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擔強國使命 同繪創新藍圖——中國科協年會巡禮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1年時間了。我們要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只爭朝夕、埋頭苦幹,一步一個腳印把這一戰略目標變爲現實。” 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仍迴響耳畔,催人奮進!


盛夏時節,萬物競發、生機勃勃。爲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在繁花錦繡的“中國綠城”廣西南寧,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即將拉開帷幕。


這是中國科協的年度學術綜合盛會,廣大科技工作者共享科技榮光,數千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前沿學術問題;這是綻放創新才華的舞臺,廣大科技工作者飽含奮進新徵程、邁向科技現代化的熱情,發出擲地有聲的誓詞,表達追求科技進步、堅守學術道德、勇攀科學高峯的堅定信念。他們的聲音,是對科技未來的承諾,也是對學術精神的堅守,更是對國家和人民所賦予的時代使命的執着追求。


一年一度,一期一會,中國科協年會走過25個春秋,不斷匯聚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磅礴力量。奮鬥號角已經吹響,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




堅守初心,勇擔科技使命





20世紀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彼時的華夏大地,充滿對科學技術的渴望,一些大事、急事、難事的解決亟待科技方案。

黨的十五大,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出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如何發揮學術團體在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成爲中國科協面臨的時代課題。

考察摸索中,新的思路逐漸浮出水面:可否嘗試組織全系統參與的、大型的學術活動?

經過反覆醞釀、充分研究,中國科協五屆四次全委會議決定建立中國科協學術年會制度,以“綜合性,跨學科,開放性”爲定位,中國科協年會正式誕生。

1999年10月18日,距千禧之年僅兩月有餘,杭州西湖之畔,中國科協首屆學術年會開幕,主題爲“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會場外,彩旗飛舞,會場內,座無虛席。4000餘名科技工作相聚於此,討論學術成果,滿懷熱忱,展望未來發展,信心滿滿。時任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在會上作了題爲《歷史的啓迪和重大科學發現產生的條件》的學術報告,引起強烈共鳴。這一年,是中國科協年會的歷史性起點。自此,學術年會制度正式確立爲年度慣例,不僅成爲中國科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獨樹一幟的學術品牌,歷經歲月沉澱,持續閃耀,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不日新者必日退。回顧中國科協年會的輝煌歷程,它始終堅守初心使命,敏銳捕捉時代脈搏,以改革爲引擎激發發展活力,將創新精神貫穿於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不斷書寫着輝煌的篇章。

中國科協年會隨時代發展不斷演進調整,2006年,年會聚焦於“大科普、綜合交叉性、爲舉辦地服務”,正式更名爲“中國科協年會”品牌意識愈加強烈,彰顯了其在科技交流領域的新風采。2017年,年會首次以“會、展、賽”形式安排大會活動,將學術會議與技術成果展示、表彰競賽融於一體,豐富了活動內容,拓展了服務領域。2018年,年會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羣團改革要求,對標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歷史使命,在頂層設計上重新架構,積極打造高端智庫服務發展的諮詢平臺、思想引領學術創新的示範平臺、科學家面向公衆開展科普服務的展示平臺……

每次重大改變,都是對時代召喚的回應;每次重新出發,都是對初心使命的踐行。

中國科協年會始終圍繞黨和國家賦予中國科協的職責定位、圍繞科技發展賦予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在不斷改革中守正創新、做強品牌、實現提升,彰顯科協組織的凝聚力和貢獻度。



鋪路架橋,凝聚科技人才





“這200年尤其是近100年、50年來,世界是由三個互相關聯的環節推動着前進的……科技、工業、經濟這三個互相連鎖的因素,是近代世界發展的總趨勢。”

2000年,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的身影出現在中國科協年會,作題爲《中國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特邀報告。現場的科技工作者們帶着邁向世紀之交的緊迫感,認真聆聽記錄,汲取科學真知。

作爲國內科技領域高層次、高水平、大規模的科技盛會,中國科協年會與中國科技人才始終在“雙向奔赴”。

——在這裏,科學家交流思想、弘揚風範

2005年8月,在新疆舉辦的學術年會,120多位院士、6700多名科技工作者齊聚一堂,颳起一陣熱烈的“科技風暴”,播撒追求真理和科技創新的種子。

在貴陽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上,首次設立了“國際科學大師論壇”, 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參會,凸顯了對外開放的理念。

王選、吳文俊、徐匡迪、歐陽自遠、丁肇中、田敏男、野依良治、皮特·雷文……每一次中國科協年會,都是國內外科學家切磋學藝的聚會,碰撞出耀眼奪目的思想火花。

——在這裏,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盡展風采

2016年6月,陝西西安,女科學家顏寧站在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的講臺,分享“關於細胞‘喫’糖的分子機理”。年僅39歲的她,成爲當時歷屆中國科協年會中最年輕的大會報告人。

“最美嫦娥小姐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總體設計部科研人員王婧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航天發射大廳裏的年輕面孔越來越多。作爲其中一員,她爲航天強國目標奮鬥的步履堅定。在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她表示,希望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綻放絢麗青春。第二十四屆年會閉幕式,三位“80”後青年科學家主旨報告分享個人故事,倡議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做切實有用的科研、做對國家有用的科研。

主旨演講、高端對話,典範引領、精神感召,廣大青年在這個開放進取、銳意創新的交流平臺一展青春才華,激發敢爲人先、善爲人先、人人爭先的時代精神,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科技創新事業。

——在這裏,科技成果競相湧現、落地生根

從“嫦娥”攬月到“祝融”探火,從“北斗”指路到C919商飛,科技工作者不負重託,科技創新結出累累碩果。數年來,中國科協年會展示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記錄了中國科技發展的光輝歷程。

