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有言”“魯迅:我沒說”…… | 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們,晚上好。

“不僅教導人知道做人,甚至如何做女人,還教導如何育兒、養狗、炒股、炒樓……很多話都不是我說的……”前不久,法學教授羅翔發佈文章,提到自己被假冒發言,非常苦惱。的確,僞名人名言、摻水假雞湯屢見不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莎士比亞說,第一次見一個人,體溫在38.6℃,就叫一見鍾情”“倉央嘉措的詩裏寫: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早起的最大好處,就是能主動決定自己每一天怎麼安排生活——摘自人民日報”……類似的話,想必你也在社交平臺刷到過。第一句純屬瞎編,莎翁1616年去世,而攝氏度18世紀才提出;第二句確有其詩,但並非出自倉央嘉措,而是扎西拉姆·多多;第三句是挺勵志,不過本報的確沒發表過這樣的文章,那些印着“人民日報”紅色報頭的所謂摘錄,大多需要一雙慧眼一辨真假。從古人到今人,從名言到文摘,不少耳熟能詳的句子,實則都是靠“開局一張圖,文案隨便編”得來的假雞湯。

託名僞作,今古皆然。古有“兵書僞託諸葛亮,術數僞託李淳風,醫學僞託神農氏,史學僞託兩司馬”,今有“乾隆喫了都說好”“慈禧太后都喜歡”的推薦語在餐飲小喫界廣泛流傳。假託名人,能有效提升一句話、一本書、一個產品的知名度和權威性,並要選擇該領域最知名的名人來“傍”,才能實現效果最大化。託名之事,用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套路。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及至互聯網時代,僞名言、假雞湯爲啥多了起來?客觀來看,有些僞名言雖是杜撰,但做了些概括性的總結和集成,頗有些“像樣”;而之所以引得轉發、刷屏,無非“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況有名人加持,展示效果拉滿。網友們甚至據此將名人比作“雞湯盆”,調侃稱,只要把勵志的心靈雞湯式警句倒在“盆”裏,就能風行天下。

生產者孜孜不倦,傳播者意興高漲,可苦了傳言中的“原作者”。《楊絳百歲感言》在網上熱傳,楊絳作品版權所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問詢本人後在官微闢謠。莫言“在線打假”,點名《酒色賦》《莫言說》等均非真作,含蓄表達:“寫得很好,可惜不是我寫的。”媒體人白巖松則在自己的書《白說》封面上寫下:“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只能確定這本書裏的話,是我說的。”想盡辦法闢謠、自證,更多時候是無可奈何,可見被冒名者,也苦僞名言久矣。

“餘華告誡中國人的十句話”“林徽因最美情話,總有一句溫暖你”“馬斯克教你避免內耗,中年人不能不聽”……如果只是摻水的假雞湯,可能危害有限,只不過是“所信非人”。但現實是,僞名言屢禁不止,不少甚至被批量炮製,背後有更大的利益驅動。拿雞湯當生意,打着僞名言的旗號開班賣課、詐騙圈錢,可能不僅不道德還涉嫌違法,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以及署名權。更深遠的,有的雞湯不是淡,是有毒,會讓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順着網線”散佈。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僞名言產量大、內容雜,即使被發現也可能換個馬甲捲土重來。怎麼破?不能單指望本人下場在線闢謠,也不能純靠網友自己練就火眼金睛,需要平臺壓實責任、盡到義務。當然,網友自發“證僞”和技術託舉也應結合起來。託名僞作的“重災區”當屬魯迅先生,一邊是“如果拿不準一句名言是誰說的,就說是魯迅說的”的流行語,一邊是“我沒說過這句話”的表情包,可謂啼笑皆非。2019年,北京魯迅博物館推出了“魯迅說過的話”檢索系統。不少人拿着篤信多年的“魯迅名言”去驗證後大呼上當。不過,比起“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的手動闢謠,大家一起來“找茬”,大數據也幫着辨真假,不失爲一種激濁揚清的方式。

有意思的是,比起安然享受僞名言裏包含的“心靈馬殺雞”式的情緒價值,越來越多人開始識破假雞湯的套路——抒情化表達、勵志化包裝之下,往往包裹着真假難辨的事實、牽強附會的邏輯。畢竟,比起空洞虛僞、大而無當的同質化雞湯,我們更需要的是去體驗真實的人生,體味複雜的生活,迴歸深刻的閱讀,以此積累生命的深度與厚度。就像魯迅先生真的說過的那樣:“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這正是:

莎翁說來魯迅言,假經僞典迷人眼。

此中真意何處尋?欲辨尚需親體驗。

大家晚安!

(文 | 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