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知識分子”穿搭,更喜歡知識分子的家


現在每當聊到時尚話題,觸及最多的都是女性力量。它外化的抒寫往往通過穿衣來展現,個人時裝風格是社會性審美的結果,例如現在流行的“知識分子風”和“高智感”。


之前我們也寫過這類社會性審美的探討,比如“名作家她們都在穿什麼”。看她們用文字以外的東西展現自己另一種外化而出的思想才能,這是很有趣的。


被公認爲是女作家裏最會穿搭的Joan Didion


看過這些知識分子的穿搭,那不妨再看看知識分子的家。親手參與打造的家,是她們另一部分很自我的感受性審美,無關社會屬性。家滿盈着的是另一種紮根的女性力量。



-




 Orion Carloto 

IG:orioncarloto 

“當我老了,頭髮花白的時候, 

我希望能夠回顧我生命中那些不像我自己的時刻”


關於作家的家,其實都不用看到全貌,光是透過書房設計或是書架坐落的位置,就能瞭解到本人崇尚的生活哲學。



Orion Carloto是詩歌作家,24歲出版了第一本暢銷詩集《Flux》後,開啓了攝影師、時尚博主還有Youtuber多種身份的生活。多線並行的人生路,註定了她的靈魂形態是散漫輕盈的,但在洛杉磯的家,卻有一整面非常規整的書牆。



它坐落在會客廳的中心位置,這面如磐石肅立的書牆,就像Orion流動身份的一隻回形針,幫助每一張多重身份別好整合,是心中精神支柱的具象形態。


每日漂亮的日光夕陽,同時撒向書牆和鬆軟的淺色沙發時,Chill的氣息會消弭掉整個空間的緊繃感。



Orion Carloto本人是很有特色的拉丁面孔,她主宰的無論是寫作,還是穿搭和家裝,喜歡的都是簡化後的隨性。





 Christen Pears 

IG: christenpears 

“我知道這個年紀的女性要面對的挑戰和挫折”


時常在想“”帶來的生活底氣有什麼不好。經濟和精神雙重沉積下來的“物質形態”,不會侷限在面部輪廓,更多是自信的穿衣,將人生故事從容地寫在臉上,or家裏。



中老年後的理想狀態可以看向Christen Pears。作爲資深記者,她已隱退,但並未終止人生的延展:普拉提教練、復古玻璃經銷商,當然還少不了她設計和建造的家。



這棟充滿鄉村農舍氣息的居所位於英國康沃爾郡。建築保留了古老的石築風格,Christen買下來後,加入了更多現代的木質元素進行調和,包括那些親手搭建的木質書架。



她將木板親手打磨上漆,再一層層地搭建完成,這些書架保留了木質最原始簡單的質感,不算高級昂貴,卻能承載住大量書籍。無論是書的重量,還是價值。畢竟,她可是收藏了幾乎一整牆企鵝蘭登的絕版書。



Christen在家裏的各個角落都有搭建出不同的閱讀空間,以便自己能隨時安放享樂時光。



最饞的,還是那些昂貴的椅子,比如那把丹麥產的Borge Mogensen扶手椅。泡好咖啡,書一拿,盤腿往椅子上一坐,一下午的時間根本算不得什麼。



除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住所,她也另外在旁開闢了三間供度假出租的房間。能把獨棟的工業穀倉改造得如此質樸浪漫,人和家的風采看來都是貫通的。



還沒有步入五十代的Christen其實不能算作老年人,只不過滿頭的銀髮來得早了些。她並沒有刻意掩飾這種顯老形態,大概是自身想要關注的事太多,安逸得忙不過來。畢竟業餘愛好還有開着古董愛車遠足,插花、衝浪、品酒、普拉提…...





