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從來不需要驚天動地,一點點被認真對待的小事,就足夠治癒。” ——匿名生活愛好者
不花錢、不費力、不裝深沉,
今天這66個3分鐘小事,全是提升幸福感的秘籍。
隨便挑幾個做,心情立刻變好那種。
1.學八段錦。對著視頻慢慢來,打一遍,氣順了、脾胃舒服了,連睡覺都香了。
2.睡前看書。不為學習,就讀那種讀兩頁就想睡的,助眠效果秒殺褪黑素。
3.換一種午休。中午不想睡覺?不知道吃什麼?可以公園曬一曬太陽,帶上鴨脖,邊喝茶邊啃。
4.擦手機屏。 一天摸它幾百次,細菌比馬桶還多,時不時拿酒精棉片擦一擦,更安心。
5.地鐵冥想。 找個乘客的後腦勺定住眼神,停止思考,發呆三分鐘——可以緩解壓力,真的。
6.自己剪劉海。 找一個靠譜的視頻,真動手了會發現:其實效果沒有那麼可怕。
7.敷個蒸汽眼罩。 閉眼那一刻有點像世界暫停。
8.去趟菜市場。 買點新鮮菜,再和大爺講兩句價,不圖省錢,就圖個煙火氣。
9.換一張手機壁紙。圖案隨你心情,搞怪點、文藝點,都可以。
10.去公園看小狗。 不擼也行,看看它肉肉的小屁股,煩惱減半。
11.寫下自己的10個優點。 像“我會做飯”“我挺耐煩”,寫著寫著發現自己還挺不錯的。
12.按摩頭皮。 用指肚打圈,真的解壓、聽說還能防脫髮。
13.金剛蹲。 別看輕了這動作,腿軟的那刻,脂肪也跟著抖了三下。
14.剪指甲。 再塗個護手霜,乾淨利落永遠不會錯。
15.跟大爺大媽跳廣場舞。 跟不上沒關係,關鍵是圖個氛圍。
16.提肛運動。 沒人看得見,強健盆底、防痔瘡,懂的都懂。
17.換個傢俱位置。 把沙發挪一挪、床頭掉個個,就是你要的新鮮感
18.換四件套。和換床沒什麼區別,柔軟,香噴噴,有種“重新做人”的錯覺
19.給家人打電話。 不用長聊,就問一句吃了嗎,他們心裡能樂一天。
20.刷一個TED。說不定能收穫一些金句,像打了雞血一樣清醒。
21.記一個單詞。 abandon不背也行,隨意翻開一頁,讀上它兩遍,
22.記一筆賬。 今天吃喝花了多少?看清楚、別心虛,月底真的會感謝。
23.關注一下科技。AI又升級了?又出了智能貓砂盆?不一定用得上,但知道一下不會錯。
24.翻翻舊衣服口袋。 可能翻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別提多開心了。
25.錄個vlog。 就拍幾分鐘,拍啥不重要。
26.深蹲10下。 不圖肌肉線條,就為了刺激一下大腿,動一動總比坐著強。
27.練鏡頭感。 每天對著鏡子練幾分鐘“深情凝視”,總有一天拍照不再“死魚眼”。
28.刷今日熱搜。 總要知道今天大概知道發生啥了
29.畫個淡妝。一點腮紅、一點眉毛也行,哪怕只是在家乾飯。
30.喝杯溫水。 別嫌老生常談,身體真的需要。
31.親親抱抱舉高高。不是撒嬌,貼貼三分鐘,催產素飛起,情緒穩定,戀愛腦走起。
32.泡沫軸壓壓背。 酸爽到不行,鬆快到飛起。
33.隨手搭套穿搭。 不出門也搭,記錄下來,以後偷懶的時候直接翻舊圖。
34.給手機殼貼貼紙。 名畫貼紙、搞笑貼紙、動漫貼紙……
35.寫一版求職簡歷。 不為投簡歷,就為梳理一下我是誰,我能幹啥。
36.看紀錄片。 哪怕只有10分鐘,格局這東西,看的多了,自然就打開了。
37.跟朋友八卦。 八完精神抖擻。
38.給交通卡充個值。不再害怕手機沒電,坐地鐵還能打折,划算!
39.亂塗一幅畫。 畫得醜也不刪,情緒到位就行。
40.邊打字邊深蹲。打完一封郵件,順便練出翹臀
41.和樹合影。每見到一棵喜歡的樹就合個影,慢慢集齊,不限樹種。
42.走樓梯。 坐地鐵上樓就別等電梯了
43.練視力。盯屏久了眼痠?每20分鐘眼睛也要活動一下
44.用左手完成小事。 比如:刷牙、喝水。鍛鍊左右腦協調力
45.正經思念一個人。 安靜地想一下就行,不聯絡,也能讓情感有個著落。
46.給掃地機器人封個爵位。“吸塵大公爵”瞭解一下?一有封號,它就不只是工具,而是你家裡的貴族。
47.練習正念行走。在屋裡慢慢走路,專注每一步落地腳的感覺。這能讓大腦放鬆下來
48.抖腳。但要抖得體面,能減少腿部血栓風險
49.表情包大掃除。順手加點庫存,把已經“用膩”的刪掉
50.給當下的情緒起個名字。比如“今天這股煩,是打翻的泡麵湯”。一旦情緒被命名,它就不再是團糊糊糊的東西,像被你承認和接住了,心理學上說的。
51.微波爐布朗尼。無罪感、真香。攪一攪、叮三分鐘搞定。
52.deepseek作詩:輸入幾個關鍵詞,可以是今晚的月亮,也可以是“我不想上班”,結果意想不到。
53.自制朋克養生茶。熱水衝枸杞、紅棗、桂圓,3分鐘搞定。可以保住心態和髮際線。
54.懶人咖啡。速溶咖啡+常溫奶搖一搖,就是一杯拿鐵。
55.打造高顱頂。圓梳+吹風機,劉海根部往上吹一吹,臉瞬間小一圈。
56.改個朋友圈簽名。把emo語錄換成一句冷幽默。小動作,大轉變。
57.清理冰箱裡調味品。看一下辣椒醬的日期,人生的荒謬感拉滿,扔了吧
58.沖洗一下洗衣機濾網。你會發現:人類的懶惰真的是一種奇蹟。
59.掏耳朵。很多人都說轉出棉籤的一瞬間,想發個朋友圈。
60.瀏覽一下銀行卡流水。不是要自責,而是搞清楚“錢都去哪了”。
61.寫一句罵人的話,然後別發。你可以發洩情緒,但也可以選擇不發出去。
62.擬一個願望清單。不許寫“暴富”,寫點真的可實現的,比如“學會攤雞蛋”“去一趟植物園”那種。
63.用三個詞總結今天——“吃飽飯、沒遲到、沒爆炸”, 看似簡單,其實是在悄悄關照自己。
64.捏泡泡紙——真的能減壓。
65.修眉毛。 不修一下怎麼知道自己是多麼眉清目秀
66.認真看完一篇2000字的公眾號文章。不是划水式閱讀,而是真正讀進去、理解、甚至留言互動。
你看,意義感不用從早晨五點半的晨跑開始,也不用靠一次說走就走的遠行。
只要願意花3分鐘抻個懶腰、換張手機壁紙、練個深情凝視——哪怕只是跟小狗屁股對視片刻,也能算是好好生活了一下。
近期熱門內容
被網友的“摳搜露營神器”驚呆了,分文不花,湊齊一套露營設備
你家有哪些「不貴,但質感頂呱呱」的好物?我先來10個
蠢哭…二胎都3歲了,才發現這些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