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沒有公交的山西縣城, “國保”遍地


據說,縣城已被紛至沓來的遊客擠爆了。山西的一座寶藏級縣城,卻還在優哉遊哉地過日子。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的忻州市。作爲雁門關內最後一座城,古人出了代縣就到塞外。儘管幾度歷經戰火,這座縣城的大體結構依舊安然。現今縣政府所在地,正是明清時期代州衙署的位置。


夕陽裏的雁門關。(圖/圖蟲創意)


穿過又高又大的城門洞,你彷彿到了中國古代縣城的“樣板間”。建築史學家梁思成稱它爲“一座規劃得極好的縣城”。該有的城牆、城門、鐘樓、鼓樓等防禦標誌建築一個不差,個別還是中國的頂配。一兩個小時的步行範圍,能遇到三座國寶級文物。


更難得的是,這裏的古建築沒有被孤立在景區欄杆裏,而是活在當地居民的日常裏。怪不得世界旅行指南《孤獨星球》把代縣稱爲“山西最後活着的古城”


看古裝劇的人,咋能錯過這裏?


你不一定親身到過代縣,但90%聽過這地方。

代縣始建於西漢年間,電視劇《美人心計》中,劉恆的屬國“代國”就是這裏。《水滸傳》裏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后,一路逃到代州雁門縣,與金翠蓮的父親重逢。小說所寫的“代州雁門縣”,也是代縣。

代縣雁門關長城景區敵樓戶牖建築。(圖/圖蟲創意)

這座小到公交都沒有的縣城,幾乎每條大馬路都有點說頭。去代縣Citywalk,就像玩“回憶殺”(影視劇版)連連看。上個路口寫着“季唐砥柱”“勳屏三京”的牌坊,是唐末節度使李克用所建;下一個牌坊寫着“忠武”二字,是專門爲北宋名將楊業所立。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應該對這倆名字不陌生。李克用帶領名將天團“十三太保”爭霸天下,一時叱吒風雲。楊業和他的兒孫則成就“楊家將”的英名,鎮守邊關近半個世紀,楊忠武祠、楊七郎墓冢也留在代縣的東郊。


代縣不光是名將之地,也是名關之所。“趙國門戶、漢室要塞、大宋邊防、朱明重鎮,”佔據這邊境重鎮絕對C位的,正是一座軍事建築——邊靖樓


邊靖樓在2001年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視覺中國)


這一州府級別的城樓,比山海關靖邊樓、嘉峪關關樓都要高出十多米,堪稱“萬里長城第一樓”。樓上南北兩側高懸的“威震三關”和“聲聞四達”兩塊匾額,並稱“亞洲第一巨匾”,縣城裏老遠就能看見。


如此雄偉壯觀的樓臺,在古代既是監察烽火的瞭望塔,又是指揮作戰的信號塔。和平時,門洞大開,南北商旅熙來攘往;戰爭起,烽火聯動,千軍萬馬前仆後繼。六百多年來,邊靖樓與雁門關構成了縱深的軍事防禦體系,曾見證了1700多次大小戰事。


與穩站C位的邊靖樓不同,代縣另一處“國保”,藏在縣政府大院裏。不用門票,也不用預約碼,大搖大擺直進縣政府後院,抬頭即望見阿育王塔。周圍除了鳥兒,沒有其它喧擾,白塔和遊人都能享受“體制內”的靜謐。


代縣政府大院裏的阿育王塔。(圖/魚小姐攝)


這座元代喇嘛塔,曾被梁思成稱爲“中國現存瓶狀塔中比例最好的”跟北京妙應寺白塔和五臺山塔院寺白塔相比,這裏的白塔的“肚子”確實顯得沒那麼大。


細看剎座下圍有磚雕圓柱,風格並非中國傳統樣式,更像是典型的西方建築構件,沒想到還是中西合璧的聯名款


作爲邊境重鎮,代縣在歷史上承載着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而一座中西合璧的白塔,除了守護着傳說中的舍利,同時也維護着多民族融合的和諧。


也許你在太原、大同甚至平遙都看過文廟,對這類“城市標配”古建產生審美疲勞。然而,你還是應該進去代州文廟去轉一轉。


△上圖:代州文廟齊刷刷的孔雀藍琉璃瓦。(圖/代縣政府官網)/下圖:孔雀藍琉璃瓦近景。(圖/圖蟲創意)


代州文廟始建於唐朝,爲華北地區現存最大的州級文廟,也是“國保級”。


從欞星門進到大成殿,琉璃瓦全施以孔雀藍釉面,與山西芮城永樂宮的鴟吻同色。


晴天裏,藍調琉璃與藍天相映,格外高級。文廟主殿內設八卦藻井,斗拱繁複,不惜工本。600個春秋裏,聽取了無數遊人的“哇”聲一片。


代縣文廟主殿的藻井。(圖/魚小姐攝)


轉到主殿後牆,你會驚訝地發現那裏掛滿錦旗。這些都是周邊信衆發來的“感謝信”,有的抬頭直呼“孔老夫子”,還怪親切的。


除了上述三處“國保”,古城內還有西城牆、西門甕城、武廟、城隍廟、將軍廟、州衙等文物遺存。數百年來,阿育王塔前依然供奉着鮮花,文廟裏每年還是能看到莘莘學子,西門城洞傍晚時分車水馬龍。


