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鄭孝傑
編輯 | 袁暢
經歷了富於挑戰的一季度,公募機構的規模座次正式出爐!
根據WIND資訊截至4月22日晚間20點的統計,已公佈季報的非貨基金合計18.2萬億,繼續保持在歷史高位。
按管理人彙總,內地非貨基金規模前十名的機構依次為易方達、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華泰柏瑞、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
上述機構也構成了行業的前十強。
另外以門檻值看,第一集團的入圍門檻是4950億元以上,第二集團前20名的門檻規模為2620億以上。入圍難度都不小。
而前三十名的入圍標準是1560億元,前五十名的門檻是850億元,第100名的入圍門檻是224億元。基本上,公募行業的管理機構進入前100名,大概率經營都屬於盈利狀態。
除了總量數據,各個規模序列的內部,各家機構的排名也有一定的起伏,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行業現實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01
前十強:起伏無礙排名
公募行業的規模前十強座次變化,是“頭部陣營”競爭縮影。
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非貨規模前十名依次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華泰柏瑞、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
2025年1季度“第一集團”最恰當的形容詞是“此處無戰事”,雖然各家機構都拿出了100%的力氣,但整體上看行業排名沒有太大變化。
這其中,最穩定的是前三名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他們三家機構分別以1.35萬億、1.19萬億和0.79萬億元的規模排名行業前三名。這其中,易方達和華夏兩家機構的季度環比增幅分別達到了1.22%和2.50%。
第四名和第五名在一季度內更替了位置,富國基金上升一名來到了行業第四,取代了嘉實基金的位置,富國也斬獲了前十強中最高的環比增速5.4%
若按增速看,指數基金大廠華泰柏瑞基金在今年一季度也實現了比較好的規模增幅——3.94%,後者影響得益於資金不斷流入寬基指數。
02
“第二集團”看點多
行業排名第11位-第20位的公募基金公司則是“準頭部”,有著隨時衝擊前十大強的可能,也有一不小心落到後面的可能。
WIND統計顯示,非貨規模在第11名至第20名的基金公司依次為:鵬華基金、景順長城、工銀瑞信、華安基金、國泰基金、天弘基金、中歐基金、永贏基金、中銀基金、興證全球基金。
對比去年末,中歐基金大規模排名上升最為顯著,從第19位升至第17位,規模環比增幅近13%。這直接推動了位次躍遷。
除此以外,“第二集團”中的其餘公募機構的座次並沒有發生變化,但其實這個集團中,各家機構的增速要比前十強還要快一點。
這體現了跟跑的第二集團中成員,更加敏銳、進取和積極作為的形象。
另外,這個陣營的“領跑群體”鵬華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和華安基金的受託規模均在4000億元以上,距離行業第十位比較接近,未來還有機會向前“再進一步”。
03
“腰部”陣營看點更濃
公募基金非貨排名第21位-30位的競爭,競爭的火藥味頗濃。
具體來說,這批機構依次為:交銀施羅德基金、平安基金、興業基金、大成基金、銀華基金、建信基金、國壽安保基金、上銀基金、浦銀安盛基金、萬家基金。
其中不乏權益投資的高地、老牌的強勢機構、新興的險資系、銀行系的基金公司。
而且,第21位-25位的公募非貨規模,首尾差距不足100億元,只要有過一個爆款產品,或者持續營銷秒光就能“改寫座次”。
在前30名機構中,興業基金以環比增幅3.15%的規模增速笑傲“同儕”,背靠財富底子較厚實的股東,加之產品對路,興業基金這兩年的表現還是比較突出的。
與之相比,其餘機構多數規模打平或略有下滑。
04
部分公司規模增速顯著
除去前30名外,行業前100名的公司內,也有許多有趣的規模變化。
華泰保興基金可謂最為明顯,從第78位升至第70位,單季增長88.50億元,增長率20.45%。
對此,賣方研究機構指出:作為險資系的公募,華泰保興基金在固定收益領域一直較為擅長,積極開發“固收+”、行業主題基金。
宏利基金的增長也是相當具有“衝勁”,單季新增91.33億元,環比增幅達到15.40%,從之前第64位升至第58位。
金鷹基金表現也相當不俗,單季新增規模53.71億元,對應環比增幅達到14%,從第84位升至第78位。
此外,海富通基金從第40位快速升至第33位,新增規模超過百億元,增幅達到11%。
中郵創業基金從第65位升至第61位,非貨規模季度環比增長8.41%。
05
部分公募降幅明顯
資事堂還發現:也有不少機構的規模退步苗頭有所顯露。
老十家中,長盛基金的規模近年一降再降,已從670億元降至最新的557億元,縮水了超百億資金,規模也落在了60名開外。
另外,新設的幾家獨資基金公司目前表現還有待提升,最新的聯博基金在第180名、安聯基金在第165名,都還有待大幅表現。
此外券商系的公募機構目前排名也不突出,國都證券和第一創業證券“吊車尾”,方正和華創證券也沒有好太多。
一直在旋渦中的淳厚基金,第一季度末排名第101名,比之過去似乎也在伯仲之間。
當然,公募行業的特點還是坐擁大市場,高度專業化、市場化,這些機構如何逆襲,未來也很有看點。
附下圖: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非貨規模排名
本期責任編輯 倪靜
***
資事堂保留本文的所有權利,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編輯、重新發布,否則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請在後臺回覆關鍵字「轉載」獲取轉載格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