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暑期旅遊等熱點話題,這場發佈會信息量很大!

6月27日,文化和旅遊部召開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有關情況併發布汛期、暑期出遊提示。



文字實錄



李曉良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文化和旅遊部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  


暑期即將到來,預計國內旅遊市場將迎來出遊高峯和消費旺季,爲滿足大衆需求,文化和旅遊部將推出一系列旅遊產品和主題線路,豐富暑期供給。同時,將在全國部署開展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加大消費惠民力度。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週年前夕,文化和旅遊部舉辦“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和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兩項重點活動。今天,我們邀請到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我先來介紹出席今天發佈會的發佈人,他們是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王鶴雲女士、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傅瀚霄先生,我是辦公廳李曉良。首先,我們請傅瀚霄先生介紹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的情況。




傅瀚霄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



爲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推動消費持續擴大、積極培育文娛旅遊等新消費增長點的決策部署,落實全國旅遊發展大會精神,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2024年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圍繞傳統節日、法定假日和暑期等旅遊旺季,貫穿全年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促消費活動。今年“五一”期間,我們舉辦了全國“五一”文化和旅遊消費周,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動成爲假日消費熱點。暑期是一年中時間跨度較長的旅遊旺季,大中小學生陸續放假,職工年休假也較爲集中,人民羣衆文化和旅遊消費需求旺盛。文化和旅遊部深入貫徹中央部署要求,堅持供需兩端發力,提升文旅產品供給質量,優化文旅消費環境,進一步釋放文旅消費潛力,爲拉動整體消費上升、促進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綜合效益,也更好服務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圍繞即將到來的暑期旅遊旺季,我們將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舉辦2024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主場活動。根據全年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的總體安排,我們將於7月中旬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辦2024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主場活動,併發布面向全國範圍的惠民活動、優質產品。國家體育總局將發佈“跟着賽事去旅行”暑期賽事目錄,有關支持單位將發佈“避暑消夏好去處”“跟着演出去旅行”“尋味美食去旅行”暑期旅遊線上專區及惠民措施;中國石化將推出涵蓋加油/充電優惠、購物滿減、免費洗車、驛站服務等一攬子自駕出行惠民措施等。


二是組織各地舉辦暑期系列消費促進活動。各地將於7月至8月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動、新型消費場景及惠民措施,豐富羣衆暑期文旅生活。據初步統計,各地將在暑期舉辦超4000項約3.7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推出發放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多地還針對中、高考畢業生和大學生推出景區免票和優惠政策,針對夜遊、避暑遊、研學遊、親子游等推出文旅禮包。例如,浙江省舉辦“繽紛夏日 浙裏好玩”2024全省夏季文化和旅遊消費季,開展青雲市集、文藝快閃、夏日納涼雅集等活動,培育“百縣千碗”“浙韻千宿”“浙派好禮”“浙裏演藝”“浙裏千集”等文旅消費“微品牌”,打造多樣化文旅消費“微場景”。陝西省舉辦“三秦四季 暢旅歡歌”2024陝西夏季暑期文旅消費季,圍繞納涼、避暑、親水、夏食、夜遊等主題,推出“涼夏計劃”及優惠措施。四川省成都市將通過有關平臺發放3000萬元“暑來成都 樂遊天府”文旅消費券。


三是整合各方資源加大消費惠民力度。落實2024年“百城百區”文化和旅遊消費行動計劃,組織中國銀聯、合作銀行等加強與各地的溝通合作,圍繞豐富消費惠民措施、開展消費促進活動、提高產品供給能力、提升消費便捷程度、促進區域消費聯動、加強宣傳推廣力度等六個方面,推動將各機構營銷經費、優質資源向文化和旅遊領域傾斜支持,推出消費補貼、消費滿減、票價優惠、積分獎勵兌換等措施。如中信銀行將開啓“快樂暑假真減單”系列活動,在有關平臺投入消費權益券,爲持卡人提供消費立減。工商銀行在隨機一分遊活動基礎上,開展“愛購酒店”計劃,在酒店場景通過銀聯支付可享優惠折扣。希望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的各項精彩活動能夠爲大家的暑期旅行增添色彩、豐富樂趣,讓大家可以盡情感受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度過一個歡樂、充實、美好的暑期。



李曉良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感謝傅瀚霄先生。下面,請王鶴雲女士介紹“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和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的情況。




王鶴雲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



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和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有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黨的紅色資源,讓幹部羣衆切身感受艱辛歷程、巨大變化、輝煌成就;強調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爲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力量根基,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旅遊發展大會要求,文化和旅遊部於6月至10月組織開展“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 


