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電集團中曾經排名第二的大唐集團,為何淪落成最弱雞的小弟?

應讀者的要求,寫寫五大發電集團。

五大發電集團源於2002年的廠網分離改革。

在此之前,電力行業的一條龍服務都由國家電力公司一家單位包圓。

很明顯這非常不符合市場經濟。

於是國家電力公司進行了拆分,其中發電業務被拆爲五大發電集團。

照當時的實力排名分別是:

中國華能集團,

中國大唐集團,

中國華電集團,

中國國電集團,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

五大發電集團和兩大電網明顯不同的是,他們沒有按省份劃分地盤,而是可以充分競爭。

五大發電集團的產業可以滲透到每個省份,能不能拿到項目,全憑自己的本事。

以下數據均來自Wind資訊中五大發電集團的財務摘要,以下單位都爲億元。

2003年時,五大發電集團營收和利潤對比。

2003年時,五大發電集團總資產和淨資產對比。

大唐集團可謂抓了一手好牌。

一晃眼20年過去了, 五兄弟經營得如何了呢?

2023年時,五大發電集團營收和利潤對比。

2023年時,五大發電集團總資產和淨資產對比。

20年來,五大發電集團都翻了幾倍,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大唐集團各項指標全部墊底。

2003-2023年五大發電集團

營收走勢圖

2003-2023年五大發電集團

總資產走勢圖

對比一下五大發電集團的2008年與2023年期末現金餘額。

別人賬上的錢越來越多,怎麼大唐現金縮水了2/3。央媽要罵你敗家了。

大唐排名落後,固然和這20年中發生了2次重大國有資產重組有關,導致另外兩家競爭對手排名上升。

當初淨資產規模最少的國電集團傍上了財大氣粗的神華集團,組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立刻飆升爲五大發電集團絕對的老大。

而營收規模最小的中電投收了新小弟國核技術公司,搖身變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一路凱歌,總資產和淨資產規模都超過了原來的電力一哥華能集團。

但大唐慘不忍睹的成績和自身的原因分不開。

那麼究竟是什麼把大唐拖下水,成爲五大電力中混得最差的呢?

和大唐的戰略選擇有關。

本來五大電力都是以燃煤發電爲主業,在本世紀初的煤電大發展中,享受到了時代紅利,都賺得盆滿鉢滿。

但是大家都知道,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喫煤電紅利不可持續,一定要開拓新業務。五大發電集團選擇了不同的突圍方向。

華能集團,相對保守,堅持煤電主業,向上遊拿到煤礦資源,多種發電方式穩步拓展,四平八穩。華能集團煤炭企業年產量高達1億噸,在煤炭行業排名第8位。

華電集團,主攻目標是水電和燃氣發電,成爲五大發電集團中,水電裝機和氣電裝機最多的。旗下的華電煤業年產煤量6000萬噸,在煤炭行業排名第14位。

國電集團,把目光鎖定新能源,大力發展風電,其旗下的龍源電力,是中國最大的風力發電公司,年年盈利,歸母淨利潤近三年都在50億元以上。傍上煤老大神華後,更是實現煤炭自由。

中電投集團,重點發展光伏產業,光伏裝機量世界第一,而且是五大電力集團中唯一有核電牌照的企業,核電產業是它的亮點。旗下的內蒙古能源公司煤炭產能達到8100萬噸。在煤炭行業排名第九。

以上四大發電集團的邏輯基本一致,傳統煤電主業向上遊拓展,手裏有煤,心裏不慌。同時拓展清潔能源業務,化解風險。

而大唐集團,思路比較清奇,從一個嚴重依賴煤炭的賽道,跨到另一個嚴重依賴煤炭的賽道。在2008年投資1000億,重倉押注煤化工。

煤炭的下游主要有兩大應用場景,一個是獲取能源,比如發電和鍊鋼。還有一個是獲取資源,通過煤化工提煉甲醇、乙烯等化學品。

大唐集團的邏輯是,萬一以後煤電不行了,煤化工這條路總是走的通的吧。

就像麪包店發現麪包不暢銷了,那我改做麪條總可以吧。

但是麪粉的定價權掌握在別人的手裏。

大唐集團自有6處煤礦,總年產量僅1700萬噸,大唐集團煤電的年發電量在4000億度左右,按發一度電需要300克煤考慮,大唐集團需要1.2億噸煤供應,自給率僅爲13.7%

五大發電集團煤炭自給率:

這就決定了大唐集團的飯碗被牢牢地捧在了上游煤企的手裏。

所以每次遇到煤價上漲,大唐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唐發電註定血虧。

20212022年兩年共虧掉120億元。

大唐集團化工公司幾乎年年虧損,僅2015年虧損115.6億元,負債率高達95%

化工板塊成了大唐集團最大的一個拖油瓶。

上游煤炭資源受制於人,煤化工連年虧損,大唐集團半死不活的狀態也就很好理解了。

大唐能源集團承諾在2025年實現新增風光裝機38GW,目前時間過了大半,進展如何呢?(以下單位:GW)

嚴重滯後啊,即使現在光伏組件成本跌到白菜價,大唐也沒辦法,兜裏實在是沒錢了。

2023年末,大唐集團賬上的67億現金,只夠給員工發3個月的工資和社保。

五大發電集團中,大唐的人均薪酬也是墊底的,士氣低落。

注:人均年薪酬含社保,稅後年薪按人均年薪酬打6折估算。

因此對企業來說,關鍵時刻的選擇很重要,一着不慎,滿盤皆輸。不像電子遊戲,輸了還可以清零重來。一個錯誤的決策,可能需要好幾十年來消化。

1000多年前的大唐帝國290年的壽命中,前130年蒸蒸日上,萬國來朝,只因爲錯誤的抉擇,掀起一場安史之亂,元氣大傷,在半死不活中掙扎了160年,一步步墜入無盡的深淵。

今天的大唐集團能否浴火重生,鳳凰涅槃,逆襲走出困境?

大唐,請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