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燈號丨父母的“唸叨​”

  我出生在魯西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小時候,物質生活還極其匱乏,那個年代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貧窮。當了一輩子農民的父母雖然識字不多,但對子女的品行操守卻看得比命還重,他們用“唸叨”的方式,教會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在求學、當兵、提幹、成家的重要關口沒有迷失方向。

  

  剛記事時,一家人擠在三間麥秸和泥做牆、紅瓦扣鋪做頂的老屋子裏。堂屋的右上角掛着一個黑色“話匣子”,那是農村人接收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裏頭經常播放劉蘭芳講的評書《楊家將》和《岳飛傳》。


▲年過七旬的父親

農閒時節,父親便斜靠在木椅子上,心滿意足地聽上一段,聽到傷心處便黑着臉不吭聲,有時還意味深長地“唸叨”幾句。無外乎楊家是忠臣,包拯是清官,潘仁美是奸臣,做人不能忘恩負義等等。那時候,我似懂非懂,但從父母對“善惡”“忠奸”截然不同的態度上,我下意識地分清了是非對錯,也萌生了“當忠臣”“殺敵報國”的人生志願。

  讀小學時,雖能溫飽不成問題,但我們四兄妹的學費數額常常讓父母愁得喫不下飯,睡不着覺。最後爲了湊錢,他們只能狠心賣掉部分口糧和幾棵還沒長成的楊樹。

▲父親母親正在給我們兄妹幾個包包子

1994年夏天,我考上了縣第四中學,父親特意趕集買了一斤豬肉和四個桃子“犒勞”我。臨近開學的那段日子,面對“高昂”的學雜費,他又一次作了難,經常撂下農活早出晚歸。看着頭髮花白、滿臉愁容的父親,我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走到他跟前,小聲說:“要不我不讀了,我能喫苦,想出去打工。”父親抬起佈滿血絲的眼睛,盯着我說:“你好不容易纔考上,我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念下去。”

開學的前一天,父親樂呵呵地把一沓理得平平整整的鈔票交到我手裏,大方地說:“交完學費還剩30塊,你讀高中了,給自己買件衣服吧。攥着這沓大部分是五元、兩元的學費,我扭過頭去,淚水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我不知道父親是如何湊足這筆“鉅款”的,但我知道,嗜煙如命的他已經很少吸菸了,身上那件肩膀上打了“補丁”的舊衣服也基本沒換過。這沉甸甸的學費裏飽含着父母多少艱難和希望啊。

▲看照片也不忘“唸叨”的母親
  高中畢業時,一位當老師的親戚勸我去當兵,說好好幹可以考軍校提幹,我仔細考慮後,便在心底定下了從軍的打算。拿到入伍通知書,離開家鄉的頭天晚上,母親抹着淚炒了兩個菜,端到桌子上後就躲到一旁,不停地往我的提包裏塞蘋果和雞蛋。父親扭開了還剩半瓶的酒,破天荒地給我倒了一杯。幾杯酒下肚,父親紅着眼圈意味深長地說:“爹沒本事,以後就靠你自己打拼了!你要記住,別管啥時候,咱對國家都不能有二心!”我鼻子一酸,咬着嘴脣哽咽着使勁點頭。

▲回家探親,陪母親散步時拍的照片
  
  帶着父母的叮嚀,我坐上了開往軍營的綠皮火車,在黔東南州的一個教導隊開啓了艱苦的新訓生活。在那裏,我收穫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嘉獎。下隊後我連忙給父親寫信報喜,還寄去了我在報紙上發表的散文“父愛如山”。父親很快回信,字裏行間流露出滿滿的自豪。信的末尾,父親用很大的字寫了一組電話號碼,說家裏安了電話,讓我想家的時候就打回去。號碼的筆跡很粗,看得出是父親反覆描過的。1999年我考上了軍校,打電話給家裏報喜時,父親激動得半晌說不出話來,最後感慨道:“終於熬出來了,是國家把你培養出來的,你可不能忘本!”

▲在農家小院裏勞作的父親
  
  可惜子欲養而親不待,2018年的春天,父親因病去世。我在靈前點上他生前愛抽的香菸,流着淚撰寫祭文,感恩父親耗盡半生供我讀書學習,讓我能用準確的文字和厚重的情感來緬懷他的養育之恩。時光飛逝,歲月如歌,轉眼間我已人到中年。夜深人靜或逢年過節的時候,我的思緒總會飛回故鄉那個安靜祥和的農家小院:全家人圍坐在小木桌旁,品嚐着香甜的糖面月餅,盤算着莊稼收成,談論着生活點滴……

作者:武警貴州總隊   田德華

往期推薦

1、熄燈號 | “槍王”脫靶背後

2、熄燈號丨炊事員的故事

3、熄燈號 | 邊陲老兵的端午情愫

4、熄燈號|致軍考學子的一封信

5、熄燈號|藏在棉布裏的愛


主   辦: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
監   制:姚洪華
主   編:王   文、趙冰晶
編   輯:別  特
郵   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