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所有人在完成42.195公里時都想要或需要超級跑鞋。以下是針對不同需求和偏好精選的無碳板頂級跑鞋。


۞ 最適合新手:

PUMA Deviate Nitro 3


۞ 最全能:

Adidas Adizero Evo SL


۞ 支撐性最佳:

Saucony Tempus 2


۞ 最寬鞋楦:

Topo Specter 2


۞ 最佳極簡設計:

Topo Cyclone 3





 ۞  最佳新手 


超級跑鞋的超高緩震鞋底會形成不穩定平臺,尤其對觸地時間較長的新手跑者更為明顯。此外,其剛性弧形碳板會強制控制足部滾動,專為高效快跑者優化。


PumaDeviate Nitro 3通過組合兩種泡棉解決這些問題:貼近足部的軟質泡棉與靠近地面的硬質泡棉,中間以半柔性碳纖維複合板分隔。這種設計既保留超級跑鞋的緩震推進優勢,又避免了不穩定性和步態強制控制。

Deviate Nitro 3最突出的能力在於全配速下的順滑體驗——它毫無束縛感,能輕鬆適應任何跑步速度,既是優秀的日常訓練鞋,也是競速鞋。


鞋面採用工程編織網眼面料,鞋領適度填充。鞋碼標準,鞋面彈性可適應足部腫脹或拇趾外翻等異常情況。彈性鞋帶評價褒貶不一,有測試者反映需反覆繫緊以確保跑步時的安全感。



 ۞  最全能


Adidas Adizero Evo SL融合快速日常訓練鞋的迅捷與精簡競速鞋的輕量,證明無板設計仍可“超級”。其設計靈感來自破紀錄的Evo Pro 1(我們測試過的最輕超級跑鞋),核心理念簡潔明瞭:輕量化、舒適化、採用高能量泡棉。


中底搭載Adidas Lightstrike Pro泡棉(與Adizero Adios Pro 3超級跑鞋同款),並通過尼龍支撐片精準調校硬度。腳感異常順滑柔和——既不過軟也不過硬,在彈跳與響應間達成平衡。這是少數能適配任何步態或配速的跑鞋,既不失穩定性也不過多控制步態。



有測試者指出,在慢速跑(配速5分半到620秒)時,中底雖提供頂級緩震,但會延長觸地時間和降低步頻。然而加速後,響應顯著提升:“這雙鞋在體能耗盡時仍能提供保護,但強健步伐會獲得更多能量回饋。”


在本類型跑鞋中,它具有超輕的重量,又提供了充足的緩震效果,“腳感迅捷,卻擁有訓練鞋級的中底厚度和緩震”。



 ۞  支撐性最佳 


初代Saucony Tempus曾以“馴服PEBA中底軟彈不穩定的特性”的能力驚豔我們。Tempus 2保留相同中底結構,但升級為更貼合透氣的網眼鞋面,繼續以支撐性與活力兼備的腳感令人讚歎。

柔軟彈跳的PEBA泡棉與包裹高性能核心的硬質EVA框架結合,引導足部進入更穩定位置,尤其適合足部力線不正的跑者(如馬拉松後程疲勞時)。33毫米後跟與25毫米前掌的中底厚度達成精妙平衡——既不過厚影響推進,也不過薄犧牲舒適。無板雙密度中底在提供足底保護的同時,允許地面感知並適配任何步態。


主要缺點是作為競速鞋偏重(但作為訓練鞋仍屬輕量),266克的重量(男款)使其成為榜單最重鞋款。但若優先考慮穩定性,並希望在非強制性支撐鞋中體驗PEBA性能,它仍是市面最佳選擇。



 ۞  最寬鞋楦


以寬鞋楦設計聞名的Topo,在Specter 2中實現了前掌空間與中足鎖定的完美平衡。作為無碳板跑鞋之一,它提供比剛性碳板超級跑鞋更自然的體驗。加厚的Pebax泡棉中底雖調校得比常規更硬,但仍保持品牌標誌性的彈跳腳感。測試者形容其中底"硬彈且響應充沛",並補充道"剛柔平衡造就迅捷體驗"

測試者發現Specter 2比較全能——輕鬆跑時的舒適性與節奏跑/比賽的性能表現完全一致,這歸功於其高緩震、高響應的輕量化中底。


真正的亮點在於鞋面貼合度。一位測試者評價Topo"從我最不喜歡的品牌之一,變成了我測試過的最佳貼合鞋款。加寬前掌不僅適合寬腳跑者,正常腳寬跑者在適應腳趾自然伸展後,也對其額外空間讚賞有加。



 ۞  最佳極簡


隨著泡棉材料日益輕量化,馬拉松鞋的中底卻越來越厚。這些厚底鞋不同程度地削弱地面反饋,強制控制步態週期,而Cyclone 3反其道行之。


如果你認為現代厚底鞋綿軟笨重、束縛如鎧甲,Cyclone 3正是解決方案。這款靈活輕量的競速鞋讓雙足掌控鞋履,而非被鞋控制。測試者用"敏捷""靈活""拖鞋般自在"描述其腳感。

除更新鞋舌外,Cyclone 3延續前代設計:28/23毫米超薄中底搭載TopoPEBAX泡棉,無碳板結構輔以輕微滾動幾何鞋底設計,幫助從觸地到蹬伸的過渡。測試者特別強調其"在緩震下仍能感知地面"的特質,能量回饋率達78%,觸地時間比厚底鞋縮短12%


符合人體解剖學的鞋楦配合3D工程網眼鞋面,如同第二層皮膚般貼合。更新後的鞋舌降低摩擦風險,分區域透氣設計雖無明顯改進,但中足鎖定系統與韌性很好的鞋底配合,讓腳趾在長距離中保持自然狀態。



圖片
投稿、應聘兼職作者,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END-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