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冷戰轉軌:大國經濟無法避開的抉擇

“冷戰是一個偉大民族走向成熟的磨練,每一代年輕人都應該至少經歷一場冷戰”
——里根的國防部長溫伯格,人稱冷戰武士
“在充滿敵意的森林裏,獵人必須首先追求生存,而不是舒適”
——1928年斯大林大元帥駁斥布哈林
沐浴於和平年代的人,最推崇的經濟學家無非是米塞思、凱恩斯或弗裏德曼這些人,但是如果他很榮幸地生活在血肉橫飛的叢林世界之中,那麼他就會發現,對於那些風暴中心的大陸國家來說,他真正需要參考的經濟學不是什麼書本經濟學,而是一戰德國統帥魯登道夫管理經濟的經驗——即戰爭經濟學或者說冷戰經濟學。

1918年法國戰場皇帝攻勢前夕,作爲三軍總指揮的魯登道夫將軍視察前線軍隊,他不僅僅是指揮軍隊的傑出將帥,更是在外貿毫無保證的情況下精細運用每一點稀缺戰略物資的管理天才,他的經濟學實踐堪稱大國對抗時代的典範,乃是斯大林、沙赫特、中原茂敏等效法學習對象

不管一個大國曾經的經濟初衷目標有多麼浪漫,但是,一旦當他進入一個充滿敵意、仇恨和恐懼的地緣叢林之中,他就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這裏面尤爲重要的是經濟安全。在敵人圍繞的時代,他需要面臨嚴峻的經濟安全問題:

曾經被認爲是安全的供應鏈必將被不斷證明不再安全,尤其是最關鍵的經濟命脈很可能會掌握在敵人手中,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爲了避免在不可避免的殘酷鬥爭中受制於敵人,這個大國就必須使自己的根本經濟要素實現自給自足,方能擺脫被敵人壓垮的命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不是爲了追求經濟效率,而是爲了保證經濟的基本安全。

1、冷戰經濟的開創者:魯登道夫將軍

以一戰期間的德國爲例,她當時面臨着英美的絞殺,當時德國經濟最重要的問題是原材料(煤鐵除外)和糧食幾乎完全受制於英美控制的世界貿易體系。但這些貿易在戰爭期間完全不可靠了,爲了在戰爭期間緩和這個問題。

魯登道夫一方面不斷通過寶貴的黃金儲備高價從瑞士、荷蘭、丹麥等中立國手中購買有限卻寶貴的糧食和資源,以維繫國內社會的最稀薄需求;另一方面則組織德國工業和科技部門,通過在空氣中提取氮素,在譜圖黏土中提取鋁,通過發明人工橡膠,從木材中提取紡線等辦法,解決了相當多貿易資源的國產替代問題,並使得德國經濟在完全封鎖的情況下整整堅持了四年。

事後,魯登道夫《總體戰》的回憶錄和德國財政部長Karl  Helfferich的《經濟戰爭與戰爭經濟》回憶錄中寫滿了他們在貿易毫無保障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並通過昂貴痛苦的中立國貿易,從而使整個經濟勉力運轉,直至徹底無法支撐而崩潰,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大型經濟體在極端情況下的第一次嘗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經濟部長Karl  Helfferich,他和魯登道夫將軍都是傑出的戰爭經濟管理大師,在外部貿易環境幾乎崩潰的情況下維持經濟有效運作四年

2、冷戰經濟的發揚者:斯大林大元帥

魯登道夫謝幕十年之後的1928年,當時斯大林和布哈林領導下的蘇聯同樣是面臨着四面皆敵的危險環境,雖然遠沒有魯登道夫時代的德國外部環境兇險,但無論是西方的英法德帝國主義,還是東面的日本帝國主義,包括土耳其、波蘭和中國等國,他們都對蘇聯懷有赤裸裸的敵意,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當時作爲落後農業國的蘇聯,蘇聯雖然有龐大資源和豐富的糧食產能,但其最大的問題,乃是缺乏先進的製造業設備,受制於人,只有獲得這種先進設備,才能實現至少暫時的自給自足,避免爲外敵挾持壓迫。

