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寧德時代,疲憊的員工



內容來源整理彙總自網絡公開資料。

責編 | 瀟瀟  排版 | 五月
第 8364 篇深度好文:3200字 | 10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奮鬥100天,寧王變“卷王”。


前段時間,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向員工發出了“奮鬥100天”的號召,即符合條件的員工從6月12日起,施行“896”的工作日,即早上8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週工作6天,共“奮鬥100天”。


由“855”調整爲“896”後,寧德時代員工每週的工作時長普遍增加29小時。


此消息一出,網友們議論紛紛。有人說“8小時工作制離我們越來越遠”,也有人說“拉長工作時間很難帶來創新”。


但就在前幾天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曾毓羣回應“奮鬥100天,就是號召大家去練好基本功,沒有強迫大家。”


其實,寧德時代“896”工作制的背後,折射的是寧德時代“躺賺”時代的結束。不同於早期寧德時代萬億市值下的“造富”光環,行業激烈內卷下,降本增效如今也成了寧德時代逃不開的命題。


對於這樣的現象,曾毓羣認爲,在新能源卷價格的環境下,價值最重要。


所以,在同行都卷價格的時候,寧德時代另闢蹊徑,去卷整個生命週期裏的價值。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學習下曾毓羣的多年思考。


一、關於創業思考:

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標


1.作爲創業公司,產品和市場層面都有很多不確定性,所以就想在所有的河裏撒撒網,總有給你逮到的魚。主帥沒有辦法判斷什麼生意可以做,所以所有生意都要做。


2.要創業你第一個要想到競爭對手是誰,市場在哪裏。


3.創業的團隊很多,第一步最艱苦的是賣給誰?


4.企業發展就像馬拉松賽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標。



5.沒有壓力是不會有進步的,最終我們肯定要在壓力中前行,在壓力中去創造,英文叫No pain no gain。


6.我們不是黑馬,我們是厚積薄發。


7.沒有錢的承諾是不認真的。


8.想要成功,光拼是不夠的,那是體力活,賭纔是腦力活。



9.不能只考慮技術路線,產品路線更重要,商品路線是第一重要的


10.有些人設計喜歡做加法,我們設計喜歡做減法。


11.“當颱風來時,豬都會飛”。但是,豬是在飛嗎?颱風走了後豬的下場如何?


12.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要想清楚是想要實現精神領域的,還是想要實現物質財富?對我來說,我更傾向於在技術領域深耕。當你實現領域裏的十裏挑一、百裏挑一成功後,再出來創業,更容易獲得成功。


13.修己是把核心技術做好,達人是公司的產品能夠幫助到客戶,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14.對創業公司,確實美國和中國是最適合創業的。美國有特斯拉,跟特斯拉創始人談完以後,覺得他們很有耐心也很有激情,而且做事講方法,思路也都很對。美國和中國的智能化的製造業,是最有機會的。


15.品牌升級跟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不只是品牌的升級,而是消費者自己體驗的升級,消費者自己覺得好他就願意出高的價錢。


16.很多人都認爲現在的動力電池是中國企業的天下,原因很簡單,因爲國家希望電動汽車上能有顆中國芯,因爲中國政府提供了豐厚的補貼政策,因爲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們自認爲是執鋰電的牛耳者。於是乎,很多人放鬆了,懈怠了,開始坐等客戶上門來找我們要電芯。


當我們躺在政策的溫牀上睡大覺的時候,競爭對手正在面臨生死關頭玩命地幹,一進一退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


我們有無想過,如果外國企業下半年就回來,我們還可以蒙着眼睛睡大覺嗎?國家會保護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嗎?答案不言自明。古人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消極、短視的行爲最終帶來的一定是事業的失敗、人生的失敗,而集體短視會影響公司的進步最終造成公司的失敗。


二、關於精益經營:魔鬼都在細節裏


1.規模化是唯一可以促進技術升級,同時保障安全的做法。


2.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製造是最難的,需要一個個摳細節。


3.人家跟你合作是因爲你現在暫時領先,他們的產品可能需要你的電池,你要不斷努力才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只有爲客戶創造了價值,最終我們才能發展。


