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科技研究社》(作者 木子劍):大模型、AIGC在2023年受到追捧,金融業對此也非常關注。在6大行的2023年報中,或多或少透露了大模型、AIGC相關的進展。


截至4月30日,12家股份制銀行的2023年報發佈完畢。那麼,這些銀行在大模型、AIGC方面有著怎樣的探索和佈局呢?《銀行科技研究社》根據年報進行了整理。其中,除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外,其他7家銀行均在年報中介紹提及大模型相關內容


招行:引入千億參數大模型,自研百億級大模型


在金融科技能力上,招行啟動大模型生態建設。


招行透露,其已開展大語言模型建設和應用。一方面,加強大模型建設,引入千億參數大模型,用自有語料調優、訓練、適配行內場景,跟進開源大模型技術的發展,並在專業場景自研百億參數大模型。另一方面,探索大模型在零售、批發、中後臺的應用。


同時,招行搭建大模型體驗平臺,接入多個國內主流大模型


平安銀行:將大模型技術用於貸款審批、消保、AI驗車等場景


平安銀行2023年報顯示,通過高校、銀企、總分行等創新合作機制,其探索以AIGC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助力降本增效。


在技術應用上,平安銀行將大模型技術用於零售貸款審批、運營管理數智化升級、消保降訴、汽車金融AI驗車等場景,結合計算機視覺、多模態等技術,形成綜合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高金融服務可獲得性。


中信銀行:打造大模型平臺,部署千億級開源大模型


中信銀行董事長方合英在致辭中表示,ChatGPT和Sora的橫空出世正在重構銀行服務生態。


中信銀行透露,其打造軟硬件一體化的中信大模型平臺,完成千億級開源大模型部署,探索落地代碼生成、智能操作等場景。


華夏銀行:已在大模型等場景和夥伴形成共建


華夏銀行2023年報顯示,在金融科技方面,其發佈《數字科技基礎能力白皮書》,推進元宇宙、大模型等新技術應用,加快數字技術成果轉化。


在數字化生態經營上,華夏銀行已在大模型等場景和夥伴形成共建


民生銀行:完成大模型底座建設,在多個內部場景進行試點


民生銀行透露,其完成大模型底座建設,並探索生成式AI技術應用。


民生銀行針對物聯網、數字人、大模型、區塊鏈、隱私計算五項關鍵技術開展新技術應用的探索與孵化,參與金融監管創新試點項目。推進大模型建設,在知識問答、代碼輔助、客服坐席、辦公寫作、數據分析、營銷文案等內部場景展開應用試點。


該行建設數字化決策支撐平臺,集成大模型技術能力,構建敏捷智能的決策分析能力和決策指標體系。


浦發銀行:投產大模型應用支撐平臺,完成10個場景上線運行


浦發銀行2023年報顯示,其強化AI基礎平臺的業務場景支撐能力,自主研發並投產大模型應用支撐平臺,提供大模型推理、知識管理等核心能力,完成企業智能風險分析、審計制度問答等10個大模型應用場景上線運行,業內首家通過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發運營一體化(MLOps)服務能力》旗艦級認證。


興業銀行:發佈百億級大模型,形成首批大模型場景賦能


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在致辭中表示,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從大數據到大模型,從文生文到文生圖、文生視頻,數字世界萬物生長。興業銀行要在繼續推進“企業級、標準化”工作的同時,加強金融科技基礎研究和商業應用,用更多AI編程序、管數據、打標籤等。


興業銀行透露,其發佈百億級大模型ChatCIB,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聚焦財富、投資、報告等垂直領域,形成首批大模型場景賦能,應用於智能研報摘要生成、企金產品智能問答、研發代碼輔助生成等6大領域。


其中,企金產品助手知識問答準確率達90%;研報摘要助手每年可增效54人;代碼生成助手輔助集團研發人員提升研發效能;客服坐席助手可自動擴展相似問並輔助生成進線案例小結等,提升遠程銀行營銷水平及智能運營效率



銀行業金融科技社群,有興趣的朋友請添加群主:yktworld 備註:公司+姓名+職務+銀行入群。僅限銀行科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