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全部股份,強生徹底退出消費健康!

昨日(5月13日),強生表示在剝離並上市其消費者健康業務Kenvue(科赴)近一年後,計劃出售其9.5%股份。

這是強生在Kenvue的全部剩餘股份。


Kenvue表示,強生公司將用其持有的債務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證券公司進行交換。高盛、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證券是聯席牽頭賬簿管理人。

據路透社計算,根據Kenvue股票的最後收盤價,此次發行的1.82億股股票價值約爲37.5億美元

至此,強生137年歷史上最大的重組畫上句點。而被重點關注的製藥和醫療器械業務,正以超乎預期的高增長,帶領強生邁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上市以來,Kenvue股價下滑約23%,昨日交易中下跌0.88%至20.36美元/股


01

徹底離開消費健康


早在2021年11月,強生就宣佈將把消費者健康部門,從製藥和醫療器械業務中拆分出來。2022年9月,該分拆部門計劃作爲獨立公司上市,新公司命名爲Kenvue。 

Kenvue繼承了強生百年間在C端的積累,擁有諸多知名消費者健康品牌如邦迪創可貼、泰諾(Tylenol)藥品、李施德林漱口水等4個價值10億美元的大品牌和20個超過1.5億美元的品牌,每年業務總規模近150億美元。

正是這些著名品牌的加持,Kenvue成爲2023年最大美股IPO之一,市值一度超500億美元,創造了“單飛”上市史上的奇蹟。

去年9月,強生集團更換使用了135年的標誌性草書,改爲現代化字體,顏色變爲更亮的紅色——將新標識賦予了醫療器械和製藥業務,而消費者健康業務則沿用原logo。

當然,陣痛也是有的。

今年以來,Kenvue已經出現多次裁員相關新聞。今年 2 月,其在新澤西州解僱了51名員工,在此之前,還曾宣佈在加州裁員84人。

5月7日,據彭博社報道,Kenvue將在全球裁員4%,這可能會影響到大約920名員工,系與強生的“過渡服務協議”(TSA)即將結束所致。

作爲降本計劃的一部分,Kenvue到2026年預計實現每年3.5億美元的稅前總成本節約,以用於再投資等。

新公司密集裁員的背後,強生集團與Kenvue的“界線”也愈發清晰。

Kenvue曾表示,上市完成後,強生持有公司至少80.1%的股份表決權。不過去年8月,強生大幅削減了在這家新公司的持股,僅保留9.5%的股份。

如今,隨着強生將把其持有的Kenvue剩餘股份交換給高盛和摩根大通證券以換取其債務,意味着強生徹底告別經營百年的消費者健康業務,除了在熟悉的創可貼、沐浴露等產品上依然會出現強生原有logo之外,兩家公司或將成爲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02

分拆帶來的雙贏


事實上,對於全球大型製藥企業來說,這輪消費者健康部門分拆熱潮已經持續了近十年,是輝瑞、GSK、默沙東、賽諾菲等全球大藥企的共同選擇。

作出分拆決定的2021年,強生集團整體營收938億美元,消費者健康業務收入151億美元,佔集團整體營收近1/6,呈逐年遞減趨勢。

強生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Joaquin Duato此前表示,分拆消費者健康業務,是爲了進一步加強強生對製藥和醫療技術業務轉型創新的關注。


理想自然是美好的。回頭來看,雙方“分手”近兩年時間,現實怎麼樣?

從近4年的財報數據來看,強生在完成拆分消費者健康業務後,業績的確實現了更快增長。
2020、2021年營收同比分別爲+0.64%、-4.65%;拆分之後,2022年同比+1.59%;2023年同比+6.46%,營收達851.59億美元

今年2月,Kenvue發佈分拆後的首個年報:2023財年公司淨銷售額154億美元,同比+3.3%,個護、基礎健康、皮膚健康與美容三大業務全線增長。對比來看,2022年營收149.50億,同比-0.69%。 

成績可圈可點,某種程度上來說,強生的分拆重組確實實現了雙贏。


03

向“雙料冠軍”衝刺


據Fiercepharma統計,2023年,強生營收852億美元,同比+6.5%,是全球營收最高的醫療健康企業。其中

  • 製藥營收547.59億美元,同比+4%

  • 醫療器械營收304億美元,同比+10.8%


對於強生來說,這是一個熟悉的位置,從2012年到2021年,其連續十年蟬聯藥械企業營收榜首。在2022年,被喫盡新冠紅利的輝瑞奪去了第一,不過去年又重回榜首,同時超出排名第二的羅氏近200億美元的距離。

藥品與器械疊加,強生全球第一的地位無可撼動。只不過在如此高的基數之下,能保持這樣的增速,離不開近年的併購策略。

醫療器械方面,是強生近年押注最多“籌碼”的領域,其中又對心血管賽道尤其偏愛,過去2年多,強生醫療科技累計押注心血管賽道超300億美元

  • 2022年11月,強生宣佈以166億美元收購人工心臟領域領導者Abiomed。

  • 2023年11月,以4億美元完成了對左心耳閉合裝置公司Laminar的收購。

  • 上個月,強生再次驚豔出手,宣佈溢價4.7%、以131億美元現金收購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IVL)公司Shockwave,這是醫療器械行業闊別已久的大額收購。


