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炸裂!四川媽媽花40萬“暗考”被舉報:生孩子,就是開盲盒……

作者:桌子先生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最近小某書上有個帖子非常火。

一個四川的媽媽,每週末驅車一兩百公里,送孩子到重慶來上補習班。

孩子雖說才小升初,但在“雞娃圈”,這是一個堪比中考和高考的關鍵節點。

孩子能否上一個好初中,就決定能否上一個好的高中,好的大學。

重慶頂級的四所初中,俗稱“四大金剛”。

爲了能進這四所中學,這位媽媽費盡心思,上奧數班,參加各種競賽,甚至要孩子參加初中的早培班。


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年的時間,孩子都被掄冒煙了,終於如願以償地被重慶某名牌初中錄取。

毫無疑問,這個結果讓母親喜大普奔。

儘管花費了40萬,此時的她仍恨不得狂奔、撒花,向全世界宣告:我兒被名校錄取了!

於是,實在按捺不住喜悅之情的母親,洋洋灑灑地在網上寫下了一篇近2000字的小作文。

詳實地記錄了自己這一年雞娃的心路歷程。


如何參加比賽,在哪裏參加“暗考”,怎樣才能提高錄取的概率……簡直是一本行走的“重慶雞娃指南”。

然而,這個世界的黑色幽默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它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因爲帖子太過詳細,裏面涉及到的內容大多很敏感,而且“暗考”大多是不合規的,她就被有心人舉報,取消了成績。

也就是說,這個媽媽憑一己之力,讓40萬打了水漂,也讓自己孩子這一年的辛苦全白乾。

果然應證了那句話:

話一多,事就黃。

然而,這件事還是引發了巨大的討論。

說好的小升初是派位或者就近入學,怎麼名校又搞起了掐尖考試?甚至還要考奧數?教育局不是三令五申禁止嗎?

爲了一個初中的擇優考試,就要花40萬,打工人得掙多少年?有必要這麼卷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很多地方,小升初這場戰役,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堪比中考和高考的“大型戰役”。

變味的小升初
變態的內卷

北京前段時間出了個新聞。

一所名牌學校通過“掐尖”考試,被央視曝光。

掐尖,顧名思義,就是個別學校通過各種違規的手段,在微機派位之前,提前組織考試,擇優錄取。


他們會在考試之前,悄悄地放出消息。

此時,課外的培訓機構聞風而動,將消息透露給家長,於是,很多家長就會來參加他們的“校園開放日”。

實際上,這所謂的“開放日”,就是招生選拔大會。


家長去“開會”,孩子在另一邊教室悄無聲息地考試,主打就是一個心照不宣。

考完試,成績出來,擇優錄取。


那些沒有錄取的孩子,被殘忍淘汰,連哭泣都要保持沉默。

除了現場考試,還有各種競賽。

儘管教育局已經明令禁止各種賽事的舉辦,但學校招生的時候,一本賽事的證書,就能成爲孩子進入初中名校的通行證。

在這個巨大的誘惑面前,很多家長帶着孩子拼命卷競賽,刷新孩子的履歷。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北京小學生的小升初簡歷:

雅思學識7.5分,小託福895分,法語日常交流無問題,數學競賽全球前5,會樂器,書法,還是區三好學生……


但這些看上去金光燦燦的成績,在老師眼裏不過是司空見慣,普通至極。

想想真的令人絕望。

很多孩子,起早貪黑,不管嚴寒酷暑,每一天都在努力學習,好不容易得來的成績,卻連一個名校的入場券都得不到。

孩子們就像一個個待價而沽的商品,在一場場競賽中,拼命地證明自己的實力。

然而,這一次證明了,被錄取了,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並不。

要知道,這還只是小升初,哪怕“入場”了,到了優秀的初中,只會有更多的競爭在等着你。

班上排名,全校排名,尖子班,競賽班……這些名額足以讓人爭得頭破血流。

初中之後,還有中考,高考,即使上了大學,還是不得輕鬆。

每一段路,都是新的坎坷。

內卷中
逐漸走向病態的孩子

“劇場模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就是前面的人站起來了,爲了看到電影,後面的人不得不也跟着站起來。

一些孩子偷偷去參加補習,另外的孩子也不得不跟着去補習。

而在“劇場模式”下,很多孩子逐漸卷不動了,病倒了。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一張圖。


