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如何自稱?「本宮」「哀家」「臣妾」都是影視劇編造的!

古裝歷史影視劇,一直是中國電視劇的熱門項目。

從早年的《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大明王朝》,到近年來的《琅琊榜》《軍師聯盟》《大明風華》《山河月明》《清平樂》……

特別是近年來,《甄嬛傳》 《步步驚心》《羋月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一部部描繪古代宮廷貴族女性生活的“古裝大女主電視劇”,成爲電視劇市場的大熱劇種,

而隨之而來的,便是這些宮廷劇那套約定俗成的特殊稱謂也因此深入人心。

相信無數古裝劇的愛好者們,都已經很熟悉那一整套古代宮廷貴族的特定稱謂。

皇帝自稱爲【朕】,國王自稱爲【寡人】,太子自稱爲【孤】,太后自稱爲【哀家】,皇后妃嬪和公主自稱爲【本宮】,皇后妃嬪對皇帝和太后自稱爲【臣妾】等等……

然而,真實歷史中,以上的古代貴族男性稱謂是正確的,卻也被大量濫用了。

以上古代貴族女性的稱謂,則完全就是從戲曲到影視劇一脈相承的【編造】與【杜撰】。

事實上,古代皇后和皇太后等宮廷貴婦,對地位比自己低的臣子,一般最常用的自稱,就是“”、“”。包括公主、王妃和高等嬪妃(皇貴妃、貴妃、妃等宮廷命婦),同樣也是如此。

而“本宮”“哀家”云云,最早全是戲曲裏流傳出來的,正史裏的后妃、公主根本從來沒有這麼自稱的。如果看到喜歡這麼寫的作者,多半沒什麼文化。

古代女子對地位相對較高的人,最常用的自我謙稱,就是“”。比如妻子對丈夫、媳婦對公婆的稱呼,或作爲下屬的妻室,對丈夫的上司的自稱,自稱“妾”是最正常的。也包括口語化的“妾身”“賤妾”。女兒對父母則自稱爲“”,這點和男子對父母是一樣通用。

到了唐宋後,地位相對低下的民間女子謙稱“”,也很常見,在話語演義小說裏就變成了口語化的“奴家”“奴奴”。而侍妾、婢女對主人、客人;宮女和低等嬪妃對帝王,謙稱“婢妾”“奴婢”“”都是可以的。

影視小說中,宮廷女人最常用的自稱“臣妾”,其實也是錯的。正史中的“臣妾”二字,要麼做“臣+妾”解,即被征服爲臣民的衆男女的合稱,如頌聖奏章中常用的“日月所照,皆爲臣妾”“四海九州,盡爲臣妾”;要麼做“臣(動詞)爲妾”解,即征服某範圍內的男女爲臣民;要麼做“臣之妾”解,即男性臣子對君主謙稱自己的妾室。如果是正妻,當然就是“臣妻”了。

【朕以將壯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溫良之士以鑑之乎?】——唐代元稹《授裴向左散騎常侍制》

比如大漢左將軍劉備,在許都青梅煮酒時,向頂頭上司、司空曹操大人介紹自己的妻子糜夫人和妾室甘夫人,就可以說“臣妻糜氏、臣妾甘氏”,曹司空見之大悅,曰:「玄德公勿憂,若有不測,汝妻子吾養之」……

至於古代女子對地位相對平等,或偏低的人,則一般很自然地自稱“我”或者“吾”。即使是皇后、公主、妃嬪這些宮廷貴婦,同樣也是如此。如皇后和公主,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一般自稱我、吾,對皇帝則謙稱“妾”;公主對父皇,口語稱“兒”,上奏稱“妾”;嬪妃對皇帝則謙稱“妾”或“奴”。特殊情況下亦有例外。

明朝有兩個例子,一是一世一雙人的明孝宗朱佑樘和孝康皇后張氏,他們平素相處如民間夫妻,一同起居,因此張皇后對丈夫就很自然地自稱“吾”;

【張後曰:母已領恩賜,吾父則未嘗君食也。帝(孝宗)命即撤後膳一席賜之,令張氏世世爲美談也。】——明·陸楫《蒹葭堂雜著摘抄》

另一個例子是1615年,梃擊案發生後,明神宗朱翊鈞先尋王皇后商量,此時已滿50歲的王皇后自稱“老婦”,

而鄭皇貴妃則向皇帝、皇后賭咒發誓,非己所爲,自稱“奴”和“奴婢”。

【先是,張差事發。神廟即詣中宮。王皇后迎見曰:“皇上何緣得見老婦?”上曰:“有事相商。”遂坐語其故。後曰:“此事老婦亦不敢知。須與哥兒面講。”哥兒者,東宮也。少頃,東官至。後問之。東宮曰:“必有主使。”神廟色變。而鄭貴妃徒跣指天自誓曰:“奴婢萬死,奴家赤族。”神廟勃然廢席而起,罵曰:“此事朕家亦了不得,希罕汝家。”】——史敦《慟餘雜記》


