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感”很重是什麼梗?



最近,一種名叫“偷感”的概念悄然流行起來。
也許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小時候考試,複習了也不敢說,生怕沒考好被人嘲笑,努力化爲泡影;買了件新潮的衣服穿出門,走在街上也擔心路人注視的目光;成年後也不敢在大庭廣衆下自拍,怕別人覺得自己是長相一般還自戀的人;當同輩都很忙的時候,自己很閒也不敢摸魚,只能裝作忙碌的樣子……

(微博熱搜有關“偷感”的話題)

“偷感”形容默默做事不願讓別人知道。“偷感很重”的人對一些行爲方式有比較強的“內在安全感”需求,不希望太多曝光於人前,所以有時也會用來形容一些不願引發他人關注的行爲,如偷偷減肥不告訴任何人等。
(網友總結的“偷感”定義)
關於“偷感”千人千面的理解,表明着每個人自己尷尬時刻獨特而微妙的情緒;“偷感”成爲熱詞的背後,呈現出人們自我獨處和社會鏈接這一現代性生活的永恆問題。

“偷感”是怎麼出圈的?

“偷感”一詞的出圈,離不開網友們分享自己對“偷感”感同身受經歷的視頻和帖子,也和許多將“偷感”娛樂化、幽默化的表達密不可分。
例如內向網友講述自己的故事,“偷感”很重讓自己習慣於悶聲做事,打怪升級,只能在取得成績後培養信心,提升配得感;明明大大方方說出來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糾結半天,支支吾吾結果忘了要做什麼事情的樣子,就像角落裏陰暗的老鼠;和陌生人說話要做很久的準備,下定決心搭訕後還要瞄準時機,且極有可能因畏畏縮縮而錯失良機……
(i人分享自己的“偷感”故事)
而娛樂化的“偷感”則內涵更廣。朝九晚五的打工人,通過分享上班的“偷感”敘事消解疲憊,尋求共鳴釋放壓力;喜歡亞文化的“老二次元”,藉由自己的“偷感”體驗,破解外界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實現文化破圈的同時收穫更多理解;旅遊人的偷感記錄,將之前拍不好照的遺憾轉變爲一種新的萌點,讓記憶更加生動有趣;就連kpop舞蹈視頻也有了“偷感”版,原本帥氣的編舞染上“偷感”後變得十分有趣,衍生的範圍之廣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抖音平臺上“偷感很重”的相關視頻)
互聯網的多樣性,使得不同的羣體都能變得越來越愛自己。那些生活中微妙的時刻,那些難以忘記的情緒瞬間,反而激發了年輕人的共鳴、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喜感。所謂“偷感”並非是因爲人們無病呻吟,而是從細微之處的感受能管中窺豹出人一生的窘境。

是“守衛者”,也是“偷窺者”


偷偷學習、偷偷社交、偷偷減肥、偷偷攢錢、甚至偷偷幸福······我們似乎難以在他者密切的目光注視下生活,恐懼着他人的議論,規避着對方的接觸,逃離着被審視的領域,同時又無可避免地想要“偷偷”觀望別人的生活。儘管這種審視和觀望並不一定帶有惡意,但仍舊有一定的壓力。
豆瓣上有着“消失學~”和“我們在偷聽”兩個小組,似乎正說明了想從集體生活和社會關係中隱身的人和想不經意間與他人對話連接的人同時存在着。
(豆瓣的“消失學~”及“我們在偷聽”小組的簡介)
每個人既可以是觀察他人的“偷窺者”,也可以同時成爲保護隱私的“守衛者”,同一主體身上的兩個維度相互牽扯與拉鋸,共同使得“偷感”存在的場域不斷擴大。
雅克·拉康的鏡像理論也說明着他者與自身的密切關聯。我們通過鏡像看世界,而鏡像可以理解爲他人的形象,或者自己對他人的想象。形象與想象經過多次認同轉化,成爲我們的心像,進一步“反轉”,變成我們的主體。因而我們看他人不僅是在觀察,而是在看他人的過程當中建構自己。每一個我,對外和別人競賽,對內則向自己攻擊。
(拉康的鏡像理論)
“在我身上,總是有一個人,費盡全力,試圖不變成什麼人。”阿爾貝·加繆在《加繆手記》中這樣記錄到這種對於自我身份的割裂感。我們總是試圖探索內心深處的本質,不願意被外界所定義,一直在反抗、在鬥爭,以在荒誕世界求索自己的真實和價值。
因而我們面對誤解、指出誤讀、解決誤會,把“偷感”這種原本寓意不好的的詞語化爲自己主動爲之的選擇,是當代人認清但接納的“英雄主義”。“偷感”被幽默化的背後,這種自嘲正是人們一次次書寫着內心深處的,對“被理解”的渴求。

