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大咖第“1”線丨周智廣教授:縱覽T1DM最新進展,早篩查早干預引領T1DM診療新模式


編者按



第84屆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年會於6月21日至24日在美國奧蘭多召開,衆多1型糖尿病(T1DM)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成爲熱議焦點;這些研究聚焦於早期篩查、干預和預測等,爲T1DM診療格局更新帶來了新的曙光。《國際糖尿病》特邀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周智廣教授第一時間在ADA年會現場分享T1DM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討中國T1DM的診療現狀及患者需求,並展望T1DM未來診療方向。




《國際糖尿病》

今年ADA大會上,T1DM領域的多項創新研究成果引起了廣泛關注。請您分享下早期篩查、干預和預測等領域的重磅前沿研究進展,這些研究對T1DM診療格局的更新有何影響?


周智廣教授:本次ADA年會公佈了多項T1DM診療相關研究進展,涵蓋早期篩查、早期干預、疾病進展與預測等多個方面。這些研究進展不僅豐富了我們對T1DM早期篩查和干預的理解,也爲臨牀醫生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工具,以更有效地制定個體化創新管理的策略。具體可分爲國外篩查和干預的臨牀實踐、免疫干預研究最新數據、篩查指標與模型相關研究進展、疾病進展預測等,其中的幾項研究令我印象深刻(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詳細研究)


從國外篩查和干預的臨牀實踐來看,自2022年11月美國FDA批准了CD3單抗Teplizumab用於延緩T1DM發病以來,人們對T1DM篩查的興趣與日俱增。ADA大會中公佈了一項旨在識別T1D Exchange質量改進協作中心在自身抗體篩查和Teplizumab管理準備方面的現狀研究[1]。這項研究納入了55箇中心,結果發現大多數中心未對T1DM篩查實踐做出改變。而在調整篩查實踐的中心中,多數制定了篩查T1DM一級親屬的具體流程。與成人中心相比,兒童中心更積極,同時也更有意願使用Teplizumab(圖1)。


圖1. 自身抗體篩查和Teplizumab的管理準備情況分析


在免疫干預研究領域,一項研究針對PROTECT符合方案集的8~17歲新診斷3期T1DM患者進行了分析[2],結果發現相比於對照組,Teplizumab治療組的β細胞功能保護更好,同時胰島素使用劑量更少(圖2)。而另一項研究則評估了使用Teplizumab治療期間的感染風險[3]。研究顯示,使用Teplizumab患者的整體感染率與對照組並無顯著差異,進一步支持CD3單抗Teplizumab是免疫調節而非免疫抑制


圖2. PROTECT符合方案集的8~17歲新診斷3期T1DM患者分析


在篩查指標與模型領域,有3項研究同樣值得關注。第一項研究是用於篩查識別和預測高風險人羣的持續葡萄糖監測(CGM)指標研究[4],這項同時也入選了ADA主席精選摘要。研究結果提示,CGM指標不僅有助於預測T1DM進展,還可對短期內發展爲T1DM的風險級別進行分層,並協助篩選潛在的適合納入預防試驗的人羣(圖3)。第二項研究則通過T1DM遺傳風險評分(簡稱GRS2,其結合了67個增加T1DM風險的HLA和非HLA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預測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5];進一步分析TN10研究(n=44 Teplizumab,n=32 安慰劑)發現,隨着GRS2增加,安慰劑組T1DM風險增加,而治療組T1DM風險似乎減少,且GRS2≥13的人羣具有更大治療效益。總之,這項研究表明遺傳風險評分有助於篩選T1DM預防治療的可能獲益人羣。第三項研究[6]則以多項邏輯迴歸模型和二項模型組合爲基礎,開發出多基因風險評分(PRS)模型,可通過非侵入性方法進行早期差異性篩查,能夠較好預測T1DM風險


圖3. 基於CGM和多重基線因素的不同T1DM風險組的生存曲線


在T1DM疾病進展預測方面,一項旨在探討葡萄糖拐點在自身抗體陽性T1DM進展中變異性的研究[7],結果表明,診斷前年齡較大和較肥胖的個體具有較早的AUC血糖拐點(圖4)。另一項研究則分析了篩查時存在代謝異質性的個體在T1DM進展中的表現[8],研究通過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乘積(fgxfp)的中位數進行分層,發現fgxfp較高組的基線C肽顯著更高,表現爲葡萄糖C肽反應曲線(GCRC)的形態更寬且位置更偏右;在發展爲T1DM的過程中(從基線到診斷),fgxfp較高組GCRC向左上方移動,而另一組則主要向上移動(圖5)。


圖4. 葡萄糖拐點在自身抗體陽性T1DM進展中的變異性分析

圖5. 篩查時存在代謝異質性的個體在T1DM進展中的表現


從ADA公佈的這些研究數據可以看到,目前在T1DM的早期篩查、預測、早期干預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和重要進展,爲T1DM診療策略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