2018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就着力發揮紅色旅遊教育功能,聯合中宣部連續舉辦了四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從“真理的味道”到“輝煌的歷程”,從“致敬國家豐碑”到“致敬新時代、講好新故事”,推出了一批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本次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就是充分運用第四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成果,緊緊圍繞“致敬新時代”主題,從獲獎選手和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中優選10名講解員,聚焦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以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小故事爲切入口展示新時代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徵程的偉大畫卷。像《等着我》講述的是汶川地震倖存者感恩報國的故事,《號角》講述的是河南新縣一家四代傳承紅色基因的故事,《強國之翼》講的是人們關注的國產大飛機C919背後的故事,《烈火丹心》《黨徽大叔》是網友親歷拍攝後發送到社交媒體平臺上傳播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身邊的鮮活案例,容易引發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可以說是紅色基因、紅色血脈的當代表達。 


宣講活動於6月17日在文化和旅遊部機關正式啓動。隨後,宣講組應邀先後走進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八一學校、清華附中廣華學校等大中小學校,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全國人大等部委機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軍通訊部隊、國防大學等企業、部隊和軍事院校,總計開展了12場宣講活動,近四千名黨政幹部、青年學生、部隊官兵、企事業單位員工現場聆聽。根據總體部署,活動期間,各省、區、市將結合各自實際情況,組織本地區的優秀講解員同步開展“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 


再介紹一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有關情況。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指示精神,文化和旅遊部聯合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關工委聯合印發了《用好紅色資源 培育時代新人 紅色旅遊助推鑄魂育人行動計劃(2023—2025年)》,旨在全面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就是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的一項重點工作,是面向全國大學生的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紅色旅遊賽事。大賽每年舉辦一屆,自2011年起已連續舉辦十三屆,十三年來,通過大賽的引領,近1150所院校、近25000支團隊、近14萬大學生走進陝西、河南、貴州、四川、福建、安徽等地的革命老區。


今年的大賽是第十四屆,其中決賽將於7月8-11日在新疆石河子市舉辦。進入決賽的選手將重點圍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紅色歷史,深挖兵團紅色內涵和兵團發展成就,在線路設計、產品打造、文創開發等方面進行創作。所有獲獎作品將無償提供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用於進一步開發紅色旅遊產品和開展宣傳推廣。敬請各位媒體朋友關注。



李曉良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感謝王鶴雲女士。下面進入提問環節,各位媒體朋友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可以現場與我們的發佈人交流。依照慣例,請各位記者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媒體機構。現在請大家舉手提問。



記者問答



Q: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記者


暑期即將到來,將迎來民衆出遊的高峯,請問文化和旅遊部在豐富假日供給、繁榮暑期市場方面有什麼舉措?



王鶴雲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



一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立足於向廣大遊客提供豐富優質的旅遊產品,不斷提升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休閒街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鄉村旅遊重點旅遊村鎮、工業旅遊體育旅遊示範基地等旅遊產品品質,以滿足廣大遊客多樣化的旅遊需求。前不久,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新一批22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至此我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339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85家、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399個、重點鎮198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300處。我們也關注到,美食是人們奔赴一個地方的重要吸引物,指導中國旅遊報社開展“尋味美好中國·品遊萬里山河”全國二十四節氣旅遊美食及線路梳理,前不久我們公佈了368個夏季節氣旅遊美食及84條線路,爲廣大遊客在夏季深度品遊目的地的特色美食提供了參考。


下一步,針對暑期旅遊市場比較受歡迎的研學旅遊、避暑旅遊、度假旅遊、鄉村旅遊等,我們將引導各類景區進一步豐富產品、提升品質,與此同時也會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聯動各地發佈夏季文化和旅遊線路,爲廣大遊客出遊提供更多選擇。我們將於6月29日在湖北黃岡舉辦“讀蘇軾 遊神州”中華文化主題旅遊線路宣傳推廣活動,屆時將面向全國發布蘇軾主題線路、推介相關遊蹤地,讓廣大遊客在旅遊活動中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我們還將以古建爲主題發佈2024年“鄉村四時好風光”第2期鄉村旅遊線路,帶領廣大遊客領略中國古建築之美;我們還將加強同國家廣電總局、國家電影局等部門的合作,引導廣大公衆跟着微短劇、電視劇、電影等去旅行。



Q:新華社記者

暑期是老百姓集中出遊的時段,剛纔發佈人介紹了暑期有豐富的旅遊產品,大規模的出遊也將產生大量的消費,請問文化和旅遊部在促進文旅消費方面有哪些舉措?



