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你有多久沒發朋友圈了?一組數據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截至2023年底,微信用戶總數已達12億,但每天發佈朋友圈的只有3億人,也就是“沉默”的佔絕大多數。從“想曬就曬”,到“沉默是金”,到底是什麼在推動着用戶心態之變?
如果說龐大的用戶基數讓微信堪稱“國民應用”,那麼朋友圈則稱得上一個“國民秀場”。從文字到圖片,再到小視頻,不斷豐富的形式讓朋友圈越來越精彩。有人說,因爲朋友圈的出現,中國人喫喝玩樂的次數翻了好幾倍。雖然有點誇張,但不可否認,朋友圈助推着曬文化的流行,這又悄然帶動着打卡消費,確實有點四兩撥千斤的意味。
這些年,朋友圈裏的氛圍確實在悄然變化,不僅發佈數量變少了,發佈內容也趨於格式化,要麼是工作內容的機械性轉發,要麼是精修圖文的留痕式發佈。這倒不是說大家的生活不如前些年精彩了,只是單純不想曬了。究其原因,或許林林總總,但大體上有共通之處:
比如,朋友圈人多嘴雜,從單位領導,到閨中密友,再到銷售中介,堪稱一個小社會。將個人化的所思所想、生活碎片赤裸裸地曝光於衆,既擔心隱私泄露,又怕人指指點點,思來想去幹脆不發。再如,隨着當代人媒介化生存程度的日益加深,社交禮儀、辦公室哲學等生活技巧也和微信掛了鉤。從頭像風格,到語氣用詞,再到發佈內容,都能被人分析得頭頭是道,成爲評判一個人的標的。與其被莫名誤解,倒不如只看不發。
從深層看,推動這種變化的,其實源於應用的擴張。從最初的通訊工具,到如今的生活平臺,微信搭建起的生態已經覆蓋了線上線下幾乎所有的圈子和場景。這樣的趨勢下,朋友圈正從熟人社交轉爲泛關係社交。某種意義上,朋友圈更像一個通訊錄,不管熟不熟,都能加個好友,即便江湖不見,也能一直留存。
有學者認爲,人類社交網絡的節點不會超過150個,否則大腦皮層將會無法有效地覆蓋,導致部分節點流失。相比之下,微信好友數量上限爲1萬個,朋友圈裏沒朋友早已是常態。讓一個人在這樣的場所裏隨心所欲,恐怕和在廣場上公開表演沒什麼區別。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習慣,這將從根本上推動社交媒體的迭代。有調查說,對於Z世代而言,保持適度社交距離是他們覺得最好的彼此尊重的方法。在此背景下,無限稀釋的圈子裏有人來了,有人走了,這很正常,但無論何時,最寶貴的還是堅持自我的率真,以及那些心理“內圈”真正珍視的好友。
-----------   The End  -----------
撰文:夏天


【版權聲明】本公衆號發佈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