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寫50萬個草芥文字,這是第249篇文字,
共632個字,剩餘248029-632=247397
嚴肅跑者,我的理解是兩條,1.把跑步當回事,2.能記住自己的各種PB。
我現在就是一名較為合格的嚴肅跑者。
嚴肅跑者不僅僅是跑步,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跑步提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追求更高的目標和自我超越。
把跑步當回事,不是有時間想起來去跑個幾公里,是真正的融入生活,跑步的優先級較高,周跑量、月跑量都比較高。
能記住自己的全馬、半馬PB,想要再次突破極限,對跑步成績明確的目標驅動和長期規劃,並且進行科學的訓練提升能力。
總之,嚴肅跑者的標籤是,目標明確,訓練科學,數據驅動,持續精進。找到與自身生活平衡的“嚴肅”程度。
正確的訓練一定能幫助提高成績,將刻苦訓練和輕鬆訓練,快跑和慢跑結合起來,加上足夠的休息,便能不斷刷新PB。
昨晚翻看一本關於跑步的書《刷新PB》,裡面提供了一個周課表,對於嚴肅跑者來說,非常有參考價值。
1、週日&長距離
每週最長的一次跑步距離安排在週日,一方面週末時間比較充足,另一方面大多數馬拉松比賽都是安排在週日,讓肌肉有個時間記憶。
  • 距離:16~32公里
  • 強度:低
  • 節奏:比“比賽配速”低28~56秒/公里
  • 目的:加強有氧耐力基礎。

週日的長距離課,要保質保量完成,不追求快,長、慢、穩。
2、週一&恢復
週一主要恢復,清除週日長距離留下的運動垃圾,跑量減少。
  • 距離:0~9.6公里
  • 強度:低
  • 節奏:比“比賽配速”低28~56秒/公里
  • 目的:從週日的長跑中主動休息恢復
3、週二&速度訓練
要上強度了,也是一週之中跑步強度最大的一天。
去操場繞圈跑間歇是個不錯的選擇。
  • 距離:4.8~9.6公里
  • 強度:高
  • 節奏:比“比賽配速”高9~19秒/公里
  • 目的:提高最大攝氧量和跑步經濟性

4、週三&恢復
  • 距離:4.8~9.6公里
  • 強度:低
  • 節奏:比“比賽配速”低26~56秒/公里
  • 目的:從週二的速度訓練中主動休息恢復

5、週四&乳酸閾跑
  • 距離:8~16公里
  • 強度:中等
  • 節奏:比“比賽配速”低9~19秒/公里
  • 目的:提高乳酸閾值

6、週五&跑休
  • 距離:0
  • 強度:0
  • 節奏:除了經驗豐富的跑者外,今天不跑步,完全休息
  • 目的:為週末長距離保存能量。
  • 這一天是做力量訓練的好日子
7、週六&自由跑
  • 距離:8~16公里
  • 強度:中等到高
  • 節奏:“比賽配速”或稍低
  • 目的:賽前配速穩定,維持節奏

課表並非一成不變,如果遇到瓶頸,可以試著改變訓練模式。比如距離、時間、方式都可以稍作改變。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改變訓練模式時把自己當做一個新手,從低強度開始,慢慢適應。
當嚴肅跑者在路上互道“加油”時,我們都在跑出極限,超越平凡,刷新PB。
加油!所有人。
歡迎➕V交個朋友👇,一起跑步群交流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