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次高考的梁實,和16次參加高考的唐尚珺

最近幾年都有關注“高考釘子戶”唐尚珺和梁實的新聞,但一直沒有寫這方面的文章。這2天又看到了相關新聞,比如標題:57歲高考“釘子戶”梁實第28次高考分數出爐、唐尚珺結束第16次高考:我走了彎路,不希望有人學我,想起來了自己的高考和曾經同學高考的情況,不禁淺談一下。

首先唐尚珺和梁實持續參加高考的原因還是有些差異的。搜索相關報道,梁實90年代就在家鄉建立了一個建材廠,實現了百萬收入。雖然不清楚信息的真實性,但大致推斷梁實參加高考是一種興趣,不是爲了通過高考來找工作。

有報道稱,梁實本次分數446分,低於四川省文科本科第二批分數線,估計他還會參加下一屆考試。

我個人欽佩梁實的毅力,他有一個上數學系的夢。梁實也表示,“28次高考合理合法不傷害他人,質疑我的人才是小丑。”  據說梁實家人也表示,梁實這個愛好比那些不良愛好好多了。

想起當初在鎮上高中讀書時,身邊有幾位同學復讀過1年或者2年,然後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按結果說話,高考仍然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方式。尤其是走出大山,來自農村的孩子們。

唐尚珺出生在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公安村,從2009年至今參加過16次高考。過去,他曾被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錄取,但都放棄了,選擇繼續復讀。

2023年,唐尚珺參加了第15次高考。他考了594分,他此前多次表示,這個成績他雖然不夠滿意,但打算不再執着,“暫告一段落,去大學讀書。”

但天不遂人願,在唐尚珺決定放下執念後,彷彿命運又跟他開了個玩笑。由於填報志願,他只選擇了師範類專業。不料四個志願均被退檔。因一本補錄專業不合適,但又不甘心上二本,他放棄了補錄。

35歲的他,今年第16次走進高考考場,以超過600分的成績,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然而,這個成績背後,是唐尚珺對清華大學的執着追求,和他家人多年來的艱辛付出。唐尚珺的老母親,已經70多歲了,面對兒子的高考成績,既感到驕傲又滿懷憂慮。



在另外一則報道中,衡水教育集團某校區授聘顧問51歲的孫成厚和35歲的唐尚珺結下了忘年之交。他將唐尚珺推薦到衡水教育集團某校區復讀,找人資助幫唐尚珺交了數萬元的復讀費;幾乎每隔兩三週,他就買上一些水果、熟食到封閉的校園內看望唐尚珺。


孫成厚慧眼識珠,曾說,“這個人不容易,內心很強大。” 孫成厚說,邀請唐尚珺到衡水復讀後,他最先做的一件事,是幫助唐尚珺摘除對清華大學的執念。


“他數學比較弱,日常在115分左右,頂多120分。語文成績也只是中等水平,平均115分,有時甚至一百零幾分。”他說,經過多次測試,單是數學、語文這兩科,就註定唐尚珺與清北無緣,“他並不具備考上清北的潛力。”


也有衡水教育工作者喊他讀大學:“只要他去讀大學,畢業後,就可以來任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尊重他人,但也別盲目模仿。軍哥對於高考的一些看法,或者也不只是高考,供讀者參考。


一,合理評估,消除執念。不少朋友都有上名校比如清北的夢,但每年清北錄取的人數就那麼多。按照目標驅動,可以覈算一下各科成績的差距,有計劃的提升。 選擇適合自己可以夠得着的區間,老師一般輔導保本選擇,正常發揮的選擇和可以跳起來夠得着的選擇。


二、增加信息輸入,其實廈門大學,上海交大等學校都是很多人夢想的學校。


“他的選擇是成長的土壤和認知的侷限共同造就的。” 孫成厚表示之前唐尚珺不知道通過考研去清北,比通過高考更容易,也不知道大學可以申請轉專業。他放棄對清華的執念了,他將北師大設定爲更適合的新目標。


孫成厚說,今年初,自己就曾告訴唐尚珺,在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等熱門專業比農林、土木工程、小語種等專業的錄取分可能高30多分,“如果他高考沒發揮好,得接受那些‘冷門專業’,纔可能被北師大錄取。否則,去年的悲劇又會重演。”


也就是說要服從調劑,有更大幾率上到對應的學校。同時,不少朋友通過鎖定專業的方式來找學習,寧願選擇專業實力不錯但學校綜合知名度略低的學校,也是一種方式。


三、對於大部分人,高考是很重要的人生節點,但人生還很長。35歲的唐尚珺上了大學之後,其實就業面比較狹窄。最合適的,還是做中學老師,他有多年的實戰經驗,也是傳奇。如果在大學深造和學校教學過程中提升自己,說不定可以成爲名師。 現在關於35歲,45歲的新聞很多,對於私企而言,“穩定” 這個詞已經成了過去式。


四、擁抱和發掘。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高考沒有考上心儀大學的同學,要不復讀,要不先選擇上大學。其實我們大學畢業之後,纔會接觸到財商教育,如何賺錢的教育。20多年前,有一位同學在學校時經常做小生意,倒賣各種東西。他其實賺的是信息差。考試前他會請我喫飯,幫他複習功課。那會我滿足自己學習認真,但是我對如何賺錢這件事想得比較少。這也是認知差。後來這位同學,是畢業之後同班同學中第一個創業的。


人生的路很長,誰能想到985/211名校的畢業生,也會經歷公司團隊收縮,甚至40歲找不到工作呢?對於互聯網而言,最早的這一代,還沒完成經歷過“退休”。 一位朋友找到自己副業的方式就很有意思,方向是高考志願輔導。起因是他幫朋友孩子做了輔導,他發現很多人其實對這件事都不夠了解,需要做不少數據分析並給出判斷和建議。後來他把這些總結出來,發朋友圈。就有更多的朋友找他做輔導。


且小結一下:勇往之前但消除執念;增加信息輸入便於更好的做選擇;高考是重要的節點,但人生不是隻有高考;擁抱不確定性,不斷尋找自己的增長曲線。


爲此,我提倡“終身成長”。獨行快,衆行遠,右軍終身成長陪伴免費星球討論技術、行業趨勢、個體成長等話題。 歡迎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