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正拼命切割金融業,狂賣資產,“退金令”地震來了

▲ 點擊上方馬江博說趨勢,再點擊右上角的“···”,選擇設爲星標文章每天自動推送


我是馬江博,大變局時代,關注我看清形勢,看懂趨勢,看到財富

先插播一個重要文章:面對房產新政糾結焦慮,到底是要買房還是要賣房?到底是上車還是踩坑?詳細答案在這裏(點擊)

有一則極爲重磅的消息在金融業界引起熱議。
那就是央企“退金令”發佈。
本月國資委召開會議,要求所有的中央企業全面退出金融行業。並且提出“兩不”要求:
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
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
“退金令”雖然是剛明確,但其實從去年底,衆多國資央企就紛紛開始着手清理其在金融機構中的股權。
鞍鋼集團旗下的本鋼集團有限公司在2023年12月11日公開掛牌轉讓了所持有的本溪銀行1.08億股股份。
還有大唐集團財務公司也在去年12月掛牌轉讓了富滇銀行的股份。而這幾天的消息是馬鋼集團退掉徽商銀行股份。
“退金令”很容易讓人想起2020年的央企“退房令”。
“退房令”一出,緊接着就是給房產商劃定三道紅線,然後是“房住不炒”政策,到了2023年開發商紛紛暴雷。
山東高速這家國企就撤回了給恒大的200多億的投資,加速了恒大的坍塌。
那麼“退金令”會不會也引發金融業的大地震呢?
“退金令”和“退房令”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相似的地方用一個詞可以概括——“切割”
不同的地方在於“退房令”的切割是對房地產商那一方下手,而“退金令”的切割更多的是保護和規制央企這一方。
也就是說,“退房令”是在抑制房產泡沫繼續膨脹,而“退金令”是保護央企、聚焦實業,避免受金融風險的衝擊。
一方面,“退金令”要求央企迴歸本位,不要再想着插手金融業、想着賺快錢,要把精力放在本業、放在實體產業上。
比如生產酒的就別跑去玩保險,能源企業就不要參股銀行業。類似中煤集團持有中信信託的股份,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持有西藏銀行的股份這種,這對主營業務不會帶來任何幫助。
央企要承擔社會責任,搞技術創新,國資委已經先後設立兩批央企原創技術策源地。
另一方面,“退金令”也是對金融和實業做適當切割,特別強調要趕緊退出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
什麼是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呢?要看監管機構的評級,還要看其風控指標。有一些信託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中小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其隱藏的風險都不小。
不少信託產品的底層資產就是房地產,中小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在急速攀升,一旦暴雷,就會殃及到參股的央企。
“退房令”推出後,房地產行業迅速出清,開發商紛紛暴雷,所以大衆對“退金令”的擔憂也是不無道理的。
但這裏有個誤區,不是“退房令”導致房地產業的大地震,而是房地產泡沫本就處在崩潰的懸崖邊緣,“退房令”連輕輕推一把都算不上。
同樣,“退金令”也只是在摘除“壞果子”,避免金融風險的蔓延。
另外,對於大衆來說,確實要對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發行的各類理財、信託、保險產品提高警惕。
因爲他們已經不能再“抱大腿”了,宣傳背景有多強毫無意義,產品該暴雷還是會暴雷。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蒼天饒過誰”。
我是馬江博關注我關注趨勢與財富

  你還可以讀  

三中全會來了!中央想法已定,大國改革即將揭幕

本輪全國樓市刺激政策即將結束

歷史性變化,讓農民放棄宅基地,什麼信號?要幹什麼?

看完前五個月的國家財政賬本,我是真的着急了

中央定調打破幻想,經濟大變局,出路只有一條



— END —

爲防走失,也請各位順手關注一下小號“馬江博的趨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