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清泰陵有何特別之處?為何泰陵地宮至今仍不對外開放?

在1980年4月8日的《北京晚報》刊登齣瞭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其內容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的清泰陵在整理發掘之中,已經證實清泰陵沒有被盜挖,目前即將破土動工對清泰陵進行考古發掘,雍正皇帝死後的金頭之謎即將揭開……

當天晚上一位年過七旬名叫夏鼐的老人看到瞭報紙上的這條消息,他看後十分著急,當即不顧天黑,連夜給國傢文物局的有關領導打瞭電話,他強烈要求國傢文物局暫停發掘雍正皇帝的清泰陵。這位夏鼐老人為何如此著急呼籲停止發掘清泰陵呢?其實這裏麵蘊含著一段中國考古界的慘痛教訓。

曾經的考古慘痛教訓使得清泰陵發掘被叫停

夏鼐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傢和曆史學傢,他曾齣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之職,是馳名中外的考古學傢,他除瞭是中科院的院士之外,還被英國、德國、美國等七個國傢最高學術機構頒發榮譽院士稱號,因此他也被人稱為七國院士。夏鼐先生之所以叫停發掘清泰陵,還得從他親身經曆的1956年發掘明朝皇陵的慘痛教訓說起。

1956年時,在曆史學傢吳晗先生和郭沫若先生的建議下,國傢準備開始對明朝皇陵進行考古發掘並研究。

吳晗和郭沫若最初是計劃對明成祖硃棣的明長陵進行發掘,作為曆史學傢他們都堅信明長陵內陪葬有完整的《永樂大典》,可以說一睹完整的《永樂大典》真容是每位曆史學者的畢生所願,所以吳晗和郭沫若都想發掘明長陵,一睹《永樂大典》真容。

可是當時的考古技術和設備都很落後,而且明長陵的地宮入口極為隱蔽,所以一時之間考古隊的人都沒找到明長陵地宮入口。

正當考古隊尋找明長陵地宮入口時,卻傳來瞭萬曆皇帝明神宗硃翊鈞的明定陵地宮齣現坍塌的現象消息。

因此考古隊決定先放棄發掘明長陵,先從發掘明定陵開始,拿明定陵練手藝,練好瞭再繼續發掘明長陵。吳晗和郭沫若為瞭順利發掘明定陵,特意請來瞭夏鼐,由他帶領考古隊發掘明定陵。

可也就是接手明定陵發掘任務之後,讓夏鼐畢生都十分後悔,因為由於當時的考古技術比較落後,還有就是當時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強,所以導緻瞭在明定陵被發掘之後很多珍貴文物沒有得到完善保護,以至於讓這些齣土文物風化而“見光死”。

明定陵的發掘也使得墓中很多珍貴文物被損毀不少,這也算是考古學界的一大損失,這讓夏鼐此後既後悔又惋惜。

在明定陵被發掘之後,吳晗和郭沫若又建議繼續發掘明長陵還有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閤葬墓唐乾陵,不過有瞭明定陵的慘痛教訓之後,國傢也就駁迴瞭吳晗和郭沫若兩位先生的建議。

曆經瞭明定陵考古悲劇的慘痛教訓之後,國傢痛定思痛,齣颱瞭對古墓文物的保護政策,國傢規定以後拒絕一切主動發掘古墓,以後隻對被破壞或已被盜挖古墓進行搶救式發掘,而這項古墓文保政策一直持續至今。

既然國傢已經齣颱瞭古墓文保政策,那為何還會在1980年時準備對雍正皇帝的清泰陵進行發掘呢?

其實這一切還得從河北文物局在進行文物巡查時發現的清泰陵的宮盜洞說起。

清泰陵發現的地宮盜洞引發瞭考古發掘

清朝皇陵其實總共分為四處地方,第一處地方是位於現今遼寜省撫順市新賓縣的清永陵,新賓縣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起兵時的老巢赫圖阿拉老城所在地,在清永陵中埋葬的是曆代愛新覺羅氏的祖先。

第二處地方是位於清朝的盛京現今瀋陽的清福陵和清昭陵,清福陵埋葬的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清昭陵埋葬的是努爾哈赤之子清太宗皇太極。清福陵、清昭陵再加上清永陵也被稱為清朝皇室的關外三陵。

第三處地方是位於現今河北遵化的清東陵,這裏麵埋葬的皇帝就多瞭,共有清世祖順治皇帝的清孝陵、清聖祖康熙皇帝的清景陵、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清裕陵、清文宗鹹豐皇帝的清定陵、清穆宗同治皇帝的清惠陵五座帝王陵寢。

第四處地方是位於現今河北易縣的清西陵,這裏麵埋葬的皇帝也不少,共有清世宗雍正皇帝的清泰陵、清仁宗嘉慶皇帝的清昌陵、清宣宗道光皇帝的清慕陵、清德宗光緒皇帝的清崇陵四座帝王陵寢。

這些清朝皇陵中就屬清東陵被盜挖得最慘,先是1928年時,軍閥孫殿英帶領軍隊盜挖瞭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後的定東陵,此後在1946年時當地的土匪王紹義和張盡忠又勾結清東陵護陵人後裔穆樹軒二次盜挖瞭清東陵。

這兩次盜挖,讓清東陵除瞭順治的孝陵沒有被盜之外,帝陵和妃子陪葬墓基本都被盜挖一空。尤其是康熙的景陵和乾隆的裕陵被盜毀得最嚴重。

相比之下關外三陵和清西陵保存的就比較完好瞭,關外三陵保存完好主要是由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還有愛新覺羅氏的祖先,都是遵循瞭滿人的習俗實行瞭火化,並且幾乎沒有陪葬品,所以沒有被火化加簡葬使得關外三陵都沒有被盜,保存得也非常好。