1930年年的斯大林與布哈林,斯大林堪稱冷戰經濟的傑出實踐者,在極端惡劣的外部環境下,他的經濟和外交政策締造了蘇聯大帝國的不朽榮光

在這種情況下,關於如何處置國內經濟政策,斯大林和布哈林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布哈林認爲,蘇聯應該通過市場經濟原則,向土地擁有者和糧食生產者的農民收購糧食,一方面滿足城市的需要,另一方面實現向西方出口換匯購買工業設備,布哈林的政策其實是所謂的基於工農聯盟原則和列寧新經濟政策的思維,他看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市場資源配置。

但斯大林認爲,尖端工業實力脆弱的蘇聯外部環境極端惡劣,列強威逼極甚,隨時可能顛覆蘇聯,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快速籌集大批糧食出口大量換匯,從而加速推進工業化,尤其是尖端工業的發展,否則蘇聯在危險面前無法自立。

這種爭論在1927年的蘇聯糧食收購危機和斯大林在1928年初採取的西伯利亞方式發生之後大大激化了:

在1927年到1928年初,蘇聯政府的糧食收購遇到了嚴重的問題——1926年年底蘇聯收購糧食4.28億普特,1927年底才收購了3億普特,缺額達1.28億普特,使得蘇聯不僅僅面臨城市缺糧的問題,而且還無法換取足夠的外匯推進工業化進程。當時很多富戶囤糧,試圖藉機迫使蘇聯政府高價購買糧食

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決定採取非常手段,1928年初,斯大林祕密視察西伯利亞,發出強化糧食收購工作的公告,要求嚴厲打擊不良富戶和富農,必要時施行強迫收購,這實際上就是集體農莊制度的開端,最終糧食收購工作快速完成——在北高加索過去每五天只能收購50萬普特糧食,但在斯大林政策施行之後,這個數字變成了100萬普特,在俄羅斯中部四省,過去是每五天60萬普特,之後是150萬普特。

至此之後,斯大林的政策在鬥爭中取勝,布哈林一敗塗地,原來的新經濟政策下的農業制度被消滅,蘇聯開始建立了集體農莊制,以此爲國家大量生產出口換匯的糧食,最終蘇聯獲得大批外匯,這大大推動的蘇聯的尖端工業化進程,實現了供應鏈的自給自足,最終成就大國崛起。

而這就是蘇聯在二戰中獲勝並冷戰中能夠堅持接近50年的根本經濟原因。

3、冷戰經濟的進化版:沙赫特博士

五年之後,德國同樣上演了類似的景象,以1933年-1939年的德國外部環境急劇惡化,英美法蘇都開始對德國日益敵對,德國的海外貿易面臨着嚴重的威脅,尤其是關鍵物資隨時可能面臨英美的掐斷。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經濟界提出著名的Autarky(德語,即自給自足)計劃,要求在兩個方面採取措施,推進經濟的自給自足:

第一,儘可能地實現關鍵物資的國產替代,降低對外依賴,同時減少外匯使用。

1936年德國提出《四年計劃備忘錄》,要求短期內實現15個關鍵產業領域的國產替代,包括煤煉油、電解鋁,合成橡膠,合成燃料,高效化肥等,以擺脫對外進口,既可以鞏固經濟的安全性,又可以節省極爲寶貴的外匯資源;

第二,在擴寬換匯外貿渠道的同時,極力節省外匯的使用,從而實現外匯資源的轉型過程中的高效配置。爲了同時實現這兩點,1932年-1936年的德國經濟管理人沙赫特,對外匯的使用和限制做了三點規定:①凡是與關鍵產業部門無關的進口,儘可能不批,避免外匯浪費使用;②加大外債發行,擴大外資投資範圍,極力吸引外資引入;③細化貿易清算,降低外匯使用量,到了1934年,德國開始施行進口配給制,進一步節省外匯使用。

總而言之,正是通過這樣的辦法,使得德國經濟在1939年之前實現了最起碼的自給自足,能夠確保其在最極端情況下維持正常運轉。

1933年-1936年德國經濟掌管者沙赫特博士(左一),他是德國經濟轉型的主要領導者,在日益危險的外部環境下,他締造了一個強大且能夠在極端情況下正常運轉的德國經濟