併購需要激情,整合卻需要時間。這些押注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投資回報似乎已經初顯成效。

強生2024Q1財報,其中心血管板塊單季度大漲20%,帶動了醫療器械業務整體增長(+2.3%)。

2023年,Shockwave營收7.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0%。與此同時,作爲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公司,強生醫療2023年收入達304億美元。兩者疊加,年營收衝至311.3億美元,粗略比較,與全球醫械第一的美敦力僅有約1億美元的差距。

也就是說,在高增速之下,2024年,強生醫療完全有可能衝刺全球醫械TOP 1的寶座。

▲全球TOP 2醫療器械企業2023財年營收數據

在藥品方面,強生最近兩年動作較爲審慎,僅在今年1月才遲遲入局大火的ADC賽道,20億美元收購Ambrx Biopharma。

不過其老牌創新藥產品依舊“老當益壯”。根據財報,2023年強生腫瘤業務整體增長了10.5%,達到176.6億美元。暢銷自免藥物Stelara去年銷售額達到108.6億美元(+11.7%)。

預計到2030年,強生將有20多種新藥上市,50多種適應症擴展。推動未來主要增長的將是10種或更多峯值銷售潛力達到或超過50億美元的創新藥


去年9月,強生更是將行業積澱深厚的著名品牌楊森更名強生創新制藥配合業務整合,整體納入強生創新藥旗下。

2023年,強生創新制藥踩下艾伯維、默沙東等強勁對手,登上全球TOP 2的位置,僅次於新冠紅利加持的輝瑞。

▲全球TOP 2醫藥企業2023財年營收數據

這還不是強生醫療瘋狂“買買買”的盡頭。Joaquin Duato曾表示,強生的收購策略沒有改變,併購仍將是重中之重。“當我們考慮併購時,會考慮未來幾十年的時間,不會以機會主義的方式思考。”


目之可見,在邁向“新強生”的步伐中,強生對自己進行了一番大刀闊斧的革命,不止停留在消費者產品中。


大象起舞並非易事,在一衆重組跨國企業之中,強生似乎成效尤爲顯著。儘管目前單項排名位居第二,卻充滿了向製藥、器械雙料TOP 1衝刺的動力和勢能。


04

強生中國的新時代


強生是最早一批在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之一。

4月23日,強生內部郵件宣佈,強生中國區主席、強生醫療科技中國區總裁宋爲羣經慎重考慮已向公司提出辭呈,尋求外部發展機會。

宋爲羣作爲強生一百多年歷史上首位本土成長起來的中國區主席,他的離開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強生中國一個時代的落幕。


中國是強生在美國以外唯一一個在各大業務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研發部門的市場,強生也是第一家對中國市場的創新地位進行戰略部署的世界500強企業。
在集採、醫保談判的衝擊下,讓強生不得不向新的模式不斷轉型,更敏捷更高效。

2024年,強生在中國將進入加速發展的第39年。這艘巨輪全球轉舵的新航向下,期待新的強生、新的強生中國、以及強生中國新掌門的亮相與驚喜。

參考資料:

1、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deals/jj-sell-all-shares-spun-off-unit-kenvue-2024-05-13/

2、封面圖來自路透社



· END ·



--精彩推薦--

       

製藥 | 生物藥 | ADC | mRNA | CAR—T | PD-1 | 醫械 | 影像 | IVD | 心血管 | 骨科 | 口腔 | 眼科 | 手術機器人 | 互聯網醫療 | 醫院 | CXO | 生命科


深度原創 | 年度盤點 | 趨勢分析 | 穿越週期系列 | 股市動態 | 企業動態 | 高管動態 | 醫藥財報 | 醫械財報 | 重磅併購 | 戰略分拆 | 高管專訪 | 薪酬 | 政策剖析 | 醫保談判 | DRG/DIP | 集採 | JPM | 最新聞 | 進博會 | CMEF


醫械榜單 | 美敦力 | 雅培 | 強生醫療 | 西門子醫療 | 碧迪 | 史賽克 | GE醫療 | 羅氏診斷 | 飛利浦 | 波士頓科學 | 邁瑞醫療 | 聯影醫療 | 微創醫療 | 樂普醫療 | 威高 | 丹納赫 | 賽默飛


醫藥榜單 | 輝瑞 | 艾伯維 | 羅氏製藥 | 強生製藥 | 默沙東 |  阿斯利康 | 百時美施貴寶 | 賽諾菲 | 諾華 | 葛蘭素史克 | 恆瑞 | 百濟神州 | 石藥 | 信達生物 | 君實生物 | 傳奇生物 | 天境生物 | 基石藥業 | 榮昌生物 | 再鼎醫藥 | 藥明康德 | 啓明創投 | 禮來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