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馬江博說趨勢,再點擊右上角的“···”,選擇設為星標文章每天自動推送

我是馬江博大變局時代,關注我看懂趨勢,看到財富

“收廢品”成了大事情?

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資環集團)在天津正式掛牌成立。

這是第98家央企的成立大會。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總理進行了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出席成立大會傳達重要指示和批示並講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成立大會。

一家公司成立,兩位正國級指示批示,兩位副國級到現場,這肯定是大陣仗。

如此多的領導人關注這家新央企的成立,而且是經濟承壓下的大環境中逆市成立的大央企,這事不一般。

再看看它的股權結構,同樣是大有來頭: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各佔20%,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各佔10%。

哪個股東拿出來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更何況還有國務院國資委這個大神在,這麼多大機構聚在一起要幹什麼事?

用一個最能讓老百姓聽明白的詞就是:回收和利用“廢品”

據瞭解,這家新組建的中央企業將專門從事資源循環利用,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的重要任務。

公司成立後,將市場化重組整合國資央企相關資產和業務,同時發揮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併購重組行業優秀企業,將企業打造成為覆蓋多個重點再生資源回收品類,集倉儲、加工、配送、以舊換新、標準制定輸出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仔細研究了一下,我認為成立這家央企,有兩大功能:

一個是雙碳目標下的路徑執行,另一個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產業結構的再提升再平衡

雙碳達標,這個好理解,從中國資環集團下一步計劃就能看出來,它將同步設立多家專業化子公司,業務涵蓋線下資源回收網絡建設和廢鋼回收、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回收和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業務、退役風電和光伏設備回收、廢有色金屬回收以及廢塑料回收加工等。

這麼多業務,一個共同點就是為了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專業化整合,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推動國有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再看產業結構的再提升再平衡,就要具體分析了。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24)》,我國的廢品回收行業規模達到了1.3萬億

相比之下,電腦產業規模約為2500億,家電產業規模約為8500億

在這麼大體量的廢品回收中,廢鋼(64%)、廢紙(17%)、廢塑料(5%)佔據了絕大部分的份額,其中廢鋼產業更是達到了8500億的規模。

但是,廢鋼能用嗎?能用,但怎麼更好的回收利用,這個環節是薄弱的

去年廢鋼鐵回收量達到了2.38億噸,而當前全社會鋼鐵積蓄量已超過120億噸,每年廢鋼鐵的回收量僅佔總量的2%左右,市場顯然是供給不足的狀態。

而且今年以來,多部委聯合推動家電汽車以舊換新和設備設施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推動存量鋼鐵積蓄量轉向廢棄狀態,更多的廢鋼、廢塑料將會湧入市場,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行業的風口到來,既有政治意義,又有經濟效益,市場還非常大,這個行業也就必須由央企牽頭了。

所以說,這次成立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目標感非常強烈。

加快“換新+回收”模式建設,有望完善我國資源回收體系,推動新、舊固廢資源回收及再生利用水平。

說白了,變廢為寶,就是打造了資源“第二礦山”,對環保、產業發展,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我是馬江博大變局時代,關注我看懂趨勢,看到財富


  你還可以讀  

這才是國運給發錢,中西部這波產業轉移紅利真太大了

關鍵風向,住建部官宣樓市開始“築底”,說十月會樂觀

鉅變,國家打明牌,就業大分層時代來臨

國家大戰略啟動四川拆遷暴富?我普及下政策真與假

兩年投近三萬億,它才是中國新基建之王,大波新財富




— END —

為防走失,也請各位順手關注一下小號“小馬哥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