同樣清東陵中順治的孝陵沒有被盜也是這個原因,順治死後也是遵循滿人舊俗實行瞭火化並且簡葬,因此纔幸免於被盜,清朝皇帝效仿漢人實行土葬加厚葬是始於康熙,所以康熙之後在清東陵的皇帝陵寢都被盜的很慘。

清西陵中除瞭光緒的崇陵被盜得很慘之外,其餘帝陵都保存得很完好,地宮都沒有被打開過。其實清西陵的帝陵能保存完好,還都得感謝雍正皇帝。

清朝皇陵分為東陵和西陵始於雍正,當初雍正本是在清東陵的九鳳朝陽山選的陵寢地址,不過後來雍正讓最信任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復勘九鳳朝陽上的地理情況時,胤祥發現九鳳朝陽山格局不全且土質不好,屬於砂土質,這種土質不適閤墓葬,容易導緻地宮滲水,因此雍正決定廢棄九鳳朝陽山重新選擇墓址。

雍正派胤祥重新給自己選擇墓址,胤祥則選中瞭河北易縣太平峪永寜山為墓址,當時胤祥上書給雍正稱太平峪永寜山為“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匯閤之所,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

太平峪永寜山讓雍正十分滿意,於是雍正就在這裏開創瞭清西陵。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易縣的清西陵整體都要比清東陵更加偏僻,這裏人跡罕至,加上皇陵的地宮入口都十分隱蔽,所以確實要比清東陵更加安全一些。

清西陵中唯一被盜的就是光緒的崇陵,而光緒的崇陵被盜很可能是當年為光緒修建陵寢的工匠所盜。

1938年光緒的崇陵纔修建好23年就被盜瞭,但是盜挖光緒崇陵的人身份卻至今成謎,因為根據事後勘查,崇陵地宮根本沒有遭到盜挖性破壞,這夥盜墓團夥就好像熟門熟路一樣,很順利地撥開自來石就打開瞭崇陵地宮,而清西陵其他的帝王陵寢則完好無損。

因此當時人都推測盜挖光緒崇陵的人應該是當年修建的工匠,畢竟崇陵於1915年修建完畢,距當時隻有20多年,當時參與修建的工匠應該有不少人都在世,他們參與盜挖崇陵的概率很大。

不過詭異的是據後來披露的消息稱,崇陵的陪葬品後來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拿到市場上變賣,而變賣所得的錢卻用來購買瞭軍需用品。結閤當時的時代背景,可以推斷這夥盜墓分子很可能是被迫盜挖崇陵,他們所購買的軍需很大可能是用來支援當時河北的抗日武裝力量。

從盜挖崇陵的人來看,他們隻盜挖瞭崇陵,並沒有盜挖清西陵其他的帝陵,也算是盜亦有道。

所以整個清西陵除瞭崇陵之外都保存得完好無損,尤其是雍正的清泰陵是清西陵中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好的帝陵。

但是在1980年進行維護和巡查時,工作人員意外發現瞭泰陵的琉璃影壁上有一個舊有的盜洞,因此工作人員認為泰陵很可能早就被盜瞭,隻是盜洞纔發現而已。於是嚮國傢文物局申請對泰陵進行搶救式發掘。

鑒於泰陵已經齣現盜洞,因此國傢文物局批準對清泰陵進行搶救式發掘,並將考古發掘的日期定在1980年4月8日。

由於在民間一直都流傳雍正是死於非命,是被文字獄案受害者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所刺殺,並且雍正死後腦袋被呂四娘割走,乾隆為瞭讓老爹雍正保留全屍,給他造瞭一個金頭下葬。

這個傳說在當時民間傳得十分廣泛,因此很多新聞媒體都在第一時間趕到瞭清泰陵發掘現場,準備抓拍第一手資料。

可是在4月8日正式發掘這一天,考古人員纔發現泰陵舊有的盜洞僅有兩米多深,這意味著曾經有盜墓賊試圖盜挖泰陵,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沒能成功,因此纔留下瞭盜洞,而泰陵的地宮還是保存的完好無損。

既然泰陵地宮保存完好無損沒有被盜過,那麼泰陵也就不符閤搶救式考古發掘,還繼續發掘與否就成瞭問題。

正在發掘進程僵持階段,《北京晚報》就在當天搶先報道瞭即將發掘清泰陵的消息。夏鼐聯想到明定陵的悲劇,他深知以當時中國的考古技術根本不足以妥善保存清泰陵地宮中的文物,與其讓這些文物“見光死”,不如讓它們陪伴雍正繼續長眠地下。

所以夏鼐緊急嚮國傢文物局反映瞭自己的看法,叫停瞭對清泰陵的發掘。就這樣泰陵舊有的盜洞被徹底填好,隨後國傢又齣颱瞭《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在其中要求必須嚴格履行考古發掘工作審批手續,必須嚴格執行不主動發掘,隻進行搶救式發掘的文物和古墓保護政策。

於是幸運的雍正皇帝躲過瞭成為齣土文物的命運,至今三百多年,雍正的地宮都沒有被打開過,他和嫡妻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氏還有心愛的敦肅皇貴妃年氏三人依舊平靜如初的躺在泰陵地宮中。

寫在最後

因此以現在國傢對古墓和文物保護的嚴格措施,雍正的泰陵地宮也不會被打開,泰陵地宮至今三百多年沒有被打開,自然也就無法對外開放。

國傢開放的隻是以前已經被盜挖的皇陵地宮,就比如光緒的崇陵地宮現今是完全開放的,像雍正的泰陵地宮這樣保存完好,自然是不可能對外開放的,可以說雍正的泰陵地宮從前不會開放,以後也不可能對外開放,國傢也不會主動打開泰陵地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