4、冷戰經濟的失敗參與者:中原茂敏

以1936年-1941年日本經濟轉型爲例,當時日本經濟面臨着九一八事變後日益嚴峻的國際環境,英美控制的海外貿易對於日本來說日益不可靠。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經濟就必須實現基本經濟要素的自給自足,否則就不能生存。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1936年6月3日,廣田內閣宣佈《日本安全經濟大綱,一方面要求實現鋼鐵、石油、橡膠等關鍵物資的自給自足,同時大量購買先進機牀,以推進先進工業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另一方面以大量生絲和紡織品出口,換取寶貴的外匯,控制外匯使用範圍,以大量獲取不可替代的外部關鍵物資。

1937年秋,日本第一次向美國派遣大規模機牀採購團,

1938年10月5日,日本下達建造電子器械和光學器材的國產替代生產設備;

1939年3月30日,日本頒佈《機牀製造事業法》,獎勵國有機牀的製造

1939年9月-1940年3月,日本第二次向美派出大規模批次的機牀採購團;

到了1941年7月,日本已經建立了除石油外基本能夠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但石油終究成爲日本的致命弱點。1941年7月,英美向日本發出石油禁運,日本石油儲備只能支撐半年,日本帝國最終走投無路,不得不走向珍珠港。

作爲日本帝國全面負責技術、生產和補給等業務中原茂敏對日本未能實現真正的冷戰經濟而心懷痛恨,尤其是對石油未能國產化尤爲遺憾

各個主要亞歐大陸國家不同時期的經濟要素缺陷:

1914年的德國:原材料、能源;糧食;

1928年的蘇聯:尖端工業設備;

1936年的德國:原材料、能源;糧食;

1939年的日本:原材料、能源;糧食;尖端工業設備;

1980年的蘇聯:糧食;尖端工業設備;

2020年的中國:糧食;尖端工業設備;原材料、能源;

注:隨着工業化加深,隨着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糧食對外依賴問題一般會越來越嚴重,譬如蘇聯,1974年蘇聯變成糧食進口國,隨後逐年遞增;

歷史的借鑑
從現代經濟的歷史來看,全球化貿易的美好時代,只能存在於和平與發展爲主題的大環境下,一旦人類世界進入殘酷無情的大國對抗時代,作爲一個不能自給自足的大陸國家,就必須實現關鍵物資的自給自足,就必須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我們不能忘記三個極端殘酷的教訓:
1、1941年7月,英美通過斷絕日本帝國的石油供應鏈,迫使日本不得不走向自我毀滅;
2、1982年,美國通過斷絕對蘇聯先進管道配件的出口,窒息了蘇聯天然氣工業的發展,使得蘇聯外匯出口產業走向崩潰,最終惡化了國內糧食供應;
3、1918年,英美僅僅通過對德國糧食和能源的限制,就迫使整個德國因飢餓而崩潰;
所以,在一個走向敵對的世界裏,將關鍵經濟要素至於對敵人的依賴之下,無異於將自己的脖子放在敵人的砍刀下,這是非常危險的遊戲,更是不可容忍的風險,蘇聯、日本和德國就是這樣走向滅亡的。任何一個大國在外部逐漸惡化的環境中,都必須走向自給自足,都必須儘快實現向冷戰經濟轉軌,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敵對國家的殘酷打擊——在實現這個目標過程中,歷來都需要大量的外匯硬通貨。
所以,在這個轉型中,能夠產生外匯的生產部門將是國家命脈的保證,斯大林時代的蘇聯的農業,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能源業和日本帝國時代的生絲業都是如此,後來的歷史也證明的確如此。因此,努力確保外匯生產部門的良好生存,同時限制外匯的浪費性使用,將是不可避免的重點之一。
總之,在凌冽的寒風中,就絕不能再追求舒適了。

《王陶陶文章合集閱讀(甲部)》(點擊即可)
《王陶陶文章合集閱讀(乙部)》(點擊即可)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擊即可)

王陶陶語音節目系列


推薦節目:王陶陶講資治通鑑
推薦節目:無可匹敵的力量,羣衆運動
推薦節目:王陶陶講法國大革命系列
《推薦節目:王陶陶講述俄國革命》
推薦節目:現實政治的基準
推薦節目:世界各國的長期地緣風險
推薦節目:歷史成敗的具體教訓
《推薦節目:現代政治的技巧
《推薦節目:王陶陶千聊會員》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擊二維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