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寬裕 沒必要參會

今天收到一條私信:

“先生好, 通過箱投摘要收到了今年在贛南師範大學舉辦的第23屆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的會議邀請,目前已經交了參會費500元, 想問您一下~   您認爲這個會議還有必要去嗎?因爲家在新疆,一週的喫行住加起來還要8000+左右,目前小碩在讀,未來想讀民族音樂或音樂人類學的博士。

實話說,跟中國音樂教育年會動輒一兩千的參會費比起來,中國傳統音樂年會的500元算是良心價了。而且後者參會人數一般也就三五百,比前者動輒一兩千人少很多,靠收會務費也掙不了啥錢。

不是拆會議的臺哈,我建議他沒必要去。

爲啥子呢?

聽這位小碩的說法,他的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不要說他,就算是我,讓我花八千去開兩天會,我也肉痛,覺得不值。

爲啥子不值呢?

因爲據我多年的參會經驗,絕大部分參會者(包括絕大部分大腕兒)的發言都是放PPT兼念稿子,聽得你眼皮子打架昏昏欲睡,我基本不聽,一般都是去逛校園,或跟一兩個談得來的人在會場外嘮嗑兒。

參會對小年輕們來說有啥好處呢?

一是參拜仰慕已久的大腕兒,見見真人,合個影,留個念。但這幫大腕兒也許永遠不曉得你是誰,這種照片照了也白照。

二是現場聽聽大腕兒都有啥高見。

大腕兒的高見,一般是安排在會議開頭的大會發言,其主要功能是露老臉給大家觀瞻,沒啥可聽的。如果對他們的高見有興趣,與其舟車勞頓貼錢搭糧到會上去聽,不如悠悠哉哉坐在家裏看論文。

只有個別例外:如果我去參會,是很有聽頭的,不過只能在小組發言見到我的尊容。

但這次會議我不去。

爲啥子呢?

因爲覺得花這錢不值(會務費除外,沒人好意思收我的會務費)。

對小年輕來說,如果經濟條件寬裕,爹媽支持,倒是可以去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