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男生死磕夏布10年,最貴一米3000元,用“千年國貨”打開夏天!







融入日常的“非遺”。

文/易琬玉

編輯/鄭亞文


在十年時間裡,“四把刀”除了上班之外,還全情投入著一份不算好做的生意。原本他是為了補貼收入,才想著琢磨做點小生意,但在接觸到夏布後,一朝好奇心起,一做就是十年。


夏布擁有千年歷史,是以苧麻為原材料,採用績麻成線的方式織造的布料,曾經是平民百姓夏天離不開的東西,但卻消失了百年,以至於“國人不識國貨”,中國的夏布主要出口日韓市場。


2018年,為了織出最好的夏布,“四把刀”開始在家鄉江西省萬載縣種植苧麻,找尋最優品種,打通了從種麻、收麻,績麻成線以及織布的各個環節。


夏布的製作是一門古老的手藝,它的產出跟不上工業化的龐大規模,從事生產的也都是村裡年邁的老奶奶。“四把刀”能做的不是生意擴張,而是將有限且珍貴的夏布放入適合的消費場景。


在“死磕”十年後,“四把刀”成立的“閒雲夏布”團隊,織出過最細膩優質的夏布。這條售價3000元一米的夏布,等待的是有緣有錢的愛好者,“太珍貴了,我們也不敢輕易做成成品”。


而他們也在現代生活裡,找到了夏布合適的生產的品類——帽子。它以透氣又柔韌的布料特性,點綴了許多人的夏天。


土生土長,暢銷千百年


(四把刀)


“四把刀”是萬載人,萬載是隸屬江西宜春的一座縣城,地處江西省西北邊陲,錦江上游,豐頂山以北。曾經,這裡是夏布之鄉,其生產可以追蹤溯源到東晉後期,在唐朝時已被列為貢品,後大量出口。


但哪怕是土生土長的萬載人,“四把刀”在“入坑”前,也並不瞭解什麼是夏布。


說起夏布,通俗的理解就是“夏天用的布”,在酷暑來臨時,穿衣保守、捂頭捂腳的古人,選擇用夏布抵擋暑氣,以苧麻為原材料,採用績麻成線的方式織造的夏布,就成了古人度過夏天的方式。


《詩經》上說:“東門之地,可以漚苧。”26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有自然發酵方法加工麻料。麻繩和麻布是古人最早使用的紡織品,在我國麻紡織的歷史要比絲綢更為悠久,原始的麻紡織是由手搓開始,長而強韌的苧麻纖維,先被手指脫膠後,纖維粘片分劈成細長的麻絲,再被逐根拈接,麻絲由短變長,這一成線方式就稱為“績”。



國人用絲和麻的歷史悠久,絲綢屬於貴族,麻則屬於平民。帝王用絲綢彰顯權威,百官用絲綢區分等級,文人雅士在絹帛上潑墨,從事農蠶的百姓則穿布衣短葛。


在宋元之際棉花移植內地後,棉布開始成為日常衣物的主流原料。但由於苧麻吸溼散熱等性能優於棉花,即使在棉花普及後,苧麻仍在南方普遍種植,以苧麻為原料、手工績麻而成的夏布,依舊是人們製作夏日新衣的選擇。


然而,隨著技術發展,不僅各類新型工業布料產出,機械化生產才能跟上日益龐大的市場需求,手作的夏布也逐漸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退去,以“非遺”的形式保留下來。萬載夏布也主要往日韓出口,這才導致“四把刀”雖然知道夏布是家鄉特產,但對其一直不大瞭解。


一不小心“入坑”十年



原本和許多人一樣,“四把刀”也沒有想過回家鄉發展。2001年畢業後,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銷售,在大城市賣過電纜,也在電商公司做過售後。他對待工作的心態是放鬆的,甚至曾因為英文名不合心意,就拒絕了一份外企工作。


2010年的兩千元基本工資並不夠“四把刀”日常花銷,他的想法是再去做點小生意,於是回到江西,在景德鎮賣瓷器,“把攢的幾萬元全賠了”。


後來他一邊上班攢錢,一邊嘗試其他生意,有時別人的一句提醒就是一個契機。2013年,有朋友告訴他,萬載夏布可以做茶席,他就想著回老家看看。



小時候,“四把刀”聽說過夏布,但具體是哪些人在做,在哪裡賣,他一概不瞭解。但是本地人的優勢就是,靠著親朋好友一個個問熟人,也能摸清這一整個生產鏈路。


“四把刀”開始在景德鎮的市集上轉賣萬載夏布做成的茶席,喝茶的人對傳統文化和手藝也更感興趣,早期主要做的茶友生意。


後來,好多人單純為“夏布”好奇,為了回答顧客問題,他只好自己去查資料做研究。


誤打誤撞入了夏布的的“坑”,“四把刀”卻發現這一手藝失落的古老布料,其實沒有多少人瞭解。原本為了賺錢才盤算的生意,卻激發了他濃厚的好奇:“沒有人懂,我懂,沒有人做好夏布,我做到了,那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而且,這是一件能與家鄉緊密相連的事情,早年間他帶著複雜的情感,維持著這份“每月賺個幾百元”的小生意。茶席對夏布的細膩程度要求不高,但他不滿足於粗硬質地,而是想把夏布做柔軟,軟到能貼身穿。