孩子一邊輸液一邊做作業的畫面,讓太多人心疼。

我記得小時候,班上同學盼望自己生病,這樣就可以理直氣壯地不用寫作業了。

可現在就算進了醫院,也要一邊輸液,一邊寫作業。

在這個“殘忍”的畫面下,是社會各界對孩子們成績的“格外關注”。

醫院專門開闢了一間作業專區,可以讓孩子不受其他病患的“打擾”,安心寫作業。


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一位高中老師曾寫下一封肺腑之言:見證教育從畸形走向變態。

成人尚且受不了“996”的模式,而很多孩子,卻早早在這種模式下,壓彎了腰。

睡眠不足導致的精神不振,長期伏案導致的脊柱變形,一天10小時以上的功課導致的近視,讓很多孩子早早地失去了少年人的朝氣。

身體受損了,心理問題也接踵而至。

前段時間,一個熱搜引爆了網絡:

北京醫院的精神科裏,擠滿了小學生。


開學一個月,門診和住院病房裏,都是孩子和家長。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只盯着分數,孩子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就不重要嗎?

家長們費盡心思,花了大價錢,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孩子的分數,期待他們考上一個好學校。

但事實上,這條路已經卷得令人窒息。

孩子們只能跟着家長,機械地被推着往前走。

他們在教室裏認真而機械地讀書,完成功課,在課後安靜而沉默地走向補習班,偶爾抬頭,看見的卻是迷茫而沉重的未來。

狂熱的“升學趨勢”下,沒有人在意這是不是他們所想要的。

一切都是爲了孩子,但孩子,卻淪爲了內卷的最大犧牲品。

我們的孩子
終將變得平庸

花了這麼多錢去卷,結果怎麼樣呢?

之前有個帖子,讓我一直記到現在。

一個香港駐上海的外資行高管,爲3個孩子的教育共耗費6000萬。

老大養廢了,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目前和父母同住。

老二雖然畢業於名校,但薪資只夠勉強能養活自己,租房太貴,目前也和父母住在一起。

老三患上了抑鬱症,從學校退學後,就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療。

辛辛苦苦花了6000萬,終於把三個孩子養成了廢柴。

“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這樣的新聞太多太多。


我隔壁的一個鄰居,從小學到大學,前前後後給兒子課外輔導班花了100萬。

後來兒子終於考上了大學,畢業後月薪4500,和普通人並沒有兩異。

他們開始懊悔給孩子花了這麼多錢,因爲他們只是普通家庭,這筆錢本來可以讓兩口子晚年活得很好。

教育貶值的速度,超過我們很多人的想象。

我們必須認清一個現實:

不管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錢,不管你孩子獲得的獎狀有多少,從學校畢業後,我們99%的孩子,終將變得平庸。

接受孩子變得平庸,是我們這一代父母最重要的課題。

哪怕家長是超級學霸,是TOP級大學畢業,但也依然避免不了孩子成爲學渣的現實。


前段時間,我去參加家長會。

我孩子班上的數學老師說,她作爲一個數學老師,自己家裏的孩子數學也是沒有及格,這句話一下子治癒了很多焦慮的家長。

儲殷教授說過一個故事。

朋友的孩子,成績平平,那時父母也很爲他着急,覺得生在普通人家,要是讀書不行人生就完蛋了。

後來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考上了一個普通的大學。

學歷並不亮眼的他,竟然成了單位上最受歡迎和器重的新人。

因爲他籃球打得好,個性又爽朗大方,領導也喜歡帶他出去跟別的單位“切磋”、“社交”。

而這孩子,從小情商就高,說話也得體,也許這種特質在學校裏並不代表什麼,但在工作中,卻讓這些個性特徵大放異彩。

你看,人生走到最後,拼的不一定是成績,而是情商,格局和個性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好固然好,學習不好,孩子也必定是其他可用之材。

教育的目的,不是讓每一棵小草變成一棵參天大樹。

而是,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即使只是一株小草,也要讓它健康,茁壯地成長。

-End-


文章作者:桌子,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衆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原創精選(點擊藍字查看): 

“兩頭婚”在國內悄然出現,江浙滬一帶逐漸增多:“兩頭婚”你能接受嗎?
張頌文,可惜了!
河南冷藏車8名女工遇難:嘲諷她們,是另一種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