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江蘇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樑”光榮使命貢獻審計力量

——訪江蘇省審計廳廳長劉軍


□ 本報記者 郭姝雅


記者:過去一年,江蘇省審計機關在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發展大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劉軍:2024年,江蘇省各級審計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深化和自覺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的規律性認識,依法全面履職,切實以高質量審計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審計廳全面完成承擔的省委、省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在全省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榮獲第一等次。


一是突出政治引領,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更加有力。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第一議題”制度,首次召開全省設區市黨委審計辦主任座談會,就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鞏固深化審計管理體制改革成果進行研究部署。健全審計委員會議定事項落實機制,完善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機制等,持續推動完善黨領導審計工作的制度機制。與省人大預算工委聯合出臺關於建立貫通協同工作機制的意見,會同省檢察院建立檢察公益訴訟與審計監督貫通協作工作機制,聯合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國資委出臺省屬企業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實施意見,不斷構建“大監督”格局。


二是立足主責主業,審計獨特監督作用更加彰顯。全省審計機關認真落實中央審計委員會作出的“五個加強”部署和省委審計委員會提出的“六個助推”要求,圍繞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強省建設、助力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助力防範化解風險、助力規範權力運行等方面,突出審計重點,依法全面履職。全年全省共實施審計(調查)項目1949個,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169.47億元,推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2468項。


三是強化研究思維,“強研究、提質效”氛圍更加濃厚。在全省審計機關深入實施“強研究、提質效”行動,印發三年行動意見,明確重點任務,引導全省審計機關聚焦增強政治屬性、提高審計工作站位,聚焦強化全程研究、提高審計工作質量,聚焦推進隊伍建設、提高審計工作效能。2024“推進年”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強研究”導向更加鮮明、“提質效”效果更加明顯。


記者:2025年,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的“經濟大省要挑大樑”重大任務,江蘇省審計機關將從哪些方面著手,為江蘇扛起這一光榮使命貢獻更大審計力量?




劉軍: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樑,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樑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範。今年,江蘇省審計機關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審計工作、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全力推動和保障宏觀調控政策落地見效為主線,以省委審計委員會審議通過的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為“龍頭”,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人員,努力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審計力量。


一是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立足江蘇實體經濟雄厚、創新資源密集的發展實際,始終將科技創新政策落實作為重點審計內容,以專項審計調查為主,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中融合實施。2025年,我們將圍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組織實施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運行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加強對相關政策落實、成果轉化、資金籌集和使用等情況的審計監督,推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組織實施的省屬高校主要領導幹部和省屬企業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中,融合開展科技創新政策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推進落實等專題審計,促進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推動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二是助力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認真研究改革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以改革視角揭示問題、以審計視角推動解決問題,堅定當好改革促進派。圍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重點關注財政預算管理、部門預算執行、非稅收入徵管、數字政府建設等方面情況,推動各領域改革破障前行。在年度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編制情況審計中,檢查零基預算、轉移支付等財政改革措施推進情況,推動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提升財政資金績效。聚焦高水平開放,以境外投資和境外國有資產運營管理情況審計為切入點,重點檢查我省國企境外業務開展情況,促進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和抗風險能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三是助力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刻領會江蘇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擔當的重要使命,自覺將審計工作置於全省發展大局中,在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戰略實施,以及堅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好審計監督作用。將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運行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作為長三角協同審計項目,向長三角審計機關通報審計發現問題,推動形成協同聯治。組織實施常泰長江大橋建設相關審計,促進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更好服務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發展。深入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實施長江經濟帶江蘇“無廢城市”建設情況專題審計,推動長江經濟帶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同時,還將按照統一部署,紮實做好對口支援新疆發展資金和項目審計。


四是助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審計中重點關注“三農”、社保、養老、教育等方面情況,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開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相關政策資金審計,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管理運營情況專題審計,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對社會保障卡建設管理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促進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相關制度銜接、政策協調、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協同開展養老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和生育支持資金審計,切實將審計監督跟進到民生保障的“最後一公里”。


來源:中國審計報


責任編輯: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