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的電影學習筆記:回到看電影的常識問題



日前,導演賈樟柯繼《賈想》系列之後全新著作《電影,我略知一二》,由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出版。這是賈樟柯的電影學習筆記,也是寫給大家的電影通識課,共十七講。他以百來部經典影片爲案例,從電影觀念談起,談及的主題包括但不限於:什麼是電影的運動基因?什麼是作者電影?電影是一種怎樣的語言?等等。無論你是資深影迷還是電影愛好者,都值得跟賈樟柯一同思考電影的這些根本性問題。




自序 用一生去理解


每拍攝一部電影,都是一個處理各種繁雜事務的過程。導演基本上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在做出決定的工作。每一個做出決定的瞬間,幾乎都是下意識的反應,人們把這歸結爲一個詞:藝術感覺。


但在創作的時候,在每一個下意識反應的背後,支撐導演反應速度和反應質量的,往往是對電影日積月累的理解。正如黑澤明導演所言:“我一生都在尋找電影之美。”猶如出家人的修行,電影是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理解的藝術。


電影有其製作的工藝和技術,也有其創作的規律和觀念。在《電影,我略知一二》這本書中,我想回到一些電影的常識性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理解。我會通過一些具體的電影案例,從電影觀念開始談起,討論長鏡頭、運動、創新和反叛、作者電影、劇本、表演、場面調度、紀錄片,以及先鋒電影等問題。我也會跟大家聊聊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兩部影片:《偷自行車的人》和《雨》,以及我自己執導的紀錄片《公共場所》。


這些議題彼此關聯又相互獨立。很多電影概念看起來很淺顯,大家會經常提起。可能正因爲這樣,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會去深究其中的要義,但對我來說,釐清基本問題非常重要。



這本書的內容,是由電影史和電影理論知識,再結合我拍攝電影的經驗形成的。從1997年我離開北京電影學院以後,基本上都在從事導演工作,平常很少涉足電影史和電影理論,因此本書難免會有細節上的偏差,還請大家指正、諒解。


《電影,我略知一二》不是一系列嚴謹的學術文章,不涉及高深的理論,也不是電影祕史的鉤沉。這本書是一個導演的電影學習筆記,僅僅是一家之言。我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瞭解到一些電影常識,與我一起去理解、尋找電影之美。


這本書最初是以音頻節目的方式,在“看理想”平臺上播出。結集出版前,我又增寫了五章內容,希望所涉及的內容可以更全面一些。感謝梁文道先生,沒有他的督促,可能就不會有這本書。


本書書名借用了讓-呂克·戈達爾的電影《我略知她一二》的片名,以此表達我對他的崇敬之情。


電影萬歲!


作品選讀


一、 電影理論是創作者的“軟件”


對於很多人來說,電影好不好看是很直觀的感受。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力不盡相同,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電影規律,對接受不同風格的電影,特別是各自經驗範圍內不熟悉的那些電影會有一些幫助。


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我個人的創作一直得益於理論的滋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讀書的時候,像我所在的北京電影學院93級,是所有的專業都招,有很多關於創作的專業,如導演、攝影、美術,教學偏重於創作實踐。


而我是學電影理論的。當時,在同學中間就流行一種觀點,認爲學理論沒有用,對於創作來說理論太遙遠、太枯燥了。其實那個時候我也分辨不清,對我來說,因爲剛接觸到電影,而我的專業是電影理論,我必須去好好學習自己應該學的,其次纔是去學其他專業的一些課程。


北京電影學院的課程設置很科學,我們在大一、大二有很多不同年級各系都要上的公共課,包括電影攝影,我們也學了兩年。教過我們的老師,有穆德遠老師、趙非老師。電影錄音我們也有專業課,表演也有。


青年賈樟柯


對於我們理論班的同學來說,這些課程會更偏理論一些,但是比如說攝影課,我們也是從拍黑白照片到照片的沖印都要學。那時候還有暗房技術,還要學暗房,從拍照片,到自己去沖洗、接觸到膠片,慢慢地去掌握膠片的基本原理。


電影是具有實踐性的,有技術門檻,理論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那時候我確實不是太清楚。它不像學習專業技術那麼顯而易見、立竿見影。


比如上導演課,什麼是軸線?什麼是跳軸?這堂課上完了確實能學到具體的東西,在創作的時候也會經常面臨這個問題。攝影也是,學習膠片原理,掌握不同鏡頭的特性,有了這些知識之後,在實踐中馬上可以使用,可以印證。


但是理論是一個虛無的東西,在實踐中往往感覺碰不上,所以大家就覺得理論好像可有可無。然而隨着電影工作的深入,我後來覺得,如果電影技術是保證電影物質呈現的基礎,可以比作創作者的“硬件”的話,那麼理論就是創作者的“軟件”。


電影理論首先帶來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對電影這種藝術媒介的理解和認識,簡單來說就是:什麼是電影?第二個就是怎麼理解這個世界,怎麼理解人?我覺得後一個可能更重要。


二、 怎樣理解和認識電影?



