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驚聞哈薩克斯坦即將出版新的國史大作《哈薩克斯坦歷史——從古至今》即將完稿付梓,不勝欣喜又感嘆。

從披露的新聞可知,這是一部哈薩克斯坦官方主導的七卷本國史,七部分卷分別是:

第一卷《哈薩克斯坦古代史》,由埃勒凱·瑪爾古蘭考古研究所編寫;

第二卷《突厥時期哈薩克斯坦史(公元612世紀)》,由喬坎·瓦里汗諾夫歷史與民族學研究所編寫;

第三卷《金帳汗國史》,由金帳汗國研究中心負責編纂;

第四卷《哈薩克汗國史(15世紀—18世紀初)》,由拉瑪詹·蘇萊曼諾夫東方研究所編寫;

第五卷《哈薩克斯坦近代史》,由喬坎·瓦里汗諾夫歷史與民族學研究所編寫;

第六卷《蘇聯時期的哈薩克斯坦(19171991年)》,同樣由喬坎·瓦里汗諾夫歷史與民族學研究所負責編寫;

第七卷《獨立哈薩克斯坦史》,由國家歷史研究所編撰完成。

從這些機構的名字就能看出,這套書可謂是匯聚了哈薩克斯坦最頂級的學術機構合力打磨。從它的分卷標題我就大概能猜到其中的內容概要,這套哈薩克斯坦國史就是在論證哈薩克民族是上古內亞遊牧文化的繼承者,是中古突厥文化的傳承者,是近古蒙古金帳汗國法統的繼承者,是近代反抗帝國主義殖民,追求自由、民主精神的先驅者。

跟過去哈薩克斯坦修訂的國史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我還沒看到這本書,但我個人推測,一是吸納了近二十年全世界頂尖的突厥學、民族學、人類學中被哈薩克斯坦官方所需要的學術研究成果。因為新聞報道說這次哈國修國史的工程一共請了289位學者參與,其中62位是來自日本、土耳其、美國、俄羅斯、保加利亞、意大利、澳大利亞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

很遺憾,似乎沒有中國學者參與其中。

其次,我認為這次的修史會大幅刪除過往在現代史部分對納扎爾巴耶夫個人崇拜的吹噓之辭。

我以前也寫過文章調侃過哈薩克斯坦的民族主義建構,但調侃歸調侃,我調侃的是民族主義建構中非常荒謬的部分,這不是針對哈薩克這個民族,任何民族主義(包括我們漢族)走過頭都有瞎扯淡的成分。我從來不否認哈薩克斯坦知識分子在國家精神建設上的努力和成就,甚至非常讚賞。這個只有不到兩千萬人口的國家、民族能在國家民族建設上達到今天的影響力堪稱奇蹟,這不得不讓人敬服。

為什麼哈薩克斯坦官方要編撰這一套新國史呢?

哈薩克斯坦自從2022年年初爆發震驚獨聯體的騷亂被集安組織協助平定後,算是徹底與後蘇聯第一代強人納扎爾巴耶夫的時代畫上了分割線。這兩年哈薩克斯坦慢慢走出了舊時代的陰影,不斷對外開放,整個國家頗有維新之象。

2022年1月哈薩克斯坦騷亂

因此在這時候就需要修史,以前的哈薩克斯坦官方編訂的國史有非常強的納扎爾巴耶夫個人崇拜色彩。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哈薩克斯坦官方編的國史、民族史。

我看過。

而且非常認真地做了大量筆記,把那些敷衍的人名、地名中文翻譯能查的我都挨個去查,查不到的請教有學問的哈薩克族朋友。比如這本託名納蘇丹執筆寫成的《在歷史的長河中》

由哈薩克斯坦駐華使館資助出版,一堆非歷史專業譯者翻譯。除人名、地名瞎翻譯外,語言還是非常流暢。我是不相信鉗工出身的納蘇丹有這麼深厚的史識和詩意的文筆,一定是出自一批哈薩克斯坦知識精英的操刀

這些書裡都大篇幅地給納蘇丹吹號、頌德,我本人基於自己的歷史觀對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歷史地位是相當肯定的,我對這些書裡學者的學識、文學修養也由衷地敬佩(雖然有些歷史敘事我並不贊同他們的觀點),但看著那些馬屁精上身寫出來的屁話,不知道哈薩克人看著尷不尷尬,我一箇中國的漢人反正是覺得很尷尬。