中國古代雖然是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但同時亦以孝治天下,皇太后對皇帝當然是不能用謙稱“妾”的,因此除了自稱“我、吾”外,書面語詔書上也稱“”。當然還有年長婦人的通用自稱,“老身”或者“老婦”。


漢朝時,後權猶重,皇太后更有對應朝廷九卿的獨立屬官,如長樂衛尉、長樂太僕、長樂司馬等,因此也可自稱“”,和被敬稱爲“陛下”。


魏朝建立後,從曹丕開始抑制後權,嚴禁后妃干政,太后就不再自稱“朕”,被衆臣改稱“殿下”了。

兩宋時期,皇太后即使臨朝稱制,通常也是不稱“朕”的。極端例子是南宋末代太后楊氏,因爲是國難當頭,一路逃亡,由嬪妃母以子貴成爲太后的,本身又性情懦弱,因此面對百官仍謙稱爲“奴”。

【辛卯,羣公奏太后曰:‘殿下聖德光隆,寧濟六合。】——《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

【漢以來,皇太子、諸王稱殿下,漢之前未聞。唐初,百官於皇太后亦稱之,百官洎東宮官對皇太子亦呼之。】—— 宋高承《事物紀原·公式姓諱·殿下》

當然,一些威權猶重、攝行皇權的皇太后,或是在塞北遊牧民族建立的北朝,自稱爲“朕”,被衆臣稱爲“陛下”,都很正常。如北魏攝政太后馮有,契丹攝政太后蕭燕燕,武則天稱制時期,都是如此。


到了清代,情形又有所不同。即使慈禧太后攝政近半個世紀,口語中也不曾稱“朕”,但是《清實錄》中,卻將孝莊太后的口語書面化後,令其自稱爲“朕”,事實上這位蒙古老太太一生抗拒漢化,甚至根本不會說漢語。


而民國政府給清末代隆裕太后的國書,同樣敬稱其爲“陛下”。

【太皇太后見而異之。問知有娠,顧謂近侍曰:朕曩孕皇帝時,左右嘗見朕裾褶間,有龍盤旋,赤光燦爛。】——《清聖祖實錄》

【在壽日那天,袁世凱派了祕書長梁士詒前來致賀,國書上赫然寫着:'大中華民國大總統致書大清隆裕皇太后陛下'】——溥儀《我的前半生》


事實上,根據留傳至今的大量諭旨和史書記載,古代皇帝用“吾”“我”“予”自稱同樣很常見,根本不會和現代影視劇裏那樣,永遠“朕”不離口。

細看《二十四史》記載,滿清以前的漢人皇帝自稱“我”的時候也太多了,遠多過了他們在朝堂正式場合自稱爲“朕”。

更不會和某些言情小說作者所意淫的那樣,「因爲皇帝特別寵愛某女子、所以在她面前只稱“我”,不稱“朕”,就代表對心愛之人的所謂“特殊待遇”。」

直到沐猴而冠的滿清愛新覺羅氏,竊取皇位後,因爲心虛纔會愈發的“朕”不離口。

而且,在唐、宋、明等漢人王朝,生活氣息是非常平民化的,宮廷皇室的許多稱呼,基本都和同時代的普通人家一樣。

比如宋朝時,嬪妃們要認皇后爲養母,形同認皇帝爲養父,所以跟着小輩喊他們“娘娘”“爹爹”。

這點在明朝也延續了下來。據說崇禎帝的田妃、袁妃私下就叫他“爹爹”。

宋朝皇帝,包括皇子公主,叫母后是“娘娘”,嫡母叫“大娘娘”,生母叫“小娘娘”,對祖母輩的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叫“老孃娘”,對妃子則連着姓叫“某娘子”。

皇子公主對自己父皇,也都是直接叫“爹”喊“爺”的,“父皇”這種稱謂只是書面語。

而皇帝對皇子直接就叫“二郎,三郎”,對公主就叫“二孃,三娘”,或者叫這些孩子的小名。明朝時,宦官宮女對皇太子,也直接喊“小爺”。

這就如同時代的尋常普通人家,妾室們同樣也是對夫主和主母,喊“爹爹”和“娘”的;僕人也是對小主人喊“小爺”的。

皇帝家說白了,也不過就是一個家主,一個主母,一羣妾室,若干兒女聚在一起,他們關上門過日子,並不需要特別發明一套“規矩”來“裝腔作勢”。

而現在絕大多數的古裝影視或古代小說中,

當真以爲皇帝必“朕”,太子必“孤”,藩王必“寡人”,太后必“哀家”,皇后嬪妃公主必“本宮”,對上位則必自稱爲“臣妾”,各自特殊稱謂不離口,連個“我”字都不會說了。

——其實這都是病,得治。真正的古人才沒這麼裝腔作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