走好科技創新“先手棋”,產出更多科技成果,首先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如何實現低能耗人工智能,生殖衰老的觸發及延遲機制是什麼,如何實現核動力載人火星探測的快速往返……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發佈10個前沿科學問題、9個工程技術難題和10個產業技術問題,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的重大問題受到關注。

截至目前,中國科協已經連續六年發佈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共計189個,我國基於科學共同體戰略共識的科技重大問題研判機制日臻成熟和完善。




戰略擘畫,引領科技創新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有所爲有所不爲,突出國家戰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領域實施科技戰略部署,凝練實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項目,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

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鏗鏘有力、發人深省。

長期以來,中國科協年會聚焦“四個面向”,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引領科技工作者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年會每年確定的主題,都積極適應國家戰略需求,遵循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走向。

時間指針撥回到二十多年前,“西部大開發戰略”剛提出不久,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0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在西安共議西部開發大計。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述彭作了《新經濟時代的西部開發》的報告,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徐通模分享了“高校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作用的思考和建議”。

不只“西部大開發”,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一直是中國科協年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將目光聚焦“東北振興”,設立“科技引領”“聚力振興”“引才惠民”3大主題板塊、35項活動,來自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爲新中國最早的老工業基地發展建言獻策。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從2002年討論“加入WTO和中國科技可持續發展”,到2005年研究“科學發展觀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再到2007年提倡“節能環保,和諧發展”,在中國科協年會的平臺上,科技工作者緊跟時代變化,共商解決之道,爲推動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國家戰略所需,就是科技發展所向。正如時任中國科協主席韓啓德在2007中國科協年會開幕上所說,“節能環保,和諧發展”的主題,就是根據中央關於節能減排工作的總體部署和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而確定的。

歷覽各屆年會的主題,“創新”二字含量極高。特別是進入新時代,每屆年會都緊緊圍繞“創新”開展,這是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充分踐行,是對矢志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詮釋。

就在去年,國家創新型城市合肥,成爲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舉辦地。本屆年會在延續“創新引領 自立自強”主題基礎上,立足國家重大需求及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需要,提出“打造高質量科技創新策源地”這一“新”主題。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這座“創新高地”熱情湧動,正催生出更多更新的創造力。




賦能地方,彰顯科技力量





與一座擁抱科技的城市相逢,踏上一段共謀發展的旅程。中國科協年會已先後在23座城市舉辦,自首屆年會東起浙江杭州,足跡遍佈祖國各地,南至海南瓊海博鰲,西到新疆烏魯木齊,北至黑龍江哈爾濱。

——抓住年會的契機,院士專家學者爲舉辦地經濟社會發展號脈開方

2024年4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中偉帶領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課題組,深入廣西調研有色金屬資源的綠色低碳高效綜合利用。調研成果將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展示,課題組領銜院士專家藉此機會爲廣西發展出主意、解難題。

——錨定年會的定位,全國學會爲舉辦地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

第二十五屆年會召開前,中國科協聚焦安徽戰略和產業需求,組織21家全國學會和1家產業聯盟,深入合肥、蕪湖、銅陵等7個地市22個縣區,走訪調研72家企業,開展對接服務52場次,組織專家服務320餘人次,促進了安徽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趁着年會的東風,“科創中國”服務行動爲舉辦地經濟社會發展錦上添花

2020年5月30日,中國科協傾力打造的“科創中國”平臺正式上線。同年8月14日,中國科協年會在山東青島開幕。年會期間,中國科協與青島簽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合作協議,推進建設青島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新平臺等方面加強合作,服務青島發展。

——藉助年會的舞臺,中國科協爲舉辦地經濟社會發展招賢納才

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科創中國”瀟湘青年百人會“青·創·匯”高端對話上正式成立。湖南瀟湘青年百人會立足於湖南經濟發展和“三高四新”戰略,爲打造瀟湘人才隊伍凝心聚力。

無論是學術交流、成果轉化、諮詢服務,還是科學普及、人才舉薦、成果展覽,中國科協年會緊密結合舉辦地發展實際,通過跨界交流、交融、交匯,積極發聲、發力、發佈,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塑造新動能、打造新優勢。




再啓新程,奮進科技強國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發展面臨的形勢深刻改變。

——科學研究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不斷突破人類認知邊界。

——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集中湧現,引發鏈式變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爲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必須增強緊迫感,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羣衆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將順勢而爲、乘勢而上,把中國科協年會建設成爲開展綜合性高端學術交流的大講臺、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平臺、廣大科技工作者釋放創新活力的大舞臺,爲建設科技強國匯聚澎湃動能。

抓好議題頂層設計。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結合科協優勢集成專家資源,探索開展強聚焦、成體系、跨領域,交叉融合的年會活動議題頂層設計,強化對科技強國建設服務支撐。

發揮全國學會主體作用。依託全國學會跨界聯合組織實施,寬領域、深拓展,鼓勵全國學會面向國家科技發展中的戰略性領域與核心議題“自主選題”“聯合申報”,由相關領域頂尖科研團隊做好學術指導和支撐,將產學研結合創新資源導入年會活動。

推動成果應用見效。推動年會活動智庫研究成果在服務國家重大科技決策,以及學科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加強年會高水平原創性論文等成果的數字化、科普化傳播,推動智能化應用。

二十五載,中國科協年會,風華正茂,青春正好。新徵程上,中國科協年會將響應黨的號召、聽從祖國召喚,聚焦“國之大者”、瞄準“四個面向”,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更廣泛地把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勇於創新、頑強拼搏,爲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