《國際糖尿病》

然而我國T1DM的診療現狀卻並不容樂觀,請您結合臨牀經驗分享下我國的T1DM診療現狀和痛點?立足當下,中國當前還有哪些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周智廣教授:目前T1DM全球患病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2022年全球T1DM患病總人數達875萬,其中中國超過44萬,排名全球前列[9];預計到2040年,全球患病率增長60%~107%,患者數將達1350萬~1740萬[10]。而中國人口基數大、患病人數多、發病率增長快,<15歲人羣發病率在過去的20年裏增長了近4倍[11];此外,中國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人數約1000萬,居世界首位[11]。在此背景下,面對T1DM病因的複雜性及疾病進程的異質性,診斷和防治工作無疑面臨着重重挑戰。目前而言,T1DM診療領域仍有多方面痛點和未被滿足的需求


首先,診斷延遲、診斷時合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比例高。研究發現,歐美等高收入國家新診斷T1DM患兒的DKA發生率平均約30%[12],而中國這一比例更高。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牽頭的一項覆蓋中國7個行政區域,涵蓋所有年齡段的T1DM患者的CD1S研究結果顯示[13],中國新診斷T1DM患者合併DKA發生比例很高,10歲以下DKA起病的比例超過50%,而診斷延遲是DKA高發的重要原因。


其次,漏診和誤診率高。研究發現超過4成的T1DM患者被遺漏[14],且30歲以上T1DM患者的誤診比例高達50%,而漏診已成爲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5,16]


再者,現有的治療手段有限。T1DM現有治療以胰島素爲主,無法從根本上終止或糾正T1DM的主要病因——免疫調節機制紊亂[17];且有研究發現,胰島素強化治療可能不能改變T1DM的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進程[18]。此外,臨牀上胰島素使用往往存在注射負擔、依從性差、低血糖風險、體重增加、心理障礙等問題[19-21]


最後,雖然胰島素製劑及輸送裝置不斷改進,但現有治療策略下的血糖控制遠不理想,患者急慢性併發症比例較高。CD1S研究發現[13],中國T1DM患者僅有12%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達標,患者常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超過60%的患者至少合併一種慢性併發症,甚至在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80%存在慢性合併症。


因此,我們更要奮起直追,無論是T1DM早期篩查,還是T1DM患者管理,亦或是治療手段,都應不斷地更新調整,追趕世界T1DM領域的發展水平。

《國際糖尿病》

您認爲在臨牀實踐中應該採取哪些創新策略來更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


周智廣教授:爲了解決上述診療的痛點,目前診療實踐提倡防治關口前移,通過早篩早診早干預的新型疾病管理模式來改善患者的預後


早篩早診方面,中國新版T1DM指南[11]增添了T1DM分期,首次提出了亞臨牀T1DM的概念。基於新的分期分類系統,使防治前移成爲可能:早期篩查T1DM高風險人羣、及時提供干預,爲T1DM診療提供新的機會窗口。通過早篩早診,可有效識別出症狀前T1DM患者,顯著降低DKA發生率,爲醫療教育和評估提供更多時間,改善發病時臨牀表現。


不僅中國新版T1DM指南,包括最新的ADA指南、ISPAD指南等在內的多項國際指南共識均強調早期篩查的重要性[22,23]並推薦對T1DM高危人羣進行篩查。在本次ADA大會上,專家們特別討論了早篩策略,並建議積極開展高危人羣篩查工作。由JDRF牽頭的多個國際權威協會組織共同制定的抗體陽性3期前T1DM的篩查監測共識,也最新發表於Diabetes CareDiabetologia


早期干預方面,新型免疫療法已成爲研究熱點和重點;新型靶點的發現爲T1DM指明新方向,目前相關藥物包括靶向T細胞、B細胞、調節性T細胞和β細胞保存的藥物等,其中最爲耀眼的是CD3單抗Teplizumab。


前文已經提及,Teplizumab是2022年11月首個被美國FDA批准用於延緩T1DM發病的免疫治療藥物,研究證實其可延緩3期T1DM發病近3年,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24]。PROTECT研究進一步地拓展了新診斷3期T1DM患者的治療視野,研究結果顯示Teplizumab可顯著延緩新診斷T1DM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下降[25]。基於研究數據,2024年ADA指南建議[22]對於年齡≥8歲的2期T1DM患者,應考慮給予Teplizumab的治療,以延緩症狀性的T1DM,即3期T1DM的發生

《國際糖尿病》

確實如您所說,早期篩查與干預對於T1DM而言非常重要。那麼結合中國臨牀實踐,請您談談目前國內的篩查現狀如何?未來應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篩查策略?


