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點心大王”王家沙,名字的來歷是...... | 睡前分享

昔日的上海河流交錯,浜浦縱橫,其中與吳淞江連接的大支流多稱之爲“浦”。

桃(樹)浦、彭(越)浦的名字一直留存至今,有些則被填浦築路。始築於19世紀60年代的石門一路、石門二路(南起延安中路、北至恆豐路橋,舊稱同孚路、卡德路)的大部分路段,昔日就是東蘆浦舊道。蜿蜒的河流實體,雖已消失在時光中,但在歷史的長河裏,衆多革命志士與國際友人在這裏互相激盪。

1
1927年,中共中央機關陸續從武漢遷回上海,在位於同孚路柏德里700號的一幢石庫門住宅內,中共中央政治局聯絡點曾設於此。周恩來和鄧小平幾乎每天要到這裏的客堂樓上辦公,中央各部和各地區的同志經常來此請示工作。此外,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的稿件,都由中央祕書處派人送到這裏,經領導審定,再由內部交通轉給毛澤民主管的印刷廠印刷(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文物局編《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蹟》)。
該處舊址後來曾爲石門一路336弄9號,原建築現已不存,2011年7月在遺址處立有銘牌以示紀念。
1929年11月7日至1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位於卡德路愛文義路(現北京西路)西北轉角處的一幢洋房內祕密召開第五次全國勞動大會,林育南作爲祕書長負責大會的籌備工作。爲了確保與會同志在大會召開期間的安全,林育南在承租這幢洋房時,特意根據黨組織指示與張文秋假扮夫妻,並化裝成從南洋歸來的富商模樣,且平日裏身邊僕傭成羣。這些都爲會議的順利進行起到了保護作用。
從嚴亞南、李良明所著《林育南畫傳》中收錄的一張第五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的老照片來看,該處會址就位於毗鄰石門二路的北京西路690號,老建築現已不存。
原先該片區也被習慣稱爲“西王家厙花園弄”,由華人傳奇地產商程謹軒於20世紀初投資建造。
王家厙,老上海地名,據《上海市靜安區地名志》記載,它的大致範圍東到大田路,西接北京西路809弄普益裏,南起南京西路、鳳陽路,北至北京西路。以石門二路爲界,路東稱爲東王家厙,路西稱爲西王家厙。這些地名,如今上海人聽起來雖然已經覺得陌生,但是提起位於南京西路毗鄰石門一路以青團、八寶飯等糕點出名的“王家沙點心店”卻是人盡皆知,每逢節慶必有忠實顧客不辭辛苦排隊購買。其實,這家店的店名就是由“王家厙”演變而來。
2
歷史上的“西王家厙花園弄”主要由石門二路41弄內的12幢以及位於其北側北京西路上的5幢聯立式花園住宅組成。1997年,奉賢路(石門二路至泰興路)延伸段竣工後,原“石門二路41弄”的門牌隨之變更爲“奉賢路68弄”。
據章正元編著《靜安文博鉤沉》中所述:“據有關資料顯示和居民徐仲芳講述,(著名記者)史沫特萊曾居住在今奉賢路68弄70號裏。從大門進入室內,沿着樓梯拾級而上,二樓西南一間20多平方米的大房間,便是史沫特萊的臥室。室內陳設有沙發、小圓桌和椅子等簡單的日用家居。在此公寓裏,史沫特萊曾接待過魯迅、楊杏佛、伊羅生、埃德加·斯諾、潘漢年、丁玲等社會文化名人和國際友人。”
距離西王家厙花園弄不遠處,位於石門一路南京西路西南轉角處的同孚大樓也是當年史沫特萊常來拜訪好友、德國建築師理查德·鮑立克的地方。同孚大樓由中國銀行投資建造於1936年,陸謙受、吳景奇設計,具有現代主義與裝飾藝術派風格特點,因建造時受地形限制,建築師因地制宜把它設計成了半圓月形。就在同孚大樓建造的同年,作爲其主要設計者的陸謙受還與公和洋行聯合設計了位於外灘的中國銀行大樓,由此成爲他建築生涯中的點睛之筆。
同孚大樓竣工後底層曾作爲“中國銀行西區分行辦事處”,其餘樓層房間除提供給中行職員居住外,有部分也用於出租。住在這裏時,鮑立克家中收藏有大量馬克思主義讀物,他的家常常是各類人士的沙龍。因爲散步就可到達,因此“大家常常可以在鮑立克的公寓中看到她(史沫特萊,編者注),直到盧溝橋事件爆發後她離開上海爲止,鮑立克還曾在家裏爲她開過歡送會”(侯麗、王宜兵著《鮑立克在上海——近代中國大都市的戰後規劃與重建》)。
3
20世紀50年代後,石門路逐漸凸顯出它市井生活化的一面——春節前夕門庭若市的南京理髮店、卡德浴室,能買到“假領頭”等生活用品的靜安區百貨修配店(北京百貨商店)等。與西王家厙花園弄隔石門二路相望的卡德大樓約建造於20世紀30年代,在金宇澄的小說《繁花》中,主人公滬生所居住的拉德公寓原型正是這幢大樓。
“兩人轉彎,經過鳳陽路、到石門路拉德公寓門口,滬生說,到我房間裏坐一坐……兩人乘電梯到四樓,英商高級職員宿舍,比南昌公寓寬,一梯三戶,鋼窗蠟地,煤衛獨用。滬生開門讓小毛進去,朝東是馬賽克貼面的大廚房,居中的臺子上,擺了一隻摜奶油圓蛋糕……”蛋糕並非閒來之筆。卡德大樓底樓也曾是許多老上海人十分熟悉的凱司令食品廠,但只加工不售賣,或許《繁花》原文中那隻“摜奶油圓蛋糕”的靈感就出自此。
筆者母親年輕時曾居住在鄰近石門一路的光明邨,位於石門一路延安中路西北轉角處的瑞金劇場,令她至今記憶猶新。
瑞金劇場建造於1940年,原名金都大戲院,曾是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戚雅仙與畢春芳長期駐演的劇場,也是當時戚畢流派戲迷心目中的越劇聖地。每當臺上演到《白蛇傳》《血手印》《玉堂春》等名劇的高潮段落時,臺上每唱一句,臺下就鼓掌叫好聲一片。
我母親記得,在20世紀80年代,前來購票的戲迷隊伍都要排到距離劇場一百多米遠的昇平街,那些沒能買到票的“追星族”,會從延安中路銀行隔壁不顯眼的小樓梯上去,直達劇場的化妝間。因此,每當開戲前,總有那麼幾個膽大的爬上樓梯只爲爭睹戚畢的風采。等戲散場,場內外的戲迷會把劇場各主要出口圍個水泄不通,期待着戚畢走出劇場的那一刻。
1998年,爲配合建造延安路高架,歷經58年滄桑與輝煌的瑞金劇場退出歷史舞臺。兩位藝術家聞訊後特地趕在劇場被拆除前再次來到這個熟悉的路口,向這位老友道別。兩年後,進入21世紀,石門路沿線開始進入發展更新快車道,隨着大中裏、張家宅等地塊舊式里弄建築羣的陸續“謝幕”,以國際麗都城、興業太古匯爲代表的一批新興住宅區與商業綜合體先後華麗登場,石門路的故事依舊流淌不息。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作者:邱力立
文字編輯:沈軼倫
微信編輯:泰妮
校對: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