哈薩克斯坦學者寫的《哈薩克斯坦簡史》。一寫到現代史部分就剎不住對納蘇丹的歌頌,大篇幅引用納蘇丹的講話

哈薩克斯坦不僅喜歡修國史,還喜歡以官方主導創作主旋律文藝作品宣傳他們的國家民族主義精神和歷史觀,這也是在納扎爾巴耶夫時代中後期就已經在開始了(本來納扎爾巴耶夫的女兒以前就掌控著國家的通信、媒體資源)。每幾年哈薩克斯坦就要推出一部大製作的電影、電視劇,2010年後是越來越頻繁。比如

2005年的《遊牧戰神》(虛構哈薩克汗國中興之主阿布賚汗反抗噶爾丹故事,歷史上阿布賚汗出生時噶爾丹都死了十幾年了)。

《遊牧戰神》

2012年的《鐵血一千勇士》(根據哈薩克民間史詩《勇士薩爾泰》改編的一千哈薩克孤兒在哈準戰爭中對準噶爾軍陣發動“萬歲衝鋒”奪旗後全軍覆沒的故事)。

《鐵血一千勇士》

2016年的《哈薩克汗國》(根據也先伯克的同名小說改編,講哈薩克汗國立國第一代人克烈扎尼別克汗兄弟的故事。這是納扎爾巴耶夫親自參與的大製作,先拍成《哈薩克汗國:不敗之劍》《哈薩克汗國:黃金王座》兩部電視劇,後又剪輯成兩部同名電影)

《哈薩克汗國》

2019年的《托米麗司女王》(根據希羅多德《歷史》改編的馬薩格泰女王托米麗司陣斬居魯士大帝的故事)

《托米麗司女王》,這部電影的服化道比前面那些高出一個檔次

2023年的《大草原的黎明》(根據《拉失德史》《沙亦皅汗武功紀》等改編的哈薩克汗國第二代人巴蘭杜克哈斯木汗兄弟與烏茲別克昔班尼汗的故事)

《大草原的黎明》

還有現在正在拍攝的一部大片《金帳汗國》,據最近的新聞報道顯示已經拍攝完成過半。

正在拍攝的《金帳汗國》

可以看出,哈薩克斯坦的民族主義國史文藝宣傳從上古一直延續到哈薩克汗國,把塞種、蒙古-欽察、哈薩克基本都捋了一遍。當然有些話題他們是非常用心地迴避了的,你看他們再怎麼改編,到今天至少他們沒碰突厥汗國和沙俄時代的歷史題材。

他們為啥不拍一部闕特勤克涅薩熱汗這兩位同樣被他們官方樹立成民族英雄為主角的電影呢?

其實他們也拍過闕特勤的動畫片,基本和歷史上的闕特勤沒有任何關係,是編的闕特勤小時候的故事。如果要拍歷史上的闕特勤,你知道《闕特勤碑》背後的突厥魯尼文裡是怎麼寫我們漢人的嗎?那拍出來妥妥的抗中神劇,而且會被當成宣傳泛突厥主義捅中國肺管子。

哈薩克斯坦2017年動畫電影《闕特勤》

哈薩克斯坦其實自己的國史敘事裡是有借鑑泛突那套東西的,但他們走的是哈薩克特色的泛突主義,換了個名字叫阿拉什主義。他們宣傳的不是哈薩克屬於突厥

給土耳其當小弟?那多寒顫呀!

他們宣傳的是突厥乃至蒙古等等的所有內亞遊牧文明的核心精神屬於他們哈薩克

他們其實也特別強調自己是突厥遊牧文化、精神的繼承人(確實比土耳其有資格這樣宣傳),但這東西他們私下自己給自己國民宣傳不主動輸出新疆,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被動地輸入新疆,我們也忍了。但要是把這東西寫進文藝作品大肆宣傳,一旦導向了反華腔調的民族主義,絕對會惹出外交事故,畢竟生意還得跟中國繼續做。

