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雅安地震後重建的幼兒園,想幫孩子們驅散災難的陰霾

四川雅安地震後的第四年,位於雅安市南部的漢源縣唐家鎮,有了一座新的幼兒園。作為災後重建的一部分,這間名為集賢幼兒園的學校,是壹基金在 2014 年時在雅安地區援建的 13 所農村鄉鎮公辦幼兒園之一。

幼兒園位於田埂與村莊之間,其所在的唐家鎮坐落於流沙河的河谷地帶,四面環山,田園氣息十分濃郁。儘管由於國家相關的安全規定,設計之初設定的半封閉圍欄不得不更改為實體圍牆,但是孩子們仍可以在兩層及以上的高度,欣賞到校園周邊的自然景緻。

負責這所幼兒園設計的是廣州的東意建築工作室。在這個項目之前,他們曾在 2010 年時參與過另一個同樣關注欠發達地區幼兒園建設的“手牽手計劃”,與廣州的一批青年建築師一道,在兩年內幫助河南、陝西、甘肅的六個國家級貧困縣建設了 10 所幼兒園。

集賢幼兒園的情況,與“手牽手計劃”中的幼兒園很相像,兒童早教資源在那裡極度短缺,更談不上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來輔助鄉村基礎教育的發展。不過重建之後的幼兒園,或多或少被賦予了一些啟蒙價值,孩子們既擁有了配套設施更為健全的嶄新校舍,也能在其中自由地玩耍,保持兒童玩樂的天性。

校園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個用鵝卵石圈起的沙坑。沙坑的周圍鋪上了草皮,而其中一側則與一架滑滑梯相連。這塊區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一到課間,就會有不少孩子順著滑梯來到沙坑中玩耍。

這塊區域是校園中地勢最低的部分。整座校園南面與北面之間的高度差達到了 4 米,而這原本是項目設計中的一個阻礙。不過在建築師的處理下,這個劣勢被扭轉成了一個優勢——利用高度差,在滑梯的一側,設計師設置了幾排階梯,根據活動需要,階梯與底部開闊的平臺,可以組成一個小劇場,孩子們可以坐在臺階上觀看演出或露天電影。

富有童趣的玩樂元素還可以在校園的各處找到。設計師在教學樓牆體中,挖出了不少呈不同幾何形狀的空間,並塗上了鮮豔的顏色。孩子們可以爬進爬出、跳上跳下,在這些“洞穴”中玩遊戲。主教學樓儘管被打造成了規整的長方體,不過走廊的設計卻不符常規,不時會出現一兩條岔路口,並延伸出一些露天平臺,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發掘出更多活動的可能性”。

這座幼兒園一共有 12 個班級,根據建設標準,所需用地為 4300 平方米,不過在這個項目中,所能利用的土地面積僅為 2490 平方米。因而為了提高空間的使用率,在設計中,東意建築工作室採用了“集約”的形式打造了一棟主教學樓,在教學樓面前,又分設了幾棟與之相連、二層樓高的小盒子,用作休息室與音體活動室。這些小棟建築的頂部則被打造成室外活動空間,孩子們可以方便地從主教學樓抵達這片開闊的小天地。

為與周邊的田園風光相融合,設計師將主教學樓的屋頂設計成了深灰色,就像鋪設了屋瓦一樣。從空中俯瞰,整座幼兒園與周邊方塊狀的民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不過幾棟小鎮的小樓與插穿在其間的開闊平地,又為其增添了幾分特別。

題圖及文內圖均來自 goooodAr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