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買賣一隻個股的盈利覆盤


當時買這家公司的股票,
主要是因爲在它身上我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確定性”。

“看三年做一年”。
如果它在三年內業績是可以的,那麼它可以支撐我一年時間的買賣。

選擇賣出,是因爲買入後對它的分析越來越多,“不確定”的感覺越來越大。
縱使我可以做一年,但是它不是我想要的一直持股不賣出的股票,那就“投機”一把賣出吧。

持股36天,盈利13.87%。

這次買賣賺到了買咖啡的錢,主要原因是運氣好,而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如果它股價一直下跌,我也賺不到錢。

在市場給了賺錢機會這個背景下,當時決定買賣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




1




第一,關於認知。

相比於對其他公司的瞭解,在我的認知範圍內,我認爲自己對這家公司的瞭解,可以支撐我的買賣。這些瞭解包括但不限於:

它的買入價格是否到了我預期的價格低位;
這家公司未來2—3年內業績增長的確定性;
這家公司目前的行業地位,以及它的競爭優勢。




2




第二,關於買賣價格。

我的買入價格可以更低,但是受到了別人的干擾,噪音讓我有些煩躁,便買入了。這次吸取的教訓是:
投資是自己的獨立決策,其他的任何人的建議都可以不聽;
如果你需要聽別人的建議才能決定是否買入,如果你盈利的概率,是建立在別人的建議之上,那麼,這隻股票不買也罷。

同樣,賣出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可以去跟行業裏的人交流,可以去聽其他人對這家公司的見解,從而增加你對公司的瞭解。但是關於何時買、何時賣,一定是你自己做出的獨立決策。



3




第三,不貪婪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我的預期一直都在10%~15%之間。
那些十年十倍年化25%等等,有人能做到但是跟我沒關係。知足常樂,見好就收。
在持股的過程中,當收益到了10%以後,曾有過動搖,猶豫是否等到浮盈20%以後再賣出。
那個時候我好像看到自己動了貪心,我想要的太多了;錢是爲我所用的,而不是爲我所有的,可是我動了想要“擁有”錢的想法。就是那個時候,我突然想到:
所謂的“賺認知裏的錢”,
其實也是在講,我只能賺我的認知、能帶來的15%以下的收益;
哪怕這隻股票以後價格翻倍,那也跟我沒有任何關係。
因爲超過15%的收益不在我的認知範圍上,我的認知匹配不上它。
所以,承認自己也就這幾把刷子,不要有超過自己能力的慾望,這大概也是“安貧樂道”吧。
正如去年在2800點買基金時提到的:
說實話我不在乎2800點是不是底部,我從沒指望自己會買在最低點,就像我從不指望有一天我賣出基金的時候,會賣在最高點。


買賣股票也是同樣的做法。
我從沒指望我可以賣在最高點,因爲我只能賺我預期和認知裏的錢。



4




最後再說一點,大家不必來問這是哪家公司的股票,因爲沒必要。

很多人關注小北讀財報,是奔着股票代碼來的,是奔着學技巧來的。
但是,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財務分析的東西,這個號寫了8年,該講的基本都講過了;但是如何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是每個人自己的命題。世界上沒有救世主,這件事只能靠自己。
粉絲在選擇博主,與此同時,我也在篩選粉絲,只跟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有機會大家一起賺錢,這樣最省心,也能走得更遠。
對我來說,住什麼樣的房子、穿什麼樣的衣服、背什麼樣的包,都是可以不必關心的;甚至對我來說,我自己的身體也是身外之物,只能使用,不能擁有。

甚至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爲我所用,而不是爲我所有,包括賬戶裏的錢也是如此,至於粉絲量呀、別人對我的評價以及假意的客套等等,都是可有可無的。

所以,有一天能夠像巴菲特那樣“做自己”,可能是我持續一生的追求;即便實現不了,我也會一直在路上。

分享

收藏

在看

點贊

好看,就點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