年前,環湖地區首個垃圾填埋場建成投運。截至目前,環湖地區共建成16處垃圾填埋場。

半月談記者調查瞭解到,部分垃圾填埋場尚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就已滿庫,還有部分垃圾填埋場已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卻仍在運行。環境領域專家表示,目前環湖地區垃圾填埋場處於區域飽和狀態,部分垃圾填埋場距離青海湖較近,且緊鄰天然草場,低溫低氧環境進一步延長垃圾降解週期。

一些垃圾填埋場還面臨極端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受訪羣衆反映,冬春季節碰上大風沙天氣,不時有塑料袋從垃圾填埋場被吹至草場,導致一些牛羊誤食後死亡。另外,受訪專家認爲,處理工藝落後、滲漏液處理裝置老化等也影響垃圾填埋場安全穩定運行。受訪幹部表示,未來新建垃圾填埋場用地審批難度大,如何處理漸趨增多的生活垃圾成爲難題。

一些地區開始探索以垃圾轉運、焚燒發電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高原地區地廣人稀,垃圾交通運輸成本不小。”海晏縣相關負責人說。一處承接垃圾異地轉運的發電廠生產負責人透露,項目投運以來仍存在“喫不飽”的問題,實際日處理量不足設計產能的60%,理論上還可以容納消化更多生活垃圾。

如何能“收得齊、運得走、處理好”

目前,環湖地區已經逐步放棄現有的填埋方式,探索垃圾治理新路徑。環青海湖區域、三江源地區均爲青海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其生態保護使命相同,自然條件存在相似性。三江源地區垃圾處理從源頭減量、過程管控、科學處理三個環節着手,探索建立垃圾全域治理的機制體系,值得環湖地區借鑑。

如在位於三江源地區的玉樹州曲麻萊縣,這裏建成完善垃圾處理站和垃圾兌換超市。農牧民將可回收的垃圾送到垃圾分類點稱重,登記留底,垃圾處置收入的30%以現金方式返還給牧民,剩餘70%可用於在綠色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西寧等地則探索加強縣區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力量,農村地區推行“戶集村收、縣區轉運、焚燒處理”。

受訪人士建議,環湖地區應以創建國家公園爲契機,以生活垃圾全處置和生態環境零脅迫爲導向,持續完善環境優先、源頭減量、跨區域協同處置機制。

半月談記者:李佔軼 張宏祥 / 編輯:孫文豪
責編:褚孝鵬 / 校對:張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