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裡基本都是男主角?性別刻板印象也許無處不在

就和美漫超級英雄一樣,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童書裡也是男主角佔了天下。

《衛報》觀察者板塊聯合尼爾森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深入分析了 2017 年最暢銷的童書前 100 名。結果大概並不出乎意料——男主角統治了童書類別,他們通常以“典型的”男性形象出現。而在過去五年出版的童書裡,五分之一都沒有女角色。

一些精確的數據包括:主角是男性(或者是雄性動物)的概率比女性多出 50%,男反派的出現概率是女反派的 8 倍。只有一本書展現了一位獨立行動的女性反派,那就是《小豬佩奇與金靴》中的一隻鴨子,她偷走了佩奇的靴子。

在臺詞領域,男性有臺詞的幾率仍然比女性多 50%。前 100 本中,近乎一半的故事裡男角色多於女角色。平均下來,每個故事的男女角色比是 3:2,有時候它會更高——在 2015 年出版的《倫敦的曼恩先生》一書裡,男女比是 13:2。

即便是以非人類為主角的童書,似乎也沒能避免把它們設定為雄性的“慣例”。調查覆蓋的角色裡有 60% 都不是人類,這其中包括動物、植物和鬼怪。一旦作者揭露了它們的性別,它們是男性的概率比女性多 73%。也就是說,作者們更傾向於用“他”來指代“它”。

獲獎童書繪本《查理和羅拉》的作者兼插畫家 Lauren Child 說,這個結果並不驚人,“這種情況在影視裡也常見,但是它傳達出了社會如何看待你的信息。如果男孩子們在書裡得到了這些角色——不管是好人主角和反派——而女孩子只能做輔助,那麼它反映了這個世界現在就是這副模樣。你很難感到平等。”

一位致力於反性別刻板印象的 Jess Day 指出,這其實是在讓兒童把“男性主導”當做一種常態,當現實裡的女性不多話時,他們便不會覺得奇怪。而女性角色如此之少,又讓塑造出一個多維度的豐滿人物變得更難。女性反派的缺乏則體現了更寬泛的主流文化對犯錯女性的“不適”。

在人物刻畫方面,暢銷童書確實挺保守。男性往往被描寫得強大、野性,非人形象也常與危險的掠食者沾邊,比如龍、熊和老虎;女性形象通常在體格上更小更弱,代表生物為小貓小鳥小昆蟲。

來自 Walker Books 的出版商提到,其實他們最近出過一些擁有強大女性形象的新書,但是沒能進入暢銷榜。家長們在選購童書時往往信賴自己童年閱讀過的東西,這似乎意味著更為進步的思想傳播遭到了阻礙。

在電影界,人們提出了貝克德爾測試來驗證一部電影是否有平等對待女性的打算(它至少得有兩位女角色;她們有對話;對話無關於男人),這一準則後來擴展至文學創作界,旨在引起創作者對性別平等的重視。不過這項調查似乎表明,在童書領域,多數作者和家長對作品中傳遞的隱含信息並沒那麼在意。

“其實作者和畫家有絕妙的機會可以(在早期)就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暢銷作家 Nick Sharratt(《別把你的手指伸進果凍》)指出,“你永遠不會忘記你兒時看的繪本,他們會在你今後的生活中一直陪伴著你。”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些童書不但反映了多數成人安之若素的不平等,還折射出了另一種社會現象——父親角色的缺失。書中照顧他人的角色往往是女性,單獨女教師/母親形象的出現幾率是男教師/父親的兩倍。父親幾乎不出現,除非是和母親在一起(只有四本書裡展現了獨處的父親)。“這種描寫的欠缺也讓男孩子們對教育和關愛行為失去了興趣。”

題圖來自《小豬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