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沒有產品

阿里沒有產品,這個觀點是我私下會跟一些朋友交流的。後來觀點上做了一些打磨,今天算是做一次完整的表述,望有啓發。

1  什麼是產品

我接下來提到的產品,是指產品經理。而且我的理解裏,不存在什麼數據產品經理,中臺產品經理,商業化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就是做產品的,解決用戶問題的。不是這樣的人,也許是分析師,也許是調研員,總之不會是產品經理。

阿里是沒有真正的產品經理的。

當然,我們從實際的表現看,阿里有很多 APP。淘寶 APP 是產品,也有界面設計,有賬戶體系,有複雜的交互,也有推薦策略。單就這些產品功能而言,做出它們,必然是有人蔘與的,這些人在 title 上也標的都是產品經理。似乎與微信、抖音的產品團隊別無二致。

實際上很不一樣。

產品經理是應該面向用戶做事情的,理解用戶的畫像,思考用戶的場景,解決用戶的需求。這一點亙古不變,不是隨着時代發展或者某些人的意志轉移而變化的。

1889 年,法國商人愛德華決定改造輪胎,道理很簡單,作爲乘客,駕駛馬車實在難受。那時候的輪胎都是實心的,顛簸到崩潰,也沒有什麼耐用性可言,走一段時間輪胎就爛掉了。愛德華迭代並推廣了充氣輪胎,成爲世界輪胎巨鱷米其林的創始人。這家 130 年的公司迄今屹立不倒。

1989 年,加拿大登山愛好者戴夫·萊恩,認爲他能買到的裝備都不夠好用,決定自己做,公司名字叫磐石(Rock Solid)代表像石頭一樣堅硬耐用。它們的產品解決了戶外愛好者的剛需,衣服透氣防水也保溫,還非常耐用,揹帶等裝備也更堅韌、耐用。幾年後,公司改名始祖鳥,成爲戶外運動的先驅。

回顧過去 20 年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並不單純是技術帶來的革新,而是技術之上的產品帶來的革新。智能手機的信息通訊功能,以及移動支付,讓生活更加便利。讓今天這些巨頭公司生存的,不是他們的代碼寫得多漂亮,不是他們的銷售多出色,根本還是解決了用戶的問題,讓生活更舒適了。

區塊鏈技術可能是過去二十年最偉大的技術之一,但單純的技術並不能解決用戶的日常問題。它不能因爲自己的偉大,就成爲好的產品。反而在很多人手裏,成了割韭菜的工具。

過去互聯網公司發展太快了,迭代太猛了,燒錢也太狠了,對用戶需求的關注,被掩蓋到大衆話題背後了。很多人在問的是一個大廠的職級能賺多少錢,在問的是中概股的股票能怎麼漲,在問的是高管們的權力鬥爭進度幾何。討論產品和需求甚至像是過時的事情了。

但是在浪潮退去的時候,產品和需求反而又能顯現出其亙古未變的威力。

爲什麼不會刷淘寶首頁了?因爲小紅書更好逛。就這麼簡單。

爲什麼不在淘寶上買東西了?因爲拼多多更便宜。就這麼簡單。

爲什麼不願意參加各種購物節了?因爲太麻煩。就這麼簡單。

這些簡單的東西,但凡是產品經理,不需要有什麼天賦,只要他對用戶需求有感知,很容易得到結論。可惜的就是,阿里沒有產品。充其量算是有功能設計師和交互設計師。他們是爲了銷售目標服務的,不是爲了用戶服務的。

在一個不會關心用戶,不曾思考產品的大組織裏,討論什麼是「更好逛」「更便宜」和「太麻煩」,是很困難的。就像勾股定理,是數學領域的課題,你卻想通過牛頓和愛因斯坦解決這個課題,哪怕成了量子力學的大師,也是無能爲力。而研究數學的話,很輕鬆就能證明。

2 什麼是銷售

我的第二個暴論就是,阿里全部都是銷售。

一個賣鹹菜的小店,老闆很懂得醃鹹菜,也很懂得用戶需求。當地人喜歡辣,但不喜歡重辣,他總能調試到很穩定的辣度。當地人喜歡的香料風格,他也熟悉。他會關注用戶口味的變化,比如大家開始追求健康了,他就減少了添加劑,主打有機綠色。這個小店,就能這麼持續經營下去。

這是產品邏輯。

相對的,這個賣鹹菜的小店老闆,有個去商學院畢業回來的大侄子,說我來給你改造一下。你需要做很多工作,先去地方電視臺和自媒體做投放,吸引更多客流,再讓這些人都轉化過來,買你的試喫裝。買完後,給發優惠券,還要短信轟炸、召回提醒。當地有什麼市集,有什麼商場活動,全部參加。然後開分店,做分銷,鋪量,產量加滿,最後去郊區買個工廠,流水線生產。