關於第一點,媒介認識方面的理論,我想舉一個關於電影敘事的例子。我們讀書的時候,電影的劇作理論,一開始是非常偏向於俄羅斯式的,也就是蘇聯的劇本創作方法。因爲那時候我們劇作課的主任教員是王迪老師,他是留蘇回來的,所以他非常講究劇本的文學性:劇本要可以發表,劇本要可讀,它不僅要可以支持拍攝工作,而且要可以供人閱讀,它得是一個文學作品。


後來到了大二、大三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設立美國劇本方法的課程了。我記得有兩個胖胖的美國老師來給我們做短期的劇本訓練,他們的教育方法和思路就完全不一樣。他們不要求劇本成爲一個文學讀物,而是要求它更像一份“施工藍圖”。第一堂課的時候,美國老師就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如果想讓一個人的命運發生改變,你們覺得有什麼方法?”當然他是指在劇本中,我們一時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因爲那時候流行一句話叫“知識改變命運”,我就開玩笑回答說:知識。這其實有些搞笑的成分,同學們都在笑我。老師對我說:“你講得太籠統了,劇本需要具體的動作支持。比如讓你的人物離開家去外地上學,就可能改變命運;比如說讓人物搬家,他會改變;比如生病,他會改變。”他舉了很多例子,完全是另外一種劇本的創作思路。


蘇聯和美國的創作體系都是高度理論化的,當你對比這兩種體系的時候,當你掌握了這兩種不同理論的時候,其實並不一定是要選擇哪一種、放棄另一種,而是說這兩種方法,它們會融爲一種屬於你自己的方法。


我記得在蘇聯式的劇本創作理論中,從來沒有談過敘事的跟蹤性,因爲解凍時期以來的蘇聯劇本很講究抒情和詩意,基本上不強調敘事的效率。但是美國的劇本創作理論首先就是跟蹤性。何爲跟蹤性呢?就是觀衆從看電影的第一分鐘起,被什麼動力牽引能夠一直看完90分鐘,是什麼在吸引他?是充滿懸念、不斷遞進的情節,還是氛圍?這種跟蹤性是由什麼造成的?


我大量的劇本寫作,基礎的創作方式都是蘇聯式的,因爲我覺得劇本的遣詞造句非常重要,它是一個工作基礎,並不單單是爲了發表或者被讀者閱讀,而是說你要用相對生動、準確的詞語,讓你所有的工作夥伴,包括演員、攝影師在內,理解你想要創造出來的電影氛圍。


但是,我又覺得我深受美國電影理論中敘事跟蹤性的影響。這種敘事的跟蹤性,確實是需要你內在有一套辦法,無論是將它建立起來,還是打破它,都會讓敘事變得具有自我生長性,至少會有遞進感。


《站臺》電影海報及劇本封面


我的第二部電影《站臺》的初稿,我一開始特別不滿意,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不滿意。我覺得很多細節方面的回憶與想象寫得很準確,但整體上總是缺點力道,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後來我突然想起美國劇作理論中的“跟蹤性”問題,我發現當時的劇本確實是缺乏跟蹤性的。


初稿《站臺》到了敘事的中段就有點像俄羅斯套娃,看着很豐富,但揭開一個其實跟第一個一模一樣,再揭開一個跟第二個一模一樣,再揭開一個跟第三個一模一樣,都是同樣一種面貌,只是體積由大變小而已。


之後,我看到的很多電影其實在敘事上都有一個很大的通病:推動性不夠,遞進性不夠,一直在重複,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


這種劇作上的遞進性不足,我把它稱爲“俄羅斯套娃”問題。這個時候,在你需要下判斷的時候,理論就變得很重要,所謂理論,就是前人對創作經驗的總結。理論不是信條,不是說理論要求有敘事跟蹤性,你的電影就必須要有敘事跟蹤性,你可以反叛它,但是你要懂這個東西,你要理解創作的常態是什麼、常規是什麼。


當你成爲一個敘事的叛逆者,要反叛它的時候,你應該有很清晰的認知,知道你在反叛什麼。這不是亂來的,不是亂反叛的。這就是理論認識在創作方面的小小的指導,它給創作者提供做判斷時的參照。


我覺得無論是作爲編劇,還是作爲導演,特別是作爲一個導演,很多時候是在做判斷性的工作,就是做決定。小到同樣五個道具擺在那裏,你究竟挑哪一個;大到挑演員,再到敘事方式的選擇、情節的取捨、人物的設置,所有這些東西無時無刻不需要做判斷。而在做判斷的時候,我覺得一部分是靠直覺,但更多的時候,往往需要理論的支撐。


