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震盪,日本投資者月初拋售了逾200億美元的國際債券,這反映華爾街的動盪已波及全球。

根據日本財務省的初步數據,截至4月4日的一週內,日本私人機構(包括銀行和養老金基金)拋售了價值175億美元的長期外國債券,接下來的七天內又出售了36億美元。

日本公共和私營部門持有總計1.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全球最大的美債海外持有國。因此,其買賣動向被密切關注,常被視為美國政府債券市場的“風向標”。

這次也是自2005年有記錄以來,兩週內最大規模的拋售之一。4月2日時,特朗普宣佈了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並將當天命名為美國“解放日”,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

標普500指數在4月2日後的四個交易日暴跌12%,美國國債也經歷了劇烈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4月11日當週飆升,錄得2001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日線圖

日本財務省的報告未具體說明交易的是哪些長期債券。野村銀行的高級利率策略師Tomoaki Shishido表示,“這次拋售中相當大一部分很可能是美國國債或美國機構債。”

他補充稱:“日本養老金基金可能在進行資產組合的再平衡,或者是銀行和壽險公司在降低利率風險。”

分析稱,日本這波對國際債券的密集拋售,是華爾街動盪如何外溢至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個明確信號。多位投資者指出,美股的下跌可能導致日本養老金基金的國際債券與股票配置比例失衡。

一些分析人士還指出,日本私人投資者中的部分拋售,可能是解除此前對沖策略(如套息交易)的結果。由於收益率較低,日本經常被用作這類交易的“融資市場”。

穆迪分析公司日本經濟學家Stefan Angrick表示,儘管日本基金出售美債的規模很大,但這並不足以完全解釋美債4月前兩週收益率的飆升。“這些數據看起來很誇張,但以債券市場的體量來看,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