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圖片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國際軍事比賽”已舉辦多屆,其中的“安全環境”是中國軍隊自2015年以來一直參賽的項目之一。2020~2022年,該比賽項目的設置有何變化?對我軍輕武器訓練有哪些啟發?


中國參賽隊員合影。2022年“安全環境”比賽獲得射擊火力賽第二名

“國際軍事比賽-2022”於8月13~27日舉行。根據賽事安排,2022年的比賽共設36個項目,由中國、俄羅斯、伊朗等12個國家共同承辦,來自37個國家(地區)軍隊的270餘支隊伍參賽。其中,中國軍隊參加12個項目的比賽。“安全環境”項目是中國軍隊出國比賽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單組賽、接力賽和火力賽組成,主要檢驗各國核生化偵察班組毒劑檢測、輻射偵察、防護狀態下的火力打擊等作戰能力,是各國防化兵作戰能力比拼和防化兵種交流提高的國際舞臺,中國軍隊自2015年以來一直參加該項目比賽。近3年,“安全環境”比賽分別由中國、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斯坦3國主辦,其中以輕武器射擊為主的火力賽科目內容變化最為顯著,從組賽模式、科目設置、場地環境、評判規則可以看出各國輕武器射擊訓練思維的變化和射擊訓練理念的發展趨勢,也反映了各國實戰化訓練在輕武器射擊領域的具體應用,值得我們借鑑與重視。

射擊火力賽內容設置對比分析

“安全環境”射擊火力賽主要檢驗和比拼各國防化兵在遂行任務時的輕武器使用技能和火力打擊能力,射手需要戴防毒面具、穿防護服在野戰條件下,使用自動步槍和手榴彈對不同距離的目標實施火力打擊。

2020年“安全環境”比賽由俄羅斯三防學院佩索契諾耶訓練基地主辦。射擊火力賽主要分為伏擊射擊、警戒偵察射擊、戰鬥射擊等3項比賽內容。伏擊射擊為短距離無防護射擊,對分佈在15~100m距離的6個IPSC標準目標實施火力打擊;警戒偵察射擊為負重中距離射擊,射手運動較短距離後對一定區域內11個IPSC目標實施火力打擊,每個目標射擊2次;戰鬥偵察射擊為長距離負重戴面具防護射擊,射手在較長的運動途中,對一定區域內的16個目標實施火力打擊,每個目標射擊2次。評判規則採取IPSC目標分區計分,並按照總得分除以總用時計算出“射擊係數”,來評定射手的射擊技能。該比賽內容設置和評判規則更側重於檢驗射手的靈敏性、射擊速度、目標選擇、路線規劃和射擊精度。

2021年“安全環境”比賽由中國新疆庫爾勒訓練基地主辦。射擊火力賽為班組對隱顯目標射擊,以班組為單位在防護狀態下對100~350m範圍內隨機出現的隱顯目標實施火力打擊。射手在戴面具行進過程中發現目標後自行選擇射擊位置、射擊姿勢、射擊方法,班組成員自行分配目標實施射擊。目標分別為頭靶、胸靶和身靶,總數為9個,每個目標顯示時間為5~8秒。評判規則以消滅目標數、使用時間和使用彈數為依據評定射手的射擊技能。該比賽內容主要檢驗射手快速發現目標能力、快速精準識別目標能力、快速反應射擊能力、快速機動轉移能力和班組配合的實戰應用能力。

2020射擊比賽場地示意圖之一,綠色塊為目標(上:伏擊射擊;中:警戒偵察射擊;下:戰鬥偵察射擊)

2021射擊比賽場地示意圖之二

2022射擊比賽場地示意圖之三

2022年“安全環境”比賽由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薩扎崗靶場主辦。射擊火力賽為負重越障射擊,射手在全防護狀態下按照規定路線越過不同障礙,在規定的射擊位置區域,依據不同高度的射孔分別採取臥、跪、立等射擊姿勢,對100~150m不確定距離的6個IPSC目標(混合設置3個罰分IPSC目標)實施火力打擊。評判規則採取時間累積法,以“射擊和越障完成時間”+“未命中計分靶罰時”+“命中罰分靶罰時”+“違規罰時”的總和數值判定射手的射擊技能,總時間少者排名列前。該比賽內容設置和評判規則更傾向於檢驗射手全防護負重狀態下快速越障、靈敏移動、精確命中及體能等綜合能力。