在古詩詞裡,好的夏布“質如輕雲色如銀”,使用的麻線越細,條數越多,織出的夏布就越柔軟。“哪怕是在夏布工藝和文化得到保存的日韓,都已經做不到這樣細膩的夏布”,“四把刀”只在收集來的老夏布裡體驗到這一觸感。


他不甘心,將目光放回夏布產地萬載。“不就是把布做細做軟嗎?那就找搭檔,請最好的織布人,撕最細的麻線,大不了多花時間、多花點錢。”


但這些都沒用,直到2018年,他才醒悟,夏布是將苧麻採用績麻方式織成的面料,這件事的源頭在於,“中國的苧麻不好,你怎麼都做不細”。



但又找不到好的苧麻,“四把刀”只好自己種。在他“閒雲夏布”工作室的三畝地裡,一場從2018年開始的試驗由此開始,苧麻培育需要時間,第一年他和小夥伴種下幾十個品種,在第二年淘汰了八成,等到第三年只剩下兩三個品種。真正開始勞作,“四把刀”才知道看天吃飯有那麼多不確定性。“天氣不好,它也不好,土壤不好,它長不高。”他說。


好在事情還算順利,原本“四把刀”計劃五年才能解決的品種問題,他們在第三年就找到了答案,“塔下苧麻”是他們試驗後覺得最好的品種。將麻皮在清水中浸泡軟化,再靠刮麻刀、扳指,捏住麻皮撕下,就能得到麻纖維,麻纖維再反覆浸泡、晾乾,就會得到雪白的純纖維,這就是夏布的原料。



有了優質苧麻原料後,“四把刀”開始尋找能績麻、織布的手藝人。“這份工作麻煩且收益低,已經沒有年輕人在做了”,於是他輾轉找到一批老奶奶,再找到一名織布手藝極好的師傅,織出了一匹190條夏布,這匹布觸感柔軟,大約6米的長度只夠做一兩件衣服,且一米售價在千元以上。“上架一年多也無人問津,後來有人買走,去做了一件旗袍。”他說。


一件拍完,商品也就下架了,“四把刀”一時無法產出更多,“這批布需要用到的線,一個老奶奶大概需要績麻兩年”,這樣慢速的手工生產,哪怕將一米布料定價上千元,也難以維持收益。


後來,他們織出了迄今為止最細膩的夏布,這匹210條的,打破了日韓市場認知的最好夏布,售價高達3000元/米,產量依舊很有限。


用夏布“打開夏天”



但“四把刀”還是想把夏布生意做下去,“非遺”不應該是束之高閣的藏品,還可以是融入日常的物品。他覺得,夏布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平民的審美,只要找到合適的消費場景,現代人也能用夏布打開夏天。


在開始賣夏布茶席後,“四把刀”就在淘寶上架了同款產品,但一直銷量平平。曾經,夏布主要以茶席產品售賣,和茶圈子的消費綁定著,2018年“閒雲夏布”工作室能夠自產自銷後,越來越多人瞭解到夏布,他也想突破茶圈子的消費,將茶席、簾子等產品減去,試圖找到一種新的產品做載體。



帽子是他發現的一種合適用夏布生產的產品,很難說誰是第一個用夏布做帽子的人,但夏布確實適合做帽子,尤其它清薄透氣又有筋骨,能讓人以舒適的方式在夏天“凹造型”。上架後,售價200—300元的帽子成了店鋪的夏季主力產品,去年一年就賣出上千頂。


這讓“四把刀”這家原本勉強維持運轉的十年淘寶老店,火了一陣子。在和夏布的十年裡,“四把刀”做過上百款產品,“所有能試的產品都想用夏布做來試試”。


他做過咖啡濾紙、燈罩這類不大常規的產品,但最終留下的還是那麼幾款,找到適合夏布的消費場景依舊是件道阻且長的事情,但他們不打算放棄。



在現代消費社會,大部分時候使用夏布都意味著一種情懷,這在店鋪的產品中也能得到印證。其實,店裡最熱銷不是帽子而是窗簾,這些一平方米售價480元的夏布窗簾,售出了500多份。


相較於機器製作的產品,夏布窗簾性價比不高,它們沒有特殊的性能,卻有著非常獨特的氣質——“隔而不斷”的含蓄家居美學,“看似柔軟,實則有韌性”的氣節,都能輕易喚醒國人審美DNA。


而這也是“四把刀”一直想做的,擁有千年歷史的夏布卻長久迷失,他們想的是探索一條夏布迴歸之路,共享傳統手織物之美。


受訪店鋪:閒雲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