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反制

411日,中方:對美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

410日,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

芯片國產替代的邏輯持續加強。

目前,核心科技產業都極度依賴芯片,像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等產業。

芯片的自主可控邏輯是所有產業中最強的,也是最迫切的。

411,芯片原產地認定新規出臺,渠道商稱不少美系芯片公司新增訂單暫停報價。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建議,“集成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

這種認定方式,將對美國芯片廠商產品的價格造成較大壓力,並且緩解國內芯片公司的價格壓力。

在目前的背景下,全球貿易摩擦加劇,芯片自主可控邏輯加強,國產芯片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因為關稅導致進口芯片成本提升,而國內的芯片企業設計、代工製造、封裝等環節將更具備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國內芯片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技術持續提升。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2024年至2028年,中國晶圓產能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8.1%,高於全球5.3%的平均水平。

目前的環境下,芯片國產替代邏輯比較強的環節,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 國產份額比較低、國產替代速度相對緩慢;

  • 全球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是美國的芯片巨頭。


像模擬芯片、AI芯片、Asic芯片、射頻芯片EDA工具等。

前兩天的文章也提到,模擬芯片國產化率較低,全球前兩大模擬芯片企業均為美國廠商(TIADI)。

國內模擬芯片市場由TI(德州儀器)、ADI(亞德諾)國際大廠主導。

模擬芯片主要應用在音頻、視頻、傳感器等領域,隨著端側AI、車聯網、物聯網等應用的普及,模擬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像模擬芯片在汽車芯片中佔比約29%

國內模擬芯片:聖邦股份、納芯微、龍迅股份、思瑞浦、雅創電子、傑華特、南芯科技、芯海科技等。

ASIC芯片,也有比較強的國產替代邏輯,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二的博通、英特爾都是美國的

AI芯片美國佔據高端GPU市場90%以上份額,英偉達、AMD排名前二。

EDA工具美國佔據全球90%以上市場。

EDA工具:華大九天、廣立微、臺基股份、國民技術、概倫電子等。

射頻芯片美國的市場份額約50%-60%

射頻芯片卓勝微、唯捷創芯、立昂微、國博電子、三安光電、紫光國微等。


關於芯片的一些最新的信息、研報、觀點等,都已發在星球上。

對科技板塊感興趣的,歡迎加入我的星球。
相關科技行業信息已上傳到星球的科技行業專欄中。
圖片
聲明:本文只是信息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注我,瞭解各行業內容!
點個在看👍,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