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新大學,週五不上課

*本文爲《半月談》2024年第11期內容

廣東深圳近期又多了一所大學——教育部同意設置深圳理工大學。看起來不過又是一所“理工大學”,但是,作爲新型研究型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試驗田”,深圳理工大學的抱負,可不僅僅是“復刻”,更要“融”出一片高端創新人才培養的新天地。


八個字,確立學校品格

深圳理工大學帶有鮮明的科研院所印記。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決定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技術院)的科研資源和產業資源爲基礎,共同籌建深圳理工大學。

成立於2006年的先進技術院,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研究所,而是實行理事會管理、以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爲己任的新型科研機構,參照系是國際一流的工業研究院,這意味着先進技術院的研究工作不僅要有學術突破,更要直面市場解決產業問題。18年來,先進技術院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3年位居全球高校院所第一,孵化了近2000家企業。

依託這樣一所科技機構,深圳理工大學瞄準的同樣是科研資源、產業資源與教學育人的深度結合。

位於深圳光明科學城的深圳理工大學主校區

科研資源方面,先進技術院建設的醫學成像科學與技術系統、定量合成生物學、集成電路材料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家生物製造產業創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分中心等國家級創新中心,以及位於深圳光明科學城的合成生物研究、腦科學兩個大科學裝置,都將成爲深圳理工大學重要的科研教學基地。

產業資源方面,作爲2023年全國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排名第一的城市,深圳發達的高新技術產業爲高校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廣闊空間。先進技術院牽頭建設的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深圳市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等孵化器和產業園,爲培養實戰型人才提供了“練兵場”。

“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是深圳理工大學的天然稟賦和獨特優勢。”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主任、先進技術院創院院長樊建平說。

交叉的,不止有專業

提到理工大學的專業,很多人都能掰着指頭數上一番:數理化生、環境材料、土木機械、計算信息……已經如此豐富,還能有什麼新花樣嗎?

深圳理工大學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着眼於“新工科”“新醫科”長遠建設,另一方面充分考慮大灣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需求,這所大學的專業設置第一關鍵詞就是“交叉”。生命健康學院、合成生物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藥學院、算力微電子學院七所專業學院,可以說,都是“加”出來的。

不僅交叉設置,還要差異化發展。樊建平介紹,目前,學校每個院系都包含了多個學科方向。以立基於腦科學的生命健康學院爲例,除了傳統的生物學系,還設有神經生物學系、智能交叉科學中心、精神健康與公共衛生3個交叉系,每個系的培養方案都將生物與數理化乃至工程打通。考慮到深圳將加速推進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合成生物、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發展,學院的專業培養方案在回應這些領域的問題與需求方面濃墨重彩。

更妙的是,這所新大學的校園設計也體現了“交匯融通”。據深圳理工大學籌備辦副主任、原澳門大學校長趙偉介紹,各學院不會有固定的辦公大樓,25位老師就可組織起一個教學科研單元,配備相應的實驗室、辦公室、會議室,不同專業的老師可以自由組合:“研究人工智能的鄰居可能是研究藥物的,學計算機的和學合成生物的每天會用到同一部電梯。”

按照學校的計劃,圖書館書籍陳列方式也與傳統圖書館不同。趙偉表示,他們要實現“一架雙科”,把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書放到同一書架上,希望老師和學生徜徉其間,腦海中可以閃出更多創新的火花。

據瞭解,深圳理工大學將於2024年秋季首次招收本科生。

爲啥星期五不上課?

爲了培養素質結構更爲完整的人才,“專業性學院+基礎性書院”成爲許多高校培養方式改革的選擇,深圳理工大學也不例外。不過,他們還引入了先進技術院的培養體系,搭建的是“書院+學院+研究院”三維協同育人模式:學院開展以學科知識爲核心的教育教學,研究院以科研平臺和產業資源提供實踐教學支持,書院的關切則在學生綜合素質養成。

深圳理工大學袁庚書院外景

“深圳理工大學的目標是培養優秀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創新企業家。”樊建平說,根據現有計劃,深圳理工大學的本科生,大一在書院中接受通識教育,並在3個不同類型的實驗室輪轉受訓;大二確定專業;大三可自主選擇學術軌、工程軌、創業軌,大四則是科研實踐、產業實習、創新創業的時間。

4年的宏觀時間表之外,深圳理工大學還做出兩樣獨特嘗試。

——星期五不上課。每個星期五,學校將不安排課程,學生要“泡”在實驗室裏。本科4年間,力爭讓學生有大約20%的時間浸潤於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的探索氛圍,在無形薰陶與細節磨練中塑造學生的創新自覺。

——給學生兩張成績單。深圳理工大學的每個學生將擁有學術教育、素質教育兩張成績單。學術教育成績單反映學業課程學習情況,素質教育成績單體現學生家國情懷、自我探索、服務社會等個人品質4年間的進步程度,鼓勵學生做“大寫的人”。

放眼海內外,大學辦科研機構的多,而科研機構辦大學的少,深圳理工大學基因裏的使命,就是探索出一條新型研究型大學發展壯大的新路徑。樊建平說:“產教融合好不好、科教融匯深不深,就是檢驗這樣的大學成功與否的標準。”

半月談記者:陳宇軒 (參與採寫:蔣信信)/ 編輯:範鍾秀
責編:秦黛新 / 校對:褚孝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