射擊火力賽主要變化及特點

縱觀近3年的火力賽,從科目設置到場地環境趨於複雜,從射擊姿勢到射擊方法趨於多樣,從評判規則到防護要求趨於嚴格。從射擊火力賽整體來看,比賽更看重射手的射擊技能綜合運用能力,更側重完成任務的時間要求,更強調班組的協同協作,更突出射擊火力賽的防化兵兵種特色。

重視射擊速度為主而不只是精度至上

射擊火力賽中射手對不同目標射擊所用時間在判定射擊技能和成績評定中起到重要作用。優秀的射手要做到“快”和“準”的完美結合,不能只求“穩”和“準”為目的而捨棄“快”的要求。戰場目標稍縱即逝,只有快才能把握主動,先敵開火,實施火力壓制,奪取先機。實現又快又準,才能滿足實戰要求,這也符合現代戰爭以快制勝的作戰理念。現代戰爭中,步槍等輕武器應用場景正發生改變,已成為近距作戰(如巷戰、城市作戰)單兵的重要武器。近距作戰留給射手的瞄準時間、反應時間更短,對射手快速開火的要求更高,射手需要縮短射擊時間,提高射擊效率,降低己方被對方擊中的概率,做到“絕對快”和“相對準”,才能適應戰場,提高生存能力和遂行專業任務能力。

重視射擊綜合運用能力而不只是射擊技能水平

從射擊賽設置的內容來看,靶標類型多種多樣、射擊距離遠近不一、射向俯仰差異明顯、射擊姿勢更加多樣。比賽中需要射手依據作業區染毒情況自行選擇射擊位置,依據射孔高度選擇合適的射擊姿勢,依據規則靈活選擇射擊方法,依據射擊場地合理規劃射擊行進路線,依據目標分佈特點確定射擊策略。比賽不僅要求射手具備優秀的射擊技能,更要求射手將射擊技能在實戰中綜合運用,同以往只比拼射擊技能有明顯區別,這是近幾年射擊火力賽科目設置的突出特點,也是國際軍事比賽射擊科目從射擊技能比拼向射擊技能綜合運用能力比拼轉變的發展趨勢體現。

利用射孔立姿射擊

越過鐵絲網障礙

 重視射擊與兵種作戰結合而不只是基礎訓練

“安全環境”比賽是防化兵的國際競賽舞臺,是各國防化兵種交流的平臺。射擊賽是以防化兵遂行任務實施火力打擊為背景,因此,戴面具射擊已成為近幾年比賽的共識,防護狀態下進行射擊符合防化兵兵種特點。2022年的比賽中又增加戴手套及全裝負重射擊,同時比賽中設置了多個障礙物,要求射手在越障後,採取無依託方式,使用不同姿勢,對不同距離的目標實施火力打擊,大大增加了射擊火力賽的難度,但卻更貼近防化兵的作戰實際。這也是針對防化兵在居民地、街區、城鎮等地域執行核生化偵察與處置作業任務背景下構設的比賽條件,符合現代戰爭中防化兵應用場景,突出了防化兵的兵種要求和任務特點。

重視班組協同而不只是單兵技能

近幾年,射擊成績評判都是以班組成績總和來排序評定。2021年射擊火力賽更是以3人為小組,同時對不同距離隨機出現的目標實施射擊,對班組各個單兵的射擊技能和班組內的協同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組內每名成員的射擊目標選擇、射擊姿勢選定、射擊位置選取、射擊方法運用、射擊時序分配等直接影響戰鬥任務能否完成。如在戈壁地區,射擊位置或射擊時序選擇不當,先射擊的槍支在彈頭脫離槍口瞬間,火藥燃氣揚起的灰塵會對班組其他成員瞄準造成極大的干擾,直接影響射擊效果,甚至導致任務的失敗。

限時校正槍支,2022年比賽使用舉辦方指定的槍支

對我軍輕武器射擊訓練的啟示

“安全環境”火力賽在內容設置、評判規則、射擊方法、防護狀態、射擊距離、目標類型等方面都發生了諸多變化和調整,更突出“三個轉變”,即共性射擊技能向兵種專項射擊技能轉變,射擊基礎技能向射擊綜合運用能力轉變,單兵射擊能力向班組射擊能力轉變。這些順應軍事變革的訓練新理念可作為我軍開展輕武器射擊訓練的“他山之石”。