傅瀚霄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



日前,我們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就培育文旅體育消費新場景,提出深化旅遊業態融合創新、推動城鄉文旅提質增效、提升入境旅遊便利水平、拓展文娛體育消費空間等4項措施。暑期,我們將指導各地順應羣衆消費新變化新趨勢,多措並舉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


一是結合暑期特點擴大夏季文旅產品供給。引導各地圍繞避暑、親子、研學、夜間等消費熱點,豐富濱海、水上運動、演出、戲劇節、音樂節、演唱會、展會、美食消夏、主題市集等產品供給,滿足居民遊客暑期文旅消費需求。發揮好暑期休假時間長的特點,讓人們更好走進戶外的廣闊天地,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盡享美好生活。聚焦戶外運動、汽車越野、探險、房車、露營、星空、演藝等戶外新型業態,推動戶外文旅消費場景創新發展。


二是培育文化和旅遊新業態創新消費場景。促進文化、旅遊與體育、商業、影視、康養等相關領域深度融合,發展沉浸式、互動式、數字化消費產品,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文旅+影視”雙向奔赴煥發新活力,《我的阿勒泰》取景地的旅遊打卡線路,帶領人們探尋雪山、草原的詩情畫意。體育賽事成爲新型旅遊吸引物,內蒙古那達慕傳統賽馬、摔跤、射箭等競技賽事精彩紛呈,打造各民族共享共樂的節日盛會。


三是提升文化和旅遊消費體驗。引導各地結合實際,精心策劃活動方案,提升產品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實施好各項消費惠民措施,讓居民遊客有獲得感、幸福感。統籌好消費促進和文明建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保障遊客出行安全、市場平穩有序。堅持主客共享,倡導文明旅遊,以熱情友好喜迎四方遊客,以文明素養彰顯地域魅力,實現近悅遠來、賓至如歸的消費體驗。



Q:經濟日報記者

暑期也是夜間消費旺盛的季節,文化和旅遊部在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更好滿足羣衆夜間消費需求方面,有哪些工作考慮?



傅瀚霄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




文化和旅遊部高度重視發展夜間文旅經濟,於2021年啓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建設工作,先後遴選出三批共345個集聚區。印發《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建設指引》,加強對集聚區建設的指導支持,引導集聚區基於自身文化、歷史、人文風情、地域特色等,有機植入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文旅業態,優化交通、餐飲、購物、住宿等配套環境,因地制宜舉辦特色文旅活動,打造具有文化魅力、主客共享的文化體驗地、旅遊目的地。集聚區逐步成爲文旅消費最活躍的區域,成爲各地經濟的新增長點,成爲提升城市活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新引擎。根據數據監測,今年“五一”假期,345個集聚區夜間客流量達到7257.58萬人次,同比增長6.9%,其中南京市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西安市大唐不夜城等集聚區夜間客流量超100萬人次。暑期臨近,遊覽夜景、觀看演出、消暑納涼成爲越來越多人們避暑休閒的選擇。爲更好滿足羣衆需求,我們將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指導有關機構發佈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指南,推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爲居民遊客提供舒心舒適的夜間文化和旅遊目的地選擇。


二是支持集聚區根據自身類型特點,舉辦國風國潮、藝術時尚、演出展覽、美食消夏等主題特色消費促進活動。如河北省廊坊市夢廊坊戲劇公園開展2024水雲仲夏夜、主題市集等活動。廣東省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將開展“歡樂盛夏 老城有禮”暑期歡樂購行動,聯合小公園核心街區內品牌商戶,推出暑期專屬優惠套餐,聯動銀行開展信用卡消費立減活動。


三是引導集聚區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培育新型業態,創新消費場景,完善公共服務,提升內涵品位,推動集聚區提質升級,點亮璀璨燈火,樂享美好生活。


四是組織各地豐富夜間文旅產品、開展消費惠民活動。如江蘇省舉辦2024“水韻江蘇·璀璨夏夜”主題活動,聯動各地市、各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豐富演藝、展覽、燈光秀、美食等產品,推出系列惠民措施。山東省煙臺市舉辦“觀海夜市狂歡季”“煙臺國際海岸生活季”,進一步豐富夜間餐飲美食、音樂藝術等活動。



Q:中國青年報記者

紅色故事要講得深入人心,講解員的作用至關重要。請問在講解員培養方面,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哪些工作?



