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高爾夫領域新生代球員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李昊桐這些年在國內外賽場上征戰的辛勤付出與所取得的佳績,業內人應該說是有目共睹,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
另一方面,他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冒出來的種種情緒失控行為,也不斷成為大眾關注和熱議的話題。
關注沒毛病,熱議也正常。但是,如何關注、如何熱議才更有利於這麼一位天賦難得的年輕球員進一步成長與進步,恐怕也很需要我等更負責任地思考思考,嘴上積德。
發現有兩個極端:
一個是捧殺——打球的人誰還能沒有個脾氣?情緒上來發洩發洩又怎麼的了?世界大牌球員不也照樣摔杆砸杆?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就是如何如何了,搞什麼道德綁架?人家自己花自己的錢打比賽關你毛事,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沒必要那麼吹毛求疵,人家不還是個“孩子”麼?
等等。
一個是貶殺——用一些很是粗俗甚至粗鄙、惡劣的語言,自己覺得怎麼過癮就怎麼張口便來,把個李昊桐貶得一無是處,更還有不乏在網絡上進行人身攻擊。
一方面,李昊桐現如今當然已經真不是“孩子”了——眼看就要進入而立之年,至少再不能自己拿自己當“孩子”對待;在大眾眼中,客觀上也很難再從“孩子”角度,去評判一位近三十歲的國際化職業球員的行為。
一方面,李昊桐的心智年齡明顯與他的實際年齡有很大差距,像這回又一次令人遺憾地發生因情緒失控而在大庭廣眾之下猛踹球車的不當行為,怎麼看怎麼都像是一位任性的“孩子”所為。
但是,同樣是在這幾天的參賽過程中,小夥子卻也不止一次地表現出其陽光可愛和風度翩翩的一面——“你來打”之後接受採訪時那種中肯平和的態度,“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這種分寸恰當的表述;開工前在發球臺上笑容滿面、熱情主動和球迷們的現場互動,特別是最後一輪從優勢明顯的奪冠行列到最後黯然收杆後,依然強忍低落的情緒,很耐心地一個個為球迷們簽名。
所以說,還是得一碼歸一碼。
一是得講個是非分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確實,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在沮喪、生氣、失落、失望乃至憤怒時,任何人都可能會有情緒發洩,這個都可以理解。
但再怎麼著,情緒發洩也還是得分一分方式場合
譬如,無論是誰、無論因為什麼理由,都不可能就因為自己要發洩情緒,見誰罵誰或逮啥砸啥——即便有一萬個理由也說不過去。
像李昊桐踹球車的做法,說是行為不當並不過分:最起碼來說,球車總歸是人家球會的財產,你再想發洩,憑什麼去踹?好比說誰生氣了需要發洩情緒,抬腿就把人家停在那的車啊啥的給狠狠踹上幾腳,行不?——這叫做方式錯誤
如此影響重大的國際大賽,那麼多人在現場跟隨觀看,還有傳播面那麼廣的視頻直播,這種個人情緒發洩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負面輿論影響?——這叫做場合不對
二是得考慮實際效果——什麼樣的關注和熱議才對當事人的成長與進步更實際、更有益。該肯定和鼓勵的就及時肯定、積極鼓勵,該提醒和批評的就善意提醒、認真批評,既不要捧殺,更不能貶殺
俺個人特別認同這樣的觀點:我們還需要給李昊桐一段時間
竊以為,只要再假以時日,當李昊桐的心智年齡更接近其實際年齡時,是騾子是馬估計也就該遛得個差不多了。
—————————————

推薦閱讀以R&A與USGA英文原版規則為藍本精心編撰的《2023版高爾夫規則中文通俗讀本》,延續了風塵子一以貫之的通俗特點和行文風格,力求易讀、易懂、易學、易用,有需要者請直接微信聯繫風塵子本人溝通: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