這就是銷售邏輯。

我家樓下一個熟悉顧客的調酒師、水果店老闆和健身房教練,都比在大廠園區裏擺按鈕、改文案的產品經理,更像真正的產品經理。

我沒有半點說銷售邏輯不好的意思,這些做法本身都沒有問題。全球最頂級的商業品牌,銷售也都是主力。銷售是公司經營的正常組成部分,酒香也怕巷子深,沒錯的。

不過,一旦一個公司的掌舵人,想的也全都是銷售,那整個公司就會完全以銷售邏輯作爲第一性原理,那產品就變成不重要的事情了。這個小店沒有人思考鹹菜該怎麼做了。

這是件很弔詭的事情,卻是在真實發生的:如果你約見阿里電商的任何一個人,不限於產品經理,包括程序員、設計師、運營、商務、行政等等,聊起電商,聊的將全部圍繞這些關鍵詞:增長、轉化、優惠券、購物節、投流、供應鏈、庫存、出海、ROI、GMV 等等。他會跟你聊今天跟拼多多和京東比的競爭優勢和策略打法,會聊黃崢的精準判斷和拼多多對商家的愛恨情仇,會聊雙十一的落寞與逍遙子的遺憾,會聊直播行業帶來的影響和貨架電商的關係。

唯獨不會聊的,是用戶。

誠然,在聊天過程中,多多少少會出現這樣一些關鍵詞:用戶在線時長,用戶轉化率、用戶生命週期價值(LTV)、用戶增長、用戶瀏覽量......

這些句句寫着用戶,但句句不是用戶,句句寫的都是把用戶賣錢。就像句句仁義道德,但句句其實是那啥。

考慮用戶,和考慮把用戶賣給客戶,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虛心詢問用戶需要什麼,滿足他們,跟在高檔餐廳和客戶觥籌交錯,聊哪些用戶身上好賺錢,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不是翻開商業寶典和增長大全,研究怎麼「運營用戶」「轉化用戶」「教育用戶」。是做個簡單的判斷:現在的用戶,到底喜歡甜,還是喜歡鹹?

3 什麼是全員銷售體制

從商業史來看,一個企業的發展都是螺旋上升的,在每個技術帶來的變化階段,都有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能存活下來的企業,都不是完全以銷售爲導向的,而是有一個獨裁的、強權的、有控制力的老闆或者領導層,決心賭一把,賭一個有不確定性的方向,賭一個用戶會有需求的方向。

IBM 做打孔機幾十年,決定轉型電子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已處於壟斷地位時,決心投入做個人電腦。再之後,做雲計算和 IT 服務。每一步都差點被徹底殺死,還是或主動或被動在產品上做了自己的路徑選擇,在當年都是充滿風險的。

米其林在 1930 年代大規模裁員,公司從上千人一路裁到沒幾個人。後來米其林的家族繼承人坦誠地說,當年米其林就是在產品上沒有任何創新迭代了,不再被用戶信任了。此後,米其林遇到過波折,但從來都是產品引領者。自行車時代,米其林是馬車的推動者;馬車時代,米其林是汽車的推動者;汽車時代,米其林又佈局了土木工程車和航空輪胎。

如果按照銷售的思路,既然多花點精力在發券上能賺更多錢,爲什麼要把精力放在產品研發呢?

這裏要注意,對產品研發有投入,跟是否圍繞產品做出決策,完全是兩碼事。有投入可能只是行業慣例,真的尊重這些投入、運用這些投入,才更關鍵。事關用戶體驗的功能,十幾年都不變,舉辦多少技術大會、投放多少產品軟文,都沒有意義。

要評判一家公司是面向用戶的產品邏輯,還是面向賺錢的銷售邏輯,有個簡便的方法,就是看一把手在做什麼。他一天的時間裏,多少在思考下一代的產品,多少在跟客戶開會?又有多少在跟用戶聊天,有多少在給下屬做教育,或者享受下屬的糖衣彙報?

一把手都不關心的事,高管們爲什麼關心?高管們不關心的事,下屬們爲什麼關心?

有一種理論是,術業有專攻,老闆只需要關心管理,剩下的各幹各的。這屬於扯淡了。真正在大組織待過的就知道,領導層的意志,就是每個人手頭的工作。沒有意志,就沒有工作。

管理上,一把手不關心的部分,還有種美化方法,就是 KPI 拆分。電商是最容易以數字衡量產出的,交易額和利潤率清晰可見,組織看似就比別的公司好管理了。但這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假產品經理們,不會想用戶怎麼想,而是只會在頁面裏塞牛皮癬,讓更多人下單,因爲這樣能帶來銷售。他們是銷售設計師,不是用戶設計師。程序員們,會看產品下菜碟,有銷售轉化的項目,纔會參與。設計師、運營無不如此。HR 也會考慮,這個人來了公司,能不能讓 GMV 再漲一漲,部門獎金包多了,我這個政委也與有榮焉。

這種貫徹到全員的思考模式,就完全復現了前文說的大侄子賣鹹菜的情景。每個人看起來都在忙活自己的專業領域:產品、技術、運營、市場、人力、行政......實則每個人都在忙活同一件事,就是:多賺錢。

4 爲什麼左右爲難

這樣以來,很多表面現象就很好解釋了。比如阿里面對的兩個對手:拼多多和小紅書。

阿里電商是有主觀意志,故意捨棄了中小商家嗎?這是一種戰略失誤嗎?我理解並不是。這是一種自然流動的結果,水渠在這,水只能這麼流。

服務一個大的 KA 商家,在銷售效果上,可能等同於服務 100 個甚至 1000 個小商家。那何必喫這個苦呢?在組織內,願意堅持服務小商家的人,將失去話語權。KA 商家的產品和運營(實際上都是銷售)將升職加薪,掌握資源。

我過去常吐槽的一些小細節,比如難用又垃圾的地址管理 20 年都沒改過了。真的沒有(假)產品經理關心這些用戶體驗嗎?必然也是有的。跟水平沒有任何關係,跟產品經理的方法論也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沒有技術願意配合,這件事情沒有收益,爲什麼要配合?不爲了自己漲工資,難道爲了對用戶純粹的愛嗎?