周智廣教授:我國T1DM高危人羣篩查也已開展並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達到歐美等發達國家水平,因而我們應更積極啓動高危人羣的篩查工作。T1DM高危人羣包括T1DM患者的一級親屬和攜帶HLA易感基因的普通人羣[26,27]。研究證實,相對於普通人羣,T1DM一級親屬的發病風險增加10倍以上[26,27]。同時,需要注意,中國LADA患者人數居於世界首位,而LADA遺傳特徵也與T1DM類似[11]。因此,考慮到人羣差異和成本效益,未來的中國人羣篩查策略可能與國外有所不同:推薦首選T1DM一級親屬進行篩查;結合中國T1DM特點,建議可考慮包含LADA和經典T1DM先證者的一級親屬。


目前主要的篩查手段包括自身抗體、易感基因和代謝指標的聯合檢測等,其中胰島自身抗體最爲有效、應用最爲廣泛。JDRF國際共識強調[28],通過胰島自身抗體篩查可及時發現無症狀T1DM患者,對有效控制疾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2024 ADA指南及中國T1DM新版指南[11,22]均推薦對高危人羣進行4種抗體篩查,包括胰島素自身抗體(IAA)、穀氨酸脫羧酶自身抗體(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體(IA-2A)以及鋅轉運體8自身抗體(ZnT8A)。而對於抗體篩查陽性個體,推薦進行進一步血糖指標檢測:根據血糖是否異常分爲1期T1DM(個體存在≥2個胰島自身抗體但血糖正常)和2期T1DM(個體存在≥2個胰島自身抗體且血糖異常,但尚未出現臨牀症狀),且應進一步加強監測與隨訪。


目前,國內在T1DM的抗體篩查經驗、篩查策略與標準方向等尚存在不足,未來需要通過充分實踐、探索T1DM高危篩查策略,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採用中心化手段嚴格控制抗體檢測質量,推動篩查監測流程標準化,這是實現早篩早診策略的關鍵。此外,應積極引進包括CD3單抗Teplizumab在內的新型藥物,使中國T1DM患者享受到世界T1DM領域的先進研究成果,並從中獲益。


專家簡介


周智廣 教授

一級主任醫師,博導,湘雅名醫
國家代謝性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
糖尿病免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血管代謝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湖南省醫學會副會長、湖南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雜誌》主編,《中華糖尿病雜誌》、《中國動脈硬化雜誌》、《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雜誌副主編,《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等5本英文雜誌編委。
先後承擔國家973、863、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內外糖尿病項目50餘項,專注糖尿病免疫診治和免疫發病機制研究。牽頭制定了首部《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和《LADA診療共識》,發表SCI論文380餘篇。培養畢業博士、碩士共186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及省部級科技獎10項。2001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1. C.Demeterco-berggren,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1293-P
2. K.C.Herold,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70-OR
3. S.E.GitelmanADA, et al. 2024. Abstract 728-P
4. P.Calhoun,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74-OR
5. M.J.Redondo,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68-OR
6. L. Mendizabal,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2002-LB
7. H.M.Ismail,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330-OR
8. E.K.Sims, et al. ADA 2024. Abstract 1460-P
9.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 2022– Type 1 diabetes number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10. Guo SJ,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Oct;10(10):688-689.
11.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 中華醫學雜誌. 2021;101(38): 3077-91.
12. Cherubini V, et al. Diabetologia. 2020 Aug;63(8):1530-1541.
13. Deng C, et al.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24 Mar;40(3):e3796
14.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 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3;29:100661.
15. Muñoz C, et al. Clin Diabetes. 2019 Jul;37(3):276-281.
16. Guo SJ,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Oct;10(10):688-689.
17. 羅說明,周智廣. 中國醫師雜誌. 2023; 25(3)321-324.
18. McVean J, et al. JAMA. 2023 Mar 28;329(12):980-989.
19. Insel RA, er al.Diabetes Care 2015;381964–1974.
20. Chua,et al .Asian J Pharm Clin Res, 12(12) 2019:176-182.
21. Wisting L, et al. BMJ Open Diabetes Res Care. 2016 Jun 23;4(1):e000203.
22. 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ement 1)S1–S328
23. Besser REJ, et al. Pediatr Diabetes. 2022;23(8):1175-1187.
24. Sims EK, et al. Sci Transl Med. 2021 March 03; 13(583)
25. Ramos EL, et al. N Engl J Med. 2023;389(23):2151-2161.
26. Maahs DM, et al.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2010 Sep;39(3):481-97.
27. Parkkola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13 Feb;36(2):348-54.
28. Insel RA, et al. Diabetes Care. 2015;38(10):1964-1974

快訊視頻•精彩來襲




聲明:本文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瞭解最新醫藥資訊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該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爲診療建議,如果該信息被用於資訊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擔相關責任。
4M編號:MAT-CN-2413527 批准日期:2024年6月 V.1.0




最新《國際糖尿病》讀者專屬微信交流羣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掃描左邊《國際糖尿病》小助手二維碼(微信號:guojitnb),回覆“國際糖尿病讀者”,ta會盡快拉您入羣滴!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版權聲明


版權屬《國際糖尿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