之後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同行,我發現能夠長時間保持比較高的創作水平、保持旺盛創作力的導演,他們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電影理論。像已經過世的導演阿巴斯,可以說是一個電影理論家;像奧利維耶·阿薩亞斯,他不僅是一個電影理論家,還是一個電影史學家。


馬丁·斯科塞斯與《紐約黑幫》電影海報


像馬丁·斯科塞斯,在2002 年的時候,我去他的工作室做客,那時候他正在剪輯《紐約黑幫》這部電影。他給我看了一些片段,然後說他爲了剪這幾場戲,這兩天一直在看愛森斯坦的電影和他的理論書籍。我想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語言跟蒙太奇式的愛森斯坦的語言,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是他能夠在他要做決定的時候,回到電影史,回到啓發過他的導演們,在這些導演的理論裏面來尋找他現在的位置,尋找他此刻做決定的一些依據。


(《電影,我略知一二》賈樟柯/著,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24年5月版)


★《賈想》系列之後賈樟柯全新著作,一個導演的電影學習筆記,首次面向大衆的電影通識課。縱橫影史,以百餘部經典影片爲案例;迴歸常識,近三十年從業經驗的分享。“與我一起去理解、尋找電影之美。”——“看理想”音頻節目《電影,我只略知一二》播出後大受歡迎,賈樟柯導演在此基礎上精心修訂並新增五章內容,把範圍拓展至劇本、視聽語言、後期製作等方面,並增加一個紀錄片拍攝個案。本書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爲什麼要用長鏡頭?什麼是電影的運動基因?怎麼理解創新和反叛?什麼是作者電影?場面調度怎麼做?紀錄片不是電影嗎?電影是一種怎樣的語言?……


★賈樟柯導演的私人電影史與電影傑作名錄,也是一部具有當代精神的電影美學鑑賞指南。“電影並不爲你所希望看到的‘美’而存在,電影爲觸動人心而存在。”——對賈樟柯影響深遠的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詩意、脫俗、超凡地表現人類生存知覺的伊文思的《雨》,標誌電影紀錄傳統的開端的《火車進站》和《工廠大門》,被認爲是科幻電影的先驅的《月球旅行記》,將電影“動”的魅力發揮到極致的卓別林的默片,散文式結構充滿懷舊色彩的《美國往事》……賈樟柯以世界一流電影創作者的視角將這些電影打動人心的奧祕細細剖開,讓人大呼過癮。


★賈樟柯導演深度解析《小武》《站臺》《天註定》《江湖兒女》等經典代表作背後的思考與故事,詳盡呈現其電影創作觀念與拍攝經驗。——《小武》從劇本誕生到表演與拍攝的細節,《站臺》的電影動機與聲音錄製,《天註定》的劇本靈感、結構意識、類型元素、人物造型及拍攝細節……“拍電影是一項‘無中生有’的工作,這是人類最接近上帝的工作,你要賦予銀幕以形象、色彩、聲音,還有重量。”


★百餘幅珍貴劇照與圖片,全書四色印刷,內文雅質書紙,觸感柔和。封面由著名設計師陸智昌設計,極致簡潔,燙銀方塊如微型電影銀幕,邀請大家進入賈樟柯的電影世界。“電影並不爲你所希望看到的‘美’而存在,電影爲觸動人心而存在。”《電影,我略知一二》是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學習筆記,也是寫給大家的電影通識課,共十七講。他以百來部經典影片爲案例,從電影觀念談起,談及的主題包括但不限於:爲什麼要用長鏡頭?什麼是電影的運動基因?怎麼理解創新和反叛?什麼是作者電影?場面調度怎麼做?紀錄片不是電影嗎?電影是一種怎樣的語言?爲什麼說表演是所有人的工作?等等。導演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在做出決定的工作,在創作的時候,支撐導演反應速度和質量的是日積月累的對電影的理解。無論你是資深影迷還是電影愛好者,都值得跟賈樟柯導演一同思考電影的這些根本性問題,它們正是電影作爲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大衆媒介的成因。本書既是對電影史與電影觀念深入淺出的介紹,是賈導近三十年電影創作從業經驗的總結,也是一部具有當代電影精神、個人風格明顯的電影美學鑑賞指南,值得所有文藝創作者和受衆閱讀借鑑。





賈樟柯爲什麼要冒這樣的風險


賈樟柯《風流一代》首曝片段,入選好萊塢報道者戛納十部必看影片



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完整片單及排片場次




▲▲▲

推廣/合作/活動加微信號:directubeee

▲▲▲

創作不易,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