拍沙俄時代克涅薩熱汗,那又成抗俄神劇了。哈薩克斯坦以前只拍《給斯大林的禮物》這類反蘇的影視作品,宣傳反蘇不反俄,在公開的民族主義宣傳中如果樹立反俄大旗這比反華還危險。哈薩克斯坦人跟中國人在近代沒多少恩恩怨怨,什麼突厥汗國的那些糾葛早就是老黃曆了,即使是哈薩克斯坦獨立後上百萬哈薩克人從中國移民過去彼此也是好聚好散,再見不難。但跟俄羅斯人那可是相愛相殺了幾百年,可不是隻有蘇聯的鍋,那些分手前的家暴故事還歷歷在目,但政治安全還得前夫的集安組織來保護。

《給斯大林的禮物》

總之,哈薩克斯坦這國家算是在當今世界的規則下把小國的生存、發展玩明白了,夾在兩大流氓之間悶聲發大財。這也是我比較佩服他們國家精英階層的一個原因。別小看這夾縫中左右逢源的生存能力,放眼整個第三世界,尤其還是經歷過蘇聯洗禮的威權國家,沒幾個能做到這水平,不服看看烏克蘭,當年獨立的時候二毛子拿的牌可比哈薩克斯坦好不少。

但我今天既不是想要嘲諷哈薩克斯坦官方的民族主義,也不是要特別讚揚他們的國家成就,而是想說:

相比於他們不斷在民族建構上的創新,我們真的落後太多了。

最近這一年,感覺中亞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國內也連續出版了好幾部中亞方面的民族史專著,比如有美國內亞學者費耐生《中亞古代史》,還有我國的老一輩西域邊疆史學者魏良弢劉正寅《中亞民族史》

兩相對比,後者比前者篇幅多出幾倍,但只要你在這領域稍有見地,你都看得出來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真的沒法比,絕非妄自菲薄。

《中亞民族史》這本書應該可以算是我國現階段對中亞史研究的成果集中展現,但整本書缺乏非常有高度的宏觀歷史視野,完全是把各種專題歷史研究攢一塊兒湊出的一本大書,而且相當多的篇幅是引用(抄)蘇聯時代學者的東西,還不是集眾家之長,引得最多的居然是編塔吉克斯坦國史的大師——加富羅夫書。

比如你覺得想象不到,我們中國學者編的《中亞民族史》裡會用大篇幅的段落批判阿契美尼德王朝對中亞人民的殘酷剝削,歌頌塞種人、粟特人對以亞歷山大大帝為首的希臘殖民者還以沉痛打擊,高度讚揚魯達基、菲爾多西等偉大的塔吉克詩人用詩歌揭露封建主的殘暴、貪婪和讚美人民的群眾勤勞、勇敢。

看完這些段落絕對以為是翻開了一本蘇聯時代編撰的《塔吉克簡史》。

為什麼他們一定要採用加富羅夫的書呢?

因為目前國內引進的中亞五國的國史最大部頭的就是加富羅夫的《塔吉克人》。


為什麼不引進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些國家的國史呢?

倒不是完全不引進,但引進了官方也不推崇。因為這些國家編撰的國史歷史視角都過於突厥,是我們所警惕的。所以學術界如果一定要不加個人觀點地引用(抄書),最安全的做法還是引用塔吉克學者的觀點。

而且這引用也是選擇性的,引到哈薩克汗國、烏茲別克汗國時代歷史的時候就不能不打住。

為啥呢?

再引(抄)加富羅夫給塔吉克斯坦官方修訂的國史,怎麼描寫俄羅斯?怎麼描寫蘇聯?會不會讓心懷叵測之徒產生某種不好的聯想?所以到了近代史部分又大篇幅引用(抄)《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史》。

我其實也相當敬重魏良弢、劉正寅兩位先生。魏老在喀喇汗國、西遼史的研究,劉正寅先生在喀什和卓家族的研究都曾是我探索這幾個專題史的第一道階梯,他們也算得上我國中亞邊疆民族史裡非常有造詣的學者。

學術大環境如此,他們寫出來的書也就只能是這個水平,這不是他們個人學術水平的反映,是我們整個國家內亞史學術研究現狀的管窺。

這像什麼呢?