王鶴雲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



紅色旅遊的高質量發展、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紅色故事的傳播離不開一支優秀的講解員隊伍。近年來,講解員隊伍已經成爲提升紅色旅遊服務質量、推進紅色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啓動了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培養項目。這五好是政治思想好、知識儲備好、講解服務好、示範帶頭好、社會影響好。截至2024年6月,共有4批400多名優秀講解員入選了該項目。項目旨在通過培訓提升、宣傳交流、實踐鍛鍊、項目扶持等多種方式重點支持和培養,把一批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培養成爲紅色基因的堅定傳承者、紅色故事的精彩講述者、紅色精神的生動詮釋者、紅色文化的忠實傳播者、紅色風尚的有力引領者,爲講好中國故事、宣介中國形象、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有力發揮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對行業、對社會的示範引領作用。剛纔我也介紹到各地也連續按照要求舉辦區域性的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爲全國大賽選送優秀講解員。通過這種以賽代訓的方式,全國紅色旅遊講解員隊伍素質顯著提升,紅色旅遊講解員已成爲各地講述紅色歷史、展示當地形象,開展黨性教育等重要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各地正在組織開展“致敬新時代”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各地優秀的紅色旅遊講解員都將積極投入此項工作,通過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讓他們“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也將進一步得以提升。



Q:央廣網記者

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已經連續舉辦十四年,請問在紅色教育功能發揮上展現出了哪些成效?本屆大賽有何亮點?



王鶴雲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



多年來,大賽始終堅持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紅色教育新模式。


一是變“一地一校一活動”爲“全國千校大思政”。從第一屆大賽的1所學校、28 支隊伍發展到2023年的676所高校、4千多支隊伍參賽,成爲全國最大規模的紅色旅遊賽事、教育部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二是變“單一被動教育”爲“主動學思踐悟”。大賽遵循大學生成長特點和規律,運用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悟,以賽促創,通過4個月參與式和沉浸式的比賽讓大學生自覺的學習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比拼中收穫經驗、獲取智慧,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綜合能力。


三是變“象牙塔書本學習”爲“大社會創新實踐”。十三年來,我們通過比賽堅持引導青年躬身實踐,帶領大學生先後走進陝西銅川、河南蘭考、貴州遵義、四川南充等一批革命老區進行比賽創作,形成了以“大賽”爲龍頭、各大高校“紅色理論課程”爲基礎、各地紅色旅遊景點爲實踐載體的大學生紅色教育培養體系,讓參賽大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用實際創作來詮釋使命擔當。


本次大賽,自2024年4月發佈通知以來,全國高校積極報名參與。在作品類型上,我們設置了“紅色旅遊線路設計”“紅色旅遊營銷方案設計”“紅色旅遊文創產品設計”“紅色足跡微視頻”“紅色精神微講解”“紅色故事微漫畫”6個參賽類別。目前有6700多支團隊報名。截至作品提交日期,最終收到作品5800多件。其中:線路類2700多件,文創類480多件,營銷類860多件,微視頻類890多件,微講解680多件,微漫畫170多件,整體來講數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


本次大賽有幾個特點:一是參賽規模大。本屆參賽選手超4萬名,來自全國1119所高校;二是在覆蓋面和參與度上,各高校參與度逐年上升。港澳地區高校參賽實現突破,香港有1所高校參賽,澳門有3所高校參賽。今年還首次出現全博士團隊,由華東師範大學、南開大學、福州大學、天津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5個院校的博士生聯合參賽。可以說本屆大賽在參賽人員、隊伍、學校、作品數量方面再創新高,影響力日益提升,作爲全國性的思政知名活動品牌效應日益突顯。參加大賽的學生專業從單一的旅遊管理專業,演變到涵蓋12個學科;參與大賽的高校從北京市屬高校,到現在部屬、省屬、“雙一流”建設高校全覆蓋。



Q:中國日報記者

近期,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七大領域,明確提升文旅設備水平。請問文化和旅遊部將如何推進這項工作?



傅瀚霄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



黨中央、國務院着眼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大部署。文化和旅遊部積極行動,抓住政策機遇,推動將文旅納入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國發〔2024〕7號)明確的七大領域,部署推進觀光遊覽、遊藝遊樂、演藝、數字化智能化等文旅設備更新提升。爲抓好這項工作,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等六部門共同制定印發了《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發改社會〔2024〕701號),提出堅持事業產業協調發力,堅持設備水平與服務水平同步提升,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力爭到2027年,引導推動全國文化和旅遊領域更新一批設施設備,保持相關投資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主要將實施八大行動,涵蓋了文化、旅遊、文物、廣電等領域。分別是觀光遊覽設施更新提升行動、遊樂設施更新提升行動、演藝設備更新提升行動、智慧文旅改造提升行動、文物保護利用能力提升行動等,我們將具體支持遊客運載設備、旅遊觀光設備、遊樂設施、演藝設備、智能管理服務設備、沉浸式體驗設備等文化和旅遊設備更新升級,以設備更新帶動產品創新、業態煥新、產業升級。目前,這項工作已在緊鑼密鼓開展。我們將與有關部門一起,持續梳理、儲備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推動將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支持範圍,發揮資金效應,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工作任務落實落細,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更加美好的文化和旅遊體驗。



Q: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項目越來越受到遊客關注。能否介紹一下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智慧旅遊發展方面的工作情況?