拼多多堅持低價,在全員銷售的體制來說,是一件非常非常難做的決策。第一,它在當時無法證實或者證僞,正如黃崢說的,五環外的人羣沒人關心,但究竟這些人能否上網購物,要打一個大問號。既然現在的鹹菜好賣,爲啥要換品種。

第二,低價策略會大大得罪商家,尤其是大商家和中商家。既然現在的合作伙伴都挺開心的,每年躺着賺錢,爲啥要做低價。

拼多多在低價方面的策略是複雜的,不僅涉及平臺內的管理,還有對品類詳細的價格監控邏輯,能全網找出某個精準品類下的低價區間。這種能力也是需要成本的,沒有公司戰略層面的資源支持,難以維繫。

拼多多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不代表阿里的單兵就不強。更多是拼多多有一致的方向,做低價就是做低價,做僅退款就是做僅退款,指哪打哪的前提,是一把手做了決策,他認爲有的用戶就是需要低價。而阿里的表面一把手,還要跟真正的合夥人們彙報業績,彙報數字,誰都不敢得罪,誰都不能得罪。他是個大銷售,他並不是真正的一把手。

另外一個爲難的地方,就是小紅書。淘系內部很早就把小紅書和抖音列爲競爭對手了。抖音是視頻,淘寶也抄不動,且不多提。小紅書是圖文,種草功能顯著,跟淘寶首頁的推薦信息流構成直接競爭。阿里爲什麼也很難呢?

沒有耐心養創作者、沒有長期戰略做內容,也許都是對的解讀。不過背後也有同樣的邏輯:全員銷售的狀態下,無法孵化出小紅書。

在銷售的邏輯裏,並不是理解內容的人和理解需求的人做決策,做內容產品,就會變成拆解 KPI。拿引入內容創作者舉例,只會有兩種情況:成本開銷低的團隊脫穎而出,在同樣的內容數據上,花費更少,性價比很高,實則引入的都是劣質內容,把良幣都驅逐了;對於名聲在外的好創作者,花重金納入,然後殺雞取卵,迅速榨乾。

越是需要跟另外的銷售團隊競爭,就越是容易殺雞取卵,殺取的動作越來越早,殺得越來越勤。內容還沒起量,廣告已經貼滿了。

後來招了很多騰訊的產品經理、小紅書的產品經理、B 站的產品經理,都完全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爲這些產品經理,來到體制內,留不下來的,就匆匆離開,留下來的,一致成爲銷售。

無法驗證的需求,在內部無法得到重視;無法證明有 KPI 貢獻的項目,在內部無法獲取資源。無法實驗,就更沒有證據。沒有證據,就更無法實驗。這就是銷售體制的悖論。

5 寫在最後

我特別欽佩的,在米其林掌舵了 44 年的弗朗索瓦·米其林說過這樣一句話:

真正關心用戶體驗的行爲,並不是在公開信裏說一說,並不是在價值觀裏寫一寫,而是讓關心用戶的產品經理,有話語權,讓公司的每個人,都思考用戶需要什麼,讓關心用戶落在實際的 KPI 和績效獎金裏。

我不是單純的阿里黑,我是一個挺盼着阿里好的阿里黑。畢竟阿里好,杭州的房價就好。

阿里在很多層面,的確是很了不起的公司,能把線上交易做得如此高效,能夠長期維繫了商家的關係,能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有超強的執行力和銷售水準。這些都不否認。

只是,我認爲阿里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依然是一家全員銷售的公司,對產品並不在意,也對用戶並不尊重。它有傳統浙江商人出色的一面,口吐蓮花,腳踏實地,尊重客戶,算錢精細。也有很多浙江商人的另一面,不琢磨產品,不尊重用戶,容易驕傲,強烈自信。

有人可能會想象一個場景:阿里坐在戰情室裏,面對拼多多的阻擊,帶隊熬夜做了分析,最後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導致錯失一座城池。

真實場景肯定不是這樣。更可能的是:阿里躺在搖椅上閉目養神,旁邊印鈔機嘩嘩出錢,完全兩耳不聞窗外事。被人掐了一下,才醒過來。先看了眼印鈔機,還在,那就放心了。

但願阿里有一天能不再躺在搖椅上,只關心印鈔機,而是站起身來,出去看看,用戶到底喜歡甜的,還是喜歡鹹的。


源 | 劉言飛語(ID:liufeinotes

作者 | 劉飛Lufy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