 Gia Salvaggio 


IG:  giasalvaggio 

一人一狗一屋子書,

不用太費力,普通人也能模擬的生活 


Gia作爲一名重度書蟲的攝影師,與上述的兩位知識分子不大一樣,她的畫風更貼近與我們相同的普通生活。


算不上高瘦的普通女性身形,也沒有特別時髦的行頭。不論居家空間還是穿搭,都僅僅是在服務生活的基礎上增添了一點趣味性而已。



針織毛衣和勃肯鞋永不缺席,牀底收納作爲書架的固定ootd…...與書共眠還不止,對書的隨處堆砌倒也成了獨特的家裝風景線。



關注她很長一段時間了,Gia分享的內容都非常的線性,攝影師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幾乎都是讀書、買花、打毛線和遛狗。這種獨居女性“點一線”的生活軌跡誰能說是單調乏味的。



她的穿搭說不上時尚,卻是融入生活的平實、百搭。


買的書可能比衣服還要貴,也不是精心打扮後的出鏡,這就是一個把日子過得很滋潤的普通女孩,經營出了獨特的個人標籤。





 Simay Demirel 

IG: simotto

一個不斷收集“避難所”的巴黎女人


職業爲藝術策展人的Simay同時也是一位家居博主。她出生在伊斯坦布爾,最終選擇在巴黎安了家。


她標準法式家裝的公寓,足以展現出她的生活品味了,但一面別緻的書架讓整體都變得更加靈氣了起來。



它甚至讓人會聯想到宮崎駿的動畫。主人公誤入奇幻世界後,在古老混沌的空間中,應該就會經過這樣一面落着灰塵的書牆。



Simay很少分享穿搭,卻多次上傳了穿着同款藍色襯衣的不同拍攝,非常愜意慵懶的居家氛圍,也是骨架輕盈的小夥伴們可以借鑑的膠囊衣櫥。



而更應該感謝Simay的是,她創建了一個非常浪漫的IG平臺: Whereiwouldliketoread ,裏面收藏了世界各地家居中的閱讀空間,仍在不斷更新中。



在如今快節奏的信息時代,還能從各式各樣的家裝中,感受到紙質書被巧妙構思安放而成的風景線,是一件非常雲減壓的事。



就算猜測它們存在的部分意義是爲了裝飾,但還肯爲紙質書創造一方小天地的人,想必也是懂得如何能讓自己精神出走逃離的人。



/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Motif One 

IG: motif 1 & naa.ri

“還以爲蓋房子搞定就OK了, 

結果搬書纔是最累人的大工程”


也是託「Whereiwouldliketoread」的福,知道了韓國一個小村裏,竟藏着如此治癒的天堂書房。



瞭解後才知道建造它的是快七十歲的韓國藝術家Lee an soo。他年輕時是記者,最後做到了設計雜誌《Design Journal》的主編。 


環遊世界各地後回到韓國,就在坡州市的Heyri藝術村過起了退休生活,“順便”和是演員的女兒lnari,一同設計了這一間住宅。



Motif One的每一間房都有獨特的窗景配以不同的書牆。整所房子超過了一萬本藏書。對此主理人的解釋是“一方面是想分享好書,還有也因爲家裏客廳實在放不下了。”



充足的採光就是最好的濾鏡,寬大方正的玻璃窗,把草木植物映襯成了一幅幅微型景觀,整個人就像是身處在森林中閱讀,時間停擺的沉浸感十足。



作爲民宿開放的十幾年間,被不同家居設計類雜誌報道過數次,被評爲是“一生中必去的民宿”。至今Motif One接待了世界上超過90個國家的旅人。



與父親同爲主理人的女兒lnari在採訪中說道:“家讓我在一個快節奏的世界裏有時間。望着窗外的季節更替,聽着書房裏書籍的故事,一段神奇的時光會在其中展開,它再次喚醒疲憊的自己。



Motif One雖是商業性質的民宿,但也更像是由自然環境和紙質書籍共同創造出的一間文藝避難所。



Virginia Woolf曾在《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裏俏皮地寫道: 

“因此,我希望你們去掙錢、去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就是讓你們去面對現實,那種生活一定充滿了活力,不管你是否能把它表達出來。”  


伍爾夫在1919年買下的這棟鄉村住宅, 

至今仍保留着她生活時的樣子


結合伍爾夫的名言來看,欣賞這些知識分子創造出的“屬於自己的房間”,其實也是在欣賞她於本人容貌之外,精神骨血養育出的另一個自己。



好的穿搭風格或是家居設計,它都是一個人受過良好美育的體現。家的核心是以“人”爲本,能在居家空間中創造出生活真善美的真實溫度,纔是這類知識分子最擅長的吧。



- End -



撰稿:Kayla

圖片:網絡

/


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