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升級:美軍“全球鷹”疑被俄軍擊落

當地時間6月25日,多家海外媒體報導:一架美軍RQ-4B“全球鷹”無人機在黑海上空被俄羅斯空軍擊落。

電報頻道“軍事觀察家”媒體稱:一架俄羅斯米格-31戰鬥機在黑海上空擊落一架美國“全球鷹”。戰地記者阿列克謝·日沃夫曾表示,這架RQ-4B曾在塞瓦斯托波爾襲擊期間引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導彈瞄準目標,並在襲擊發生後立即從雷達上消失。

美國民防新聞率先報道:俄羅斯已決定在黑海上空建立自己的“禁飛區”,將擊落任何在克里米亞附近飛行並向烏軍提供俄軍信息的北約偵察無人機。隨後其在報道俄軍擊落美軍機時,將這兩個新聞合二爲一了,並稱“他們率先報道了此事”。

俄羅斯電報頻道“Fighter bomber”稱“消息來源十分可控”,俄羅斯空天軍當天在黑海上空將一架美軍RQ-4B“全球鷹”無人機擊落。但提到具體擊落方式時該媒體暗示,俄軍並未向美軍無人機開火,而是使用了一些特殊手段導致美軍無人機失去控制,並最終墜毀。

媒體普遍認爲:這次事件被視爲俄羅斯對烏克蘭導彈襲擊俄塞瓦斯托波爾市海灘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的報復性行動。

6月25日,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在回應時稱,克里姆林宮沒有關於美國無人偵察機RQ-4B“全球鷹”在黑海上空被俄羅斯擊落的信息:“誠實地說,我沒有這樣的信息。

截至目前,俄羅斯國防部和美軍五角大樓均未做出正式回應。

這次事件可謂撲朔迷離,類似之前胡塞武裝稱自己集中了美國航空母艦“艾森豪威爾”號航空母艦,而美軍否認。本次美國軍方罕見地沒有正式回應。

而美國的軍事社交媒體則放出在黑海巡航飛行的RQ-4“全球鷹”無人機航跡圖,以證明這架“全球鷹”無人機在執行信息支援任務後,已經安全返回美軍駐意大利的空軍基地。

早在2023年3月14日,俄羅斯SU-27戰鬥機就曾在黑海上空向美軍偵察機噴灑燃油,並用干擾、碰撞等方式導致美一架MQ-9“死神”無人機墜毀。

俄烏衝突爆發初期,烏克蘭軍隊的海上力量和空中作戰兵力被俄軍全面壓制,俄軍黑海艦隊艦艇多次於黑海、裏海發射“口徑”系列巡航導彈,遠程奔襲烏克蘭境內軍用機場、軍事訓練中心、大型彈藥庫以及軍用油庫等關鍵目標。

隨着在美國和北約的軍事援助,尤其是西方各種先進武器運抵烏克蘭,依靠先進的綜合一體化情報體系支撐,烏克蘭方面逐漸挽回了戰局的頹勢,在戰術上也有了變化。

烏軍充分利用情報信息獲取優勢,先後通過導彈、無人機和無人艇毀傷俄方各型號艦艇約17艘,總噸位近4萬噸。

美軍的RQ-4B“全球鷹”無人機和MQ-9“死神”無人機在黑海戰區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美國和北約的全力援助之下,烏克蘭軍隊使用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和遠程無人機,對駐紮在克里米亞半島的俄羅斯地導防空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獵殺”行動。

6月中旬前後,烏方聲稱在軍事行動中合計炸燬、炸傷6個S-300和S-400防空導彈營,導致俄軍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防空實力大打折扣。

6月23日,在“全球鷹”的引導下,烏軍連續發射5枚美製“戰術導彈”襲擊了塞瓦斯托波爾港,結果其中一枚導彈發射的集束彈藥被攔截後,碎片擊中了當地一處度假海灘,導致上百平民死傷,其中包括幾名兒童。

俄羅斯對此表示強烈譴責,認爲這是美國直接下場捲入戰爭,認爲美軍應該爲此次襲擊事件負責。而美國方面則回應稱只是提供了武器,“讓烏克蘭人自己做決定”。

美軍和北約曾經先後派遣RC-135、E-8C、P-8A、EP-3E、RQ-4B和MQ-9等各型號偵察機,結合各機型平臺特點和偵察技術手段,採取前沿和後端“雙部署”模式,爲烏軍提供全方位的情報支持。

RQ-4B“全球鷹”無人機更是扮演了“操盤手”的角色,爲烏軍“戰術導彈”打擊行動提供目標數據和態勢感知支援,指示目標,並在襲擊成功後回傳毀傷效果評估數據。

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一直在利用自己在海上偵察平臺方面的偵察裝備全、活動範圍廣、監視時間長等巨大優勢,採取無人機和有人機、電子戰情報收集飛機與合成孔徑雷達偵察機相結合的方式。

對黑海海域以及克里米亞半島實施全天候、高強度抵近偵察,意圖對俄軍在烏克蘭方向的戰場建設、兵力部署以及防空單位活動進行普查和監控。美軍無人機幾年來在黑海一直在開展24小時、實時且從不間斷的空中偵察。

RQ-4B“全球鷹”無人機爲烏軍執行具體作戰行動,提供了詳盡的戰術目標情報。此次無人機墜毀事件可能會導致俄烏衝突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