“偷感”背後,

我們被偷走的是什麼

在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遭遇來自各方的壓力與困擾,學業壓力、職場競爭、人際溝通、財務經濟、身心健康等往往使人應接不暇,倍感重負。因此,許多人選擇壓縮社交接觸面、減少人際交互的頻次,以此作爲自我減負的一種方式,期望在繁重的壓力中尋得一絲寧靜與喘息。

雖然明白“每個人的生活都沒有那麼多的觀衆”的道理,但做到落落大方卻總是如此困難。所謂的“偷感”,實則源自多重複雜因素的交織,既有原生性家庭教育的烙印,也有媒介環境塑造和社會結構性問題的深刻影響。
自幼年起,父母和學校傾向於採取打壓批評的教育方式,無形中給個體施加了一層沉重的心理壓力。而在社會層面,對於年輕一代的期望總是沉重到近乎苛責,沉甸甸的期待曾經不被允許的事,根深蒂固地殘留在心裏。社交媒體上光鮮亮麗的景象,成功似乎近在咫尺,掩蓋了背後的不易和艱辛,這種媒介呈現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催生了內心“不配得感”的種子。
(不同情境下的“偷感”體驗)
這種心理狀態表現爲一種對失敗的恐懼和對他人評價的敏感,即擔心自己未能實現目標而遭受嘲笑。它常常伴隨着自我貶低、對優秀的羨慕與自卑感交織的複雜情緒,讓每個人都羞於自如地展現自己。即使內心渴望成爲傑出的人,也常因自我懷疑而缺乏自信,難以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

“偷感”巧妙地幫助人們迴避了一些麻煩。通過標籤展示和剖析內心世界的同時,人們亦在巧妙地運用這些標籤,爲自己在社交領域披上了一層難以察覺的隱形斗篷。偷來的時間與空間給自己片刻的安寧,成爲暫時停留的小島。儘管只有片刻,可是人們的確在此刻短暫地脫離了生活既定的軌道,逃離了原有的窒息感。
但當我們深究“偷感”的來源,會發現其蘊含着“害怕他人負面評價”的心理,有着過度敏感的隱患。對結果始終如一的期待,常常讓我們忘記自己過程的付出。於是我們渴望着被認可,卻又害怕着別人不負責任的讚許把自己捧得高高的,但是萬一“結果”是摔下來,誰也不會來接住我;渴望着被他人發現,但同時又恐懼那份來自真正瞭解我、洞悉我底細的朋友們的目光。這種審視的目光並非僅源自外界,而是內心深處自我質疑的投射。
(網友總結的關於上學時”偷感很重”的時刻)

或許我們期待的,是一個接納包容的社會,人人不必陷入自證陷阱。到那時,我們足以強大到允許一切發生,可以選擇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喜怒哀樂都能由得自主。
正如黑塞在《溫泉療養客》中寫道的那樣:“我還有許多彎路要走,還會失望與許許多多的慾望與滿足——這一切都要等日後才能顯示出它的意義。”
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去走你的夜路。願我們不必封存真實的自我,不必戴上虛僞的假面,靈魂能像格查爾鳥般自由翱翔於世間。
內容來源:知著網;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1.安徽時評《莫讓“偷感”偷走自信》

▼點擊下方文字鏈接,瞭解詳細訂閱方式▼

歡迎訂閱2024年《新聞與寫作》

投稿請登錄https://xwxz.cbpt.cnki.net/

訂閱紙質刊物請致電010-85201321

商務與廣告合作請致電010-6559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