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元首聲明一發,特朗普大罵拜登不爭氣,坐視中俄越走越近

 新朋友--點擊藍字【沙河一方】關注我們

導語:中俄元首發布聯合聲明後,特朗普怒斥拜登不爭氣,埋怨現任美國總統在外交上“無所作爲”,讓中俄走到如此親近的一步。究竟這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美俄關係真的如特朗普所說可以通過他的手段改善嗎?我們需要做一番深入解析。

在過去的幾天裏,隨着俄羅斯總統普京完成對中國的訪問,中俄兩國發布了一項重磅聯合聲明,宣告兩國關係進入新的高度。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美國。特朗普看到這一消息後,立即公開抨擊拜登,聲稱中俄加強關係對美國來說是“最糟糕的事情”。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政局也並不平靜,特朗普自身還在應對多起官司,不得不分身乏術。

對於特朗普而言,此時選擇發聲無疑是一種策略,意圖通過抨擊現任政府來刷存在感。他的言外之意十分明確:拜登在外交上失敗,只有他能帶領美國走出當前的困境。共和黨方面也積極配合,通過智庫和媒體大肆宣傳,強調中俄關系的緊密完全是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失誤。按照他們的邏輯,如果特朗普執政一切將會不同,甚至不會發生烏克蘭衝突。這種言論聽起來令人信服,但實則漏洞百出。

首先,特朗普試圖將加強中俄關系歸咎於拜登政府的外交失誤,但實際上,中俄關系的發展有其獨特的歷史和地緣政治背景。自冷戰結束以來,中俄兩國在多個領域逐步建立起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從能源合作、軍事協作,到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立場,這些都是兩國關係不斷深化的具體體現。無論是誰居於白宮,美俄關係的改善都面臨諸多現實障礙。

其次,特朗普所謂“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與他聲稱的美俄改善關係互相矛盾。即便他與普京私交甚好,但其“美國優先”本質上仍然是以美國利益爲核心,而與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存在根本性的衝突。舉例來說,在敘利亞問題上,兩國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場。在北約東擴、波羅的海國家安全等議題上,美國與俄羅斯更是針鋒相對。

再者,美國政治生態中仍然保留着濃厚的冷戰思維,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無法逃脫這個框架。特朗普時代的內閣成員,如國務卿蒂勒森、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和戰略顧問班農,雖然對俄羅斯立場較爲友好,但最終這些人都未能長期存活於權力核心。這反映出即便是特朗普,也無法抵抗美國主流政治思想的束縛。因此,無論特朗普如何吹噓自己能改善美俄關係,這都不過是自說自話而已。

歸根結底,中俄關系的加強並非偶然,而是兩國在面對複雜國際形勢下的一種戰略選擇。特朗普試圖用對抗性思維解讀這一現象,自然得出的結論也是對抗性的。然而,實際情況是,中國與俄羅斯的聯手並不是爲了針對第三方,而是基於共同利益和防禦考量。中國與俄羅斯分別擁有龐大的能源市場和軍事力量,這使得兩國有足夠的理由進行深層次合作。

美國如果繼續以冷戰思維看待世界,將很難真正實現與其他大國和諧共處。正如著名的地緣政治學者所言,“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戰略佈局早已固化,容不下俄羅斯的利益訴求。因此,即便特朗普重返白宮,也不可能實質性改變美俄關係,更不會出現所謂的“聯俄製華”局面。

總的來說,特朗普對中俄關系的評論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操縱,而非真實的戰略分析。中俄關系的深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非單單由於美國當前的外交政策。未來,中俄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互動將越來越頻繁,對全球局勢也將產生深遠影響。正如那句古老的諺語:“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中俄關系的每一步發展都在構建新的國際秩序,而美國若繼續堅持冷戰思維,只會使自身在這一變革過程中處於更加被動的位置。

從長遠來看,美國需要重新審視其外交政策,擺脫對抗性思維,尋求與其他大國的合作與共贏。唯有如此,才能在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未來的國際關係將更加複雜多樣,各國需要更多智慧和勇氣去面對這一切。如果美國能夠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或許還能在未來的國際博弈中找到新的平衡點。

把我設爲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免責聲明:本號對所有原創、轉載文章陳述與觀點均保持中立,內容僅供讀者學習和交流。文章、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更正或刪除。

 

●美官員又炮製涉疆謊言,宣稱跨國企業應該退出新疆

●總統親自宣佈,以色列遭盟友斷交!

●以總統急了,緊急通話給拜登:別讓國際法院逮捕我

來源:央視新聞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