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 699 的魅藍手機,魅族越來越像小一號的小米

今天下午,魅族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發佈會,發佈了魅藍 Note 的電信版和另一款以“青年良品”為標籤的手機:魅藍。

這款定價為 699 元的新手機,配備 5 英寸 HD 顯示屏,64 位四核處理器、1300 萬後置攝像頭和 500 萬前置攝像頭,支持 128GB 擴展內存。這也是繼 10 月與阿里雲合作推出 YunOS 版本 MX4 之後,魅族首款全部採用 Flyme Powered by YunOS 系統的手機產品。

直指紅米 2

這款售價更低的產品延續了魅族半年多以來追隨小米的路線,從名字到規格再到定價都瞄準了小米旗下的最低端手機紅米 2。魅族總裁白永祥直接宣稱自己的新產品,從顯示面積、處理速度、拍照質量、電池容量都比紅米 2 表現更好。

在發佈會前一天,魅族副總裁李楠在微博上曝光了新色

在魅藍 Note 五種顏色基礎之上,魅藍額外增加了一種更年輕化的粉藍色。除了基礎的配置,魅藍中還加入了方便上手使用的簡易模式和短信服務號功能,用短信形式讓用戶與服務提供商對接。此外,魅藍還置入了極限省電模式,用白永祥的話說就是,“一秒變成諾基亞”,手機在保證基本通訊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在 10%的電力剩餘情況下待機 24 小時。

在過去的一年裡,魅族突然變得不太一樣,就如在發佈會中他們頻頻提到的那樣,這是“重新創業的十個月”,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開始頻頻推出和小米相當的產品。

去年 9 月魅族發佈了 5.3 英寸屏幕的 MX4,16 GB 版本 1799 元的定價比早前小米發佈的的 5 英寸屏幕小米 4 便宜 200 元,也刷新了魅族 MX 系列產品價格的下限,之前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MX 發佈時的售價均高於小米系列維持的 2000 元。

11 月,魅族發佈了 5.5 英寸屏幕的 MX4 Pro,起售價 2499 元。上週,小米也推出了新一代旗艦機小米 Note,5.7 英寸屏幕的小米 Note 售價 2299 元起。

12 月 23 日,魅族發佈售價 999 元的魅藍 Note,對應的是同樣為千元機的紅米 Note,同時,這個魅藍品牌的命名、“青年良品”的定位也直接指向了紅米

這就是魅族過去一年來的做法。魅藍推出後,魅族終於跟小米的產品實現了一一對應。



手機不只是軟件的入口,也是智能硬件的

和魅藍手機一起發佈的,還有 Connect to MEIZU 這個“智能生態平臺”的新進展。魅族圍繞智能設備研發了開放的 LifeKit 系統,在未來,將和阿里智能雲、海爾 U+智慧生活平臺開發互聯協議。

到目前為止,魅族 LifeKit 已經接入了199 家智能硬件合作伙伴。在發佈會上,魅族副總裁李楠還介紹了與接入 LifeKit 系統的智能硬件:RyFit 智能秤和 X-Light Plus 智能燈泡。

2014 年 10 月,小米宣佈投資國內智能燈具廠商 Yeelight,接管了其銷售渠道。 X-魅族放入線上商店銷售的 Light Plus ,和 Yeelight 一樣,都是可以在手機上操控變色的智能燈泡。在智能硬件上,魅族似乎也在強調“小米有什麼,我們也有什麼”。

不同於魅族通過開放平臺合作的方式,小米初期更多地是通過入股方式來抓住智能硬件的入口。“小米生態鏈”投資的 66 家公司裡,就包括不少生產智能硬件的公司。

小米用入股、貼牌的方式籠絡了一批智能硬件廠家,魅族則用納入平臺的方式和智能硬件合作。


魅族 LifeKit 界面

每個手機廠商都要拉攏一個家電巨頭

2014 年 12 月,小米以 12.66 億人民幣入股美的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傳統家電廠商美的被納入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鏈系統,小米又朝前多走了一步。在今年年初的發佈會上,雷軍也公佈了未來將開放合作的計劃。

今天,魅族、海爾、阿里三家聯合宣佈成立聯盟,共同打造智能生態圈。小米團隊已經進駐美的開始合作,而魅族和海爾的合作看起來似乎並不那麼緊密。白永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聯盟聽起來還有一些比較鬆散的意味,但是現在的我們還是要有一些站隊意識。”


讓我們來看海爾、魅族、阿里三家的合作,海爾將智慧生活平臺 U+ 推到臺前,而魅族則希望用 LifeKit 連接智能硬件,阿里本身的平臺意味也不用多說。三個各自試圖做平臺的公司在一起去“打造一個平臺”,所面臨的也不僅僅是在手機裡植入幾個應用,連接幾種家電產品那麼簡單的事。

海爾智能家電總經理李莉給出了一個“端、網、雲、盟”的概念來解釋三家的合作,即消費者手上的服務終端聯網,通過雲計算讓它更智能,最終在同盟中達到互利共享。此外,擁有銷售渠道的阿里也可能在這方面給智能硬件一些傾斜,如同早前京東在這方面推出的超級應用:每一個從京東平臺上賣出去的智能硬件都可以用這個應用連接。

2015 年對魅族、海爾、阿里來說,或者說對於智能硬件來說,不一定會是順利的一年。正如魅族在解釋最近一年突然“變得不那麼封閉”的原因時所談到的,外部的競爭格局已經改變,在重視產品的時候,規模也是公司發展的阻力之一。

智能生活的前景已經有無數廠商和研究者為我們描繪,大大小小的廠商和服務提供商漸漸地各自站隊,在那個用戶能夠完全整合智能生活解決方案的未來到來之前,整個行業一定會經歷一個痛苦的廝殺過程。用海爾智能家電總經理李莉的話來說就是,2015 年,將是“挖坑、打樁,等兔子來”的一年,爆品也許一時半會兒不會來,標準也可能一時半會建不起來。

礙於規模和起步時間,魅族和海爾的合作處於公司層面,沒有像小米與美的的合作一樣直接投資入股那麼深入。根據知情人士向《好奇心日報》透露的信息,已經有小米的團隊入駐美的合作開發產品。

不過在這個中國手機廠商都在學小米的時候,魅族是看起來學得最像的那一個,但小了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