王鶴雲

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一級巡視員



智慧旅遊是數字技術與傳統旅遊不斷融合的結果,是新質生產力在旅遊發展中的重要體現,發展空間非常廣闊。文化和旅遊部積極強化政策引領和實踐引導,推動完善智慧旅遊體系,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今年5月,文化和旅遊部聯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數據局等部門印發了《智慧旅遊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智慧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營銷效能提升、產品業態培育、旅遊數據資源利用提升、旅遊數字化轉型提升、創新人才培育等8大行動20項任務,以加快推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特徵的智慧旅遊創新發展。這是首個以智慧旅遊爲題、由幾部委聯合印發的文件,回應了智慧旅遊發展的時代需求,對智慧旅遊發展的重點任務進行了部署,爲智慧旅遊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指引。


近年來,我們以項目培育爲突破,引導行業擁抱科技革新,推動旅遊產品創新。2023年11月,我們在南京組織召開了智慧旅遊發展大會暨示範展示活動,爲行業發展搭建了交流平臺,促進了智慧旅遊成果的轉化,會上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出第一批30個“5G+智慧旅遊”的應用試點項目。2024年2月,我們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出了第一批42家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這些項目依託傳統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工業遺產、博物館等文化和旅遊場所,通過文旅融合、虛實結合等方式,打造旅遊新產品,構建消費新場景,廣受遊客歡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下旬,參加中美旅遊高層對話和上海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的百名境外旅行商,應邀前往入選的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首鋼園soreal科幻樂園、北京亮馬河遊船參觀,旅行商們對這些智慧旅遊項目予以高度評價。可見這些項目不僅成爲國內旅遊的網紅打卡地,也逐步成爲入境遊客的新選擇,得到國際遊客的讚譽,成爲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的生動載體。智慧旅遊是數字經濟和旅遊業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也是旅遊業提質升級的重要途徑。從供給側看,數字技術創新了文旅融合的方式,增加了旅遊產品內容;從需求側看,智慧旅遊讓旅遊活動更加便捷,讓旅遊體驗更加豐富,滿足了遊客多元化、個性化的旅遊需求。文化和旅遊部將以《行動計劃》發佈爲契機,持續推進智慧旅遊項目培育,推動智慧旅遊新供給新需求對接,讓科技成果更好賦能旅遊發展,更好的滿足遊客需求。



李曉良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謝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的提問。由於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就到這裏。


暑期臨近,隨着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極端天氣易發頻發,文化和旅遊部提醒廣大遊客:


一、關注汛期安全。密切關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氣情況,提前瞭解旅遊景區開放情況,合理規劃行程。根據氣象和地質預警信息及當地安全提示及時調整行程。遊覽山區、河谷等區域時,注意防範山體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安全風險。


二、注意防暑降溫。暑期出遊做好防暑、防雷、防雨準備,不前往未開發開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區域。提前預備遮陽防暑物品和藥品,及時補充水分,科學調整休息時間,高溫時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戶外旅遊注意防火避災。


三、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駕乘機動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遊時,全程繫好安全帶。自駕遊時檢查好車況,避免疲勞駕駛和酒後駕車。乘坐觀光遊船時,按規定穿着救生衣,不乘坐未配備必要救生設備的觀光遊船。嚴格遵守場所消防及各類安全管理規定,主動了解應急疏散路線。


四、注重涉水活動安全。不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水域遊玩。謹慎參與划船、漂流、浮潛、深潛等涉水活動和高空、高速、探險等高風險旅遊項目,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量力而行。提前熟知安全提示,聽從專業人員指導,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舉動。


五、健康文明有序出遊。尊重目的地風俗習慣,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愛護生態環境,保護文物古蹟,愛惜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遇突發事件或特殊情況,聽從工作人員指揮和安排,做到有序疏散。


感謝大家對文化和旅遊工作的持續關注和支持。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文化和旅遊部官網

編輯:王瑩
審覈:鄧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