立足軍兵種作戰特點,構設射擊訓練科目和訓練條件

輕武器射擊訓練是我軍各軍兵種的共同基礎訓練科目,是每名軍人的必訓內容,從新兵入伍即開始訓練,歷來受到重視。但是區分軍兵種專業開展的射擊訓練科目數量少、訓練時長短、更新速度慢,現代戰爭需要各專業軍兵種在不同作戰場景下,遂行不同的作戰任務。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各軍兵種的作戰環境,研究射擊的應用場景,有重點地分析目標距離、射擊方法、射擊時機、配套裝具、運動負荷等,優化或新增訓練科目,完善或重構訓練條件,將具備軍兵種特色的射擊訓練融入訓練、融入教範、融入大綱,著力打造符合軍兵種特點的射擊訓練體系。

樹立射擊速度與精度並重觀念,完善射擊技能評定標準

我軍輕武器射擊訓練一直以來重視精度射擊,看重的是命中的環數或發數,這對於打牢射手的射擊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優秀射手成長的必由之路。但是我軍對射擊所用時間和射擊的速度要求並不高,而現代戰爭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目標忽隱忽顯,位置變幻莫測,射手快速形成據槍、瞄準、擊發的能力相比精準命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射手快速射擊能力也是抓住戰機完成任務的關鍵。因此,在求“準”的基礎上,引入時間評判標準,做到又準又快,才能適應未來作戰的需要,才是射擊訓練實戰化的應有之道。這就需要優化以往的成績評定標準,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時間標準,賦予射擊時間一定權重,扭轉只重視環數不重視射擊用時的觀念,實現“絕對快”和“相對準”的訓練目標導向。

射擊後裁判查驗靶標

加強技術與戰術融合,強化射擊技能實戰綜合運用能力

射擊是一種軍事基礎技能,防化兵的射擊技能只有與有效的防化兵作戰戰術結合,才能發揮技能的最大效能。防化兵在遂行作戰任務時需要戴面具、手套進行全身防護,需要揹負偵毒、輻射檢測器材完成作業,所以防化兵射擊需要在全防護和負重條件下進行,在作業行進路線上對不同距離、不同角度、不同目標背景的多類型目標實施快速的火力打擊,同時要考慮風向和光照的影響。為適應戰場環境,更要求射手能夠在全防護狀態下,快速移動、迅速隱蔽、快速選擇路線和射擊位置、適時裝填彈藥、果斷開火,是對射手射擊能力的綜合考驗,也是對射手實戰運用能力的全面檢驗,IPSC射擊就是一種綜合能力訓練和檢驗的手段,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強化班組射擊協同訓練,探索作戰單元射擊訓練新模式

單兵通常在作戰單元(班組)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在打牢單兵射擊技能的基礎上,如何實現“1+1>2”,如何提升作戰單元(班組)的火力打擊能力是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我軍比較重視單兵射擊能力的提升訓練,但對團隊射擊能力訓練較少,基本沒有考核標準。而現代作戰和特種作戰中,作戰單元(班組)在完成任務中起到重要作用,射擊協同訓練尤為重要。因此,以作戰單元(班組)單兵路線選擇、射擊位置選定、目標選擇原則和射手射擊協同為研究的切入點和著眼點,探索以提升團隊射擊能力為核心的作戰單元(班組)射擊訓練新模式勢在必行。作戰單元(班組)射擊訓練新模式對提高整體射擊效果、提升實戰應用能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務、增強火力打擊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22年第12期,公眾號文有刪改) 

重要通知!
帆布包已經上架,全新圖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選購!
圖片
圖片
另有百餘件商品待君挑選!絕對物超所值!
淘寶用戶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店鋪購買2021年7-12期雜誌!
圖片

編輯:曾振宇 丁湧強
校對:魏開功

有專業有態度的公眾號,歡迎關注,領取你的最權威輕武器攻略

圖片

訂閱數字版,將《輕兵器》隨身攜帶

點擊“閱讀原文”進官方店

小輕優選圖書、

官方文創打包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