一座活着的古城,不單是古建文物活在政府機關的悉心保護裏,還活在老百姓的日常裏,留在大家的心坎上。


走一趟雁門關,打通語文和歷史


出了代縣,去雁門關,就直接從歷史劇“連連看”轉場語文和歷史的大型聯考。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從戰國到明代,雁門關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成爲內地與塞外、農耕與遊牧的人文地理分界線。


站在巍峨的雁門關城樓上,當代遊人望見的是“塞外”好風光,在古時戍邊將士眼裏卻是死守的邊疆戰線。從戰國時代的李牧、衛青、霍去病,到北宋的楊家將,都在這關隘留下赫赫戰功。


雁門關長城。(圖/圖蟲創意)


一座雁門關,見證了太多個人與家國的情感纏繞。南北朝的江淹在雁門關送心愛的人出關,感嘆“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唐代詩人王昌齡遙望雁門關,寫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千古名句。


走下山去,踏踏難以站穩腳跟的古隘道,才知“長城第一險關”之陡峭;摸摸青石條上的深邃轍印,更感車轔轔、馬蕭蕭的鐵關雄風。今兮古兮,一時難辨。


雁門關北門幾公里外,存有“廣武明長城”部分遺址,與雁門關分據一山的兩面,可謂脣齒相依。由於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人工干預,廣武明長城現存觀感與北京八達嶺長城迥異,頗有飽經風霜的戰損味。


經歷過戰亂和常年的風化,這明長城目前僅餘幾公里的夯土牆和烽火臺。獵獵風吹,總覺得烽火臺上狼煙還在燃燒、垛口上萬把箭弩閃着銀光,甚至還能聽到千軍萬馬的喊殺聲。


代縣的白草口長城,屬於廣武明長城的一部分。(圖/《尋美山西》)


除了深厚的歷史感,雁門關景區裏還有一處彩蛋 ——“蕭峯跳崖處”。金庸迷不妨瞭解一下。


到了清代,長城內外統一,關隘的防禦功能削弱,商貿交通日益發達。出關者的臉上不再有背井離鄉的苦情,反倒充滿闖天下的豪情。


《山西通史》記載:“除了幷州,代州也是出商人的地方。”代州商人可說是晉商家族中的一支勁旅。他們走出雁門關,領着駝隊踏上雁門古道,回來時則把商號開到了全國各大城市。


時移世易,雁門關下古樸的村莊,早已淡忘了曾經的繁華。那些遠道而來的種子,卻在代縣這塊土地紮下根來。如今代縣是全國四大辣椒生產地之一。每到秋冬,代縣境內,滹沱河兩岸的農家屋檐下,都掛有一串串紅豔豔的辣椒。


雁門關十八彎山路。(圖/視覺中國)


小縣城,大寶藏

縣域旅遊火了後,越來越多人把旅行體驗交給一個“小地方”。


像代州古城那樣,因爲地方小,聚集多個“國保級”文物,外地遊客就是走路也能轉個遍,免卻長距離的奔波。


同樣因爲地方小,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更顯濃郁——鐘樓前廣場上喫着一塊錢一個的西瓜,看人們下棋唱K,別有一番鬆弛感。


逛累了,還能在街頭巷尾品嚐一番本地美食。跟山西其他地方不同,代縣名喫是一道魚。代縣熬魚做法有點複雜,新鮮的草魚得先醃後炸,再用骨湯熬製兩三個小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道魚只有在重要宴席上才能喫上。現在,餐館裏就能品嚐這湯濃肉滑的美味。


代縣人民愛喫魚的習慣,很可能是滹沱河給養成的。(圖/圖蟲創意)


只可惜這魚動輒三斤多,獨自旅行者很難喫完。代州什錦燴菜、雁門過油肉,分量也不小。代縣菜品主打一個分量大,管飽。


事實證明,彷彿歷史、地理知識“壓縮包”的小地方里也不乏大看頭。爬上雁門關,穿越明長城,曾經語文、歷史和地理的知識點都會向你飛奔而來。無論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是影視劇裏的人物,不再是散亂的珠子,而能夠彼此關聯、互相啓發。


像代縣這樣的古縣城,別說全國了,就是山西省裏也是“含量極高”。


例如,運城市新絳縣(古稱絳州)。明清時期,山西繁華之地有“南絳北”之稱,“北代”指代州,“南絳”即絳州。


遙望絳州古城,從西到東坐落着絳州三樓、絳州大堂、哥特式天主教堂以及唐代寶塔。這些融合中外特色的古建築羣,構成別緻生動的天際線。


永絳縣天主教堂。(圖/視覺中國)


又例如臨汾市洪洞(tóng)縣。“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數以億計的移民之根,仍在這縣城裏生長。與當地的廣勝寺相遇,梁思成和林徽因感嘆:“國人只知藏經之可貴,而不知廣勝寺建築之珍奇。”


爲什麼說去山西旅遊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因爲要是以縣城爲尺度裏,一個外地遊人在山西的選擇實在太多了。如果你在“網紅縣城”擠得心累,不妨去三晉文化的沃土裏尋尋寶吧。


參考資料:

[1]走近雁門關,看千年長城的古今風華,山西新聞聯播,2022-12-19

[2]閒雲野鶴的我們,沒想到這座山西小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已2300年!,B站,2024-01-07

[3]代縣古城景區,代縣人民政府官網,2024-06-03

[4]劉傑,代縣懷古,2024-04-03


編輯:曾寶氣,校對:黃思韻,排版:金色潮汐


新刊已經上線,現正熱銷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