不知道你們見沒見過我們中國官方宣傳的哈薩克民族服飾,大概是這樣子的: 

不怕得罪少數民族同胞,我很負責地說,這玩意兒跟官方宣傳的所謂回族傳統服飾一樣,基本也是建國初期回溯性建構(發明)出的偽傳統。

傳統不是一成不變,但有新傳統和偽傳統之分。在以前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精神、需要創新,這叫創造新傳統。毫無現實依據憑空拼湊,美其名曰自古以來,這就是發明偽傳統

上面提到的那玩意兒就是地地道道的偽傳統。從各種民族服飾裡提取一些元素,攢出這麼一身不哈不維不回不蒙的四不像活兒。

你說它完全沒有依據嗎?

不是。

你說它難看嗎?

不難看。

但你但凡是個對自己傳統有些許認知且有追求的哈薩克人,你就不會穿這奇葩玩意兒,除非你是為了上春晚或開伊犁農家樂party

為什麼我們官方出的那些民族史在新疆沒多少少數民族真心願意看,他們寧願把哈薩克斯坦、土耳其拍的那些魔改歷史、打民族主義狗血的影視作品當正史看?

因為那些外來的東西再魔改,至少有些東西它是回顧了當下現實。我們拿出來的東西脫離了他們的現實,很多都是自以為是的空中樓閣。不懂的人還自以為特美,還怪人家居然不識好歹。我辛辛苦苦給你攢了這一身衣服,你還嫌不好看不穿。

實話說,雖然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的那些所謂“歷史大劇”大部分都是瞎扯淡,服化道普遍也就橫店影樓水平,那些大製作正劇的劇本水平遠不到我們國產歷史大劇零幾年的水準,那些後宮劇頂破天也就韓國人二十年前玩爛了的橋段。但那些狗血劇至少也回應了部分維吾爾家庭婦女幻想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心理需求,也不是我們宣傳反封建的民族劇可比的。

土耳其狗血後宮劇《壯麗世紀》

今天的維吾爾族真沒活在地主階級的壓迫中等待我們去解放,拍這題材服化道、臺詞整得再端正,請迪麗熱巴來演也沒多少人願意看。這東西連我們自家的兄弟姐妹都瞧不上,還想拿出去給外人推銷?

《阿娜爾罕》

1991年蘇聯解體,中亞五國的獨立引發的一波民族建構問題堪比巴爾幹南斯拉夫解體帶來的民族主義浪潮,這也是迄今為止距離我們今天最近的一波民族主義覺醒(發明)。

前者對中國新疆的影響非常大,因為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等主體民族國家建構自己的國史、民族史必然會衝擊新疆維、哈民族的自我認同。你但凡看看我過往涉及民族歷史的文章評論區就能看出來,這些國內少數民族他們對自己民族的認識都是千奇百怪不統一的。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對同一歷史事件、人物的定性,這些國家的視角可能都不一樣。他們很可能在這個歷史問題上接受了哈薩克斯坦的說法,那個歷史問題上又接受了塔吉克斯坦的說法,還有一些歷史問題又接受中國官方的說法。總之,因為我們官方的民族建構脫離他們的現實,他們就不得不被動接受外來的民族主義敘事和本國的民族敘事雜糅。他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說法有據可依,都是“權威”。

然而現實就是,這些中亞國家的民族建構其實是非常年輕的新產物,根本沒有得到足夠長的時間檢驗。而中國官方的民族建構又過於侷限於建國初期的政治需要,與當前的現實也有一定脫節。所以中國新疆的少數民族自我認同就在這樣一種被動且矛盾的環境中糾結、焦慮,越矛盾他們的民族主義情緒就越爆棚。

這也是我通常對這些新疆少數民族讀者比較寬容的原因。不管他們再固執,說出的觀點再腦殘,哪怕惡意攻擊我,只要不刻意引戰,我一般都不搭理,也不拉黑(如果你漢語表達太流利,頭像、名字沒有任何少數民族特徵被我誤傷那就算你倒黴),換回族讀者我都沒這麼大的耐心。因為我知道,他們獲取這些信息的難度比我要大得多,而且信息混亂,我們應該對此有一定包容度。

如此局面,不管是對中國官方還是這些少數民族,最有利的建議還是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中國的、哈薩克斯坦的、土耳其的、塔吉克斯坦的、俄羅斯的、美國的、日本的多少都看看,自然那些問題就慢慢明晰了。

多看,你才知道這世界不是你自以為的那樣。最後,我希望這部哈薩克斯坦最新的國史能有朝一日引入中國,至少應該給學術界提供有限的研究參考。

中國只有真正理解這片土地,才能走出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