4.汽車電動化,一定要把可再生能源成本降下來,鋰離子電池是牛鼻子,是未來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的支點,也是寧德時代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5.新能源汽車是下一個與“5G”比肩的戰略產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6.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2025年汽車行業會怎麼樣?2035年會是什麼樣?我們需要做怎樣的準備跟規劃?跟誰合作?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7.自由的氛圍可以讓很多人發揮自己的intrinsic(固有的)的個性跟strength(力量),我覺得這個可能是大學比較重要的一個東西。


8.我們不能只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要思考如何在競爭與合作中持續保持領先優勢。


9.我們一直是在全面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我之前是從消費品電池做起來的,從來就沒有什麼國家政策保護,但是初期其實國家政策是很重要的,最後我們成長到一個程度的時候肯定是要全面競爭。全面競爭很好,能促進進步,沒有競爭就是閉門造車。


三、關於研發創新:

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


1.我們堅持做“可持續的創新”。一是要有實用性,能用於實際生產並帶來好的經濟效益;還要隨時隨地創新,有創新的激情、創新的思維、創新的PDCA等。


2.在基礎材料領域,如果停止了研發,照抄原來的東西,再做10年也沒用。


3.電池需要新的商業模式,所以未來換電、租賃等等,各種各樣的模式,都是非常好的探索,只有通過新的創新,纔有可能真正推動智能化、電動化的過程。



4.要勇敢地創新,把自己的技術做好,把示範區建好,把問題全部搞清楚,等有錢了再去複製,這樣未來的機會就會更多,就可以抓得住。


5.創新科技有多大,新能源事業有多大,寧德時代的潛能就有多大。


6.當前,我們站在全球關鍵產業的“競技場”中,和全球頂級玩家同場比拼。孫子兵法有云:“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那我們“有以待”的是什麼?還是要依靠創新。


四、關於行業發展:機遇比挑戰更大


1.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並不等於電池的滲透率,大家只看到了乘用車新車的滲透率,而沒有看到其他電池應用的巨大需求空間,未來仍有十倍以上空間。


2.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有什麼挑戰?其實競爭對手並不是新能源車的各個企業,動力電池也不是跟韓國人競爭,或者跟中國人競爭,最重要的是跟燃油車競爭,如果沒有辦法跟燃油車競爭,就沒有市場化的可能。


3.隨着充電樁這類產品越來越多,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需要這麼長。就像餓了很久的人一樣,買了6個包子,但其實喫了2個就飽了,續航里程是一樣的,因爲焦慮,所以大家要600km的續航里程,但其實200km就差不多了。



4.不能把蘋果跟橙子放在一起比。大家總是覺得可能德國寶馬的生產線如何自動化,我們生產線好像沒寶馬好。但其中有一些中國國情在裏面。


第一,成本是最重要的。中國人力成本稍微低一點;第二,跟品牌有關係。我們現在國內的品牌還沒提升到那個程度。賣50萬、100萬的品牌,跟賣10萬、15萬的品牌是不一樣的。市場定位和需求決定了生產線的不同形式。


5.日本人發明了鋰電池、韓國人把它做大,中國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假如我們不是世界第一,我們沒有存在的價值。


6.動力電池行業比較鮮明的特徵是技術迭代快、規模增長快、產業鏈韌性強。


7.產業鏈以及企業真正的挑戰是什麼?第一,消費者對研發力提出更高要求;第二,大規模交付對製造力提出更高要求;第三,產業縱深發展對服務力提出更高要求。


參考來源:

1.《寧德時代曾毓羣: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標》,光刻技術;

2.《最傑出的8位企業家》系列之曾毓羣|礪石春節特輯,礪石商業評論;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好文閱讀推薦

最嚴峻的時刻到了:活下去,靠這6個字!

人活一生,該瘋就瘋

金惟純:一個人痛苦的根源,沒有把自己活明白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