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產到遊戲網絡,從礦業貿易到新能源,臥龍地產一直在尋求跨界轉型,卻依舊困難重重。
不甘被地產“套牢”的臥龍地產一直在尋求跨界轉型的路上。4月12日,臥龍地產發佈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將擬出售臥龍礦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礦業”)90%的股權,徹底剝離礦業,全力發展新能源業務。公告顯示,上海礦業的交易尚處於籌劃階段,本次交易完成後,臥龍地產將不再從事礦產貿易業務。
今年3月26日,在證券保留地產的情況下,臥龍地產將公司更名為臥龍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臥龍地產”),在一番“買買買”操作下,目前已接連控股4家新能源企業,並在2024年,在房地產和礦業業務外,實現其他業務營收6900萬元。此次剝離上海礦產業務,從公司股價表現來看,臥龍地產近一年股價震盪向上,今年4月一度漲至7.48元/股,漲幅近70%。截至4月15日收盤,臥龍地產回落至6.59元/股,總市值46.16億元,呈下跌走勢。在房地產銷量下滑,開發投資下降等影響下,臥龍地產“二代掌門人”陳嫣妮掌舵後,從地產到遊戲網絡,再從礦產到新能源,這已不是臥龍地產的第一次跨界轉型,卻始終未找到可長期穩定發展之路。轉型新能源,臥龍地產方面表示,2025年將全力發展新能源板塊業務,打通海外銷售渠道,建立成熟團隊,積累優質客戶,加強全球化佈局。淨利潤連續6年下滑
公司官方資料顯示,臥龍地產是一家典型的區域性房企,總部位於浙江上虞,具有31年發展歷程,2007年掛牌上市,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與銷售,以及礦產貿易業務。在上海、武漢、清遠、紹興、上虞等擁有11家控股及全資子公司,公司創始人與實際控制人是陳建成。臥龍地產曾先後獲得“中國房地產最具發展潛力企業”、“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品牌企業”、“浙江房地產開發企業20強”等稱號,項目主要分佈在華東、華中、華南。在2022年浙江省民營企業一百強榜單中,臥龍控股集團以43.03億元的營收躋身全省第40名,榮登202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23年,陳嫣妮和父親陳建成以95億元財富榮登《2023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位居全球富豪榜第2321位。在2019年~2020年3年時間裡,臥龍地產以每年摘地1宗的節奏新增3宗土地,其中2宗位於紹興市上虞區,1宗位於武漢市東湖區。目前在售樓盤有清遠博睿苑、武漢萬誠府、紹興石泗裡。臥龍地產創始人陳建成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臥龍房地產做得挺好,但我一直在控制規模、控制風險,你可能不知道,臥龍房地產板塊是沒有貸款的,還有幾十億元的銀行存款。”然而,輝煌屬於過去,實際上臥龍地產2019年以來,不僅公司營收大幅縮減,淨利潤也從2019年的5億多元一路降至2024年的4000萬元水平,歸母淨利潤已連續6年出現負增長。不僅如此,2022年以來,臥龍地產已連續幾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均為負數。臥龍地產財報顯示,2022年,臥龍地產實現營業收入52.38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3.01億元,同比下降37.92%;扣非淨利潤3.295億元,同比下降30.38%。其中,房地產業務銷售收入16.27億元,同比下降34.71%。2023年臥龍地產營業收入47.56億元,淨利潤降至1.66億元,同比下降46.78%。2024年,臥龍地產實現營業收入36.11億元,同比下降24.08%;歸母淨利潤首次跌破億元,降至4086.29萬元,同比下降75.15%;扣非後淨利潤為5159.59萬元,同比下降68.37%。2024年,上海礦業實現營業收入24.7億元,同比減少28.62%,淨利潤5518.52萬元。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資產歸母為7.13億元,淨資產為1.8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臥龍地產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為-5.65億元,同比暴跌92.4%。剝離礦產業務
2024年之所以還能實現盈利,離不開上海礦業的貢獻。
年報顯示,2024年,臥龍地產礦產貿易業務營收佔比達68.61%,房地產業務佔比29.46%,合計佔比超98%。其中,礦產貿易業務即上海礦業實現銷售收入24.7億元,淨利潤5518.52萬元;房地產開發與銷售實現銷售收入10.69億元。其他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6900萬元,營收佔比不足2%。
而上海礦業是臥龍地產3年前收購的項目。
2022年1月,臥龍地產以6800萬元現金,購買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礦業100%股權。在礦產貿易業務方面,上海礦產的主要以銅精礦為主,銷售給國內冶煉廠。
彼時收購時,臥龍地產稱,基於長期發展規劃與經營發展需要,交易完成將擴寬公司業務經營範圍,提升市場競爭實力,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然而,短短三年時間,臥龍地產今年4月最新公告,擬出售上海礦業90%股權,交易完成後,將不再從事礦產貿易業務,徹底解決與臥龍控股的子公司浙江臥龍礦業有限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
臥龍地產年報中稱,由於銅價是參照國內及國際兩個市場而確定,銅需求因宏觀經濟週期的變化而變動,銅下游市場需求也可能發生變化。
2024年,上海礦業貿易業務營收同比下降28.62%,營業成本同比下降30.84%。對此,公司解釋主要為銅精礦貿易業務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臥龍地產方面認為,2025年銅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銅精礦長單加工費大幅下降至每噸21.25美元,同比降幅達73.4%,創199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反映了全球銅礦供應緊張和冶煉產能擴張之間的矛盾正在加劇,礦產貿易業務的機會與威脅並存,對資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臥龍地產的地產業務持續萎縮,上海礦業作為臥龍地產營收最大的仰仗也將失去,跨界發展新能源能否成功,目前尚未可知。“二代千金”的轉型路程
早在2015年,浙商“二代千金”陳嫣妮從父親陳建成手中接棒“臥龍系”後,臥龍地產就已經嘗試在遊戲、礦產等領域轉型,但轉型業務均難以對公司業績形成持續穩定的支持,多年來主營的房地產業務也在持續萎縮。公開資料顯示,陳嫣妮出生於1982年,曾就讀於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商學院,取得金融碩士學位。2016年開始,陳嫣妮為尋找更多元的利潤賽道,一改臥龍地產往日風格,開始大膽嘗試跨領域發展。2017年,臥龍地產成功收購廣州君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海網絡”)51%的股權,成為其大股東,開始了房地產和遊戲網絡雙主業模式。2017年至2018年,臥龍地產在網絡遊戲上分別營收2.88億元、8.18億元,並在2018年總營收中,網絡遊戲佔比攀升至28.89%。可惜,好景不長,2020年,君海網絡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74%,虧損1.73億元,這直接導致臥龍地產當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13%,淨利潤減少8623.1萬元。眼見遊戲這條路走不通,陳嫣妮“快刀斬亂麻”,2021年開始出售遊戲相關的股權,並表示 “網絡遊戲不再作為公司產業發展方面。”隨後,2022年,臥龍地產看上了礦業,以近60%高溢價收購上海礦業100%股權。2022年,上海礦業貿易業務收入35.99億元,同比增長304.46%,成為臥龍地產當時的“速效救心丸。”然而,短短三年,2024年上海礦業營收急速下降,不僅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54.2%,2024全年營收更是同比下降69.59%。為此,臥龍地產決定出售上海礦業,近日公告顯示,擬出售上海臥龍礦業90%股權,徹底剝離礦產業務,正式啟動臥龍地產跨界新能源之路。今年以來,臥龍地產頻頻出手收購新能源領域公司,延續一直以來的風風火火跨界作風,從“買買買”起步,將各類新能源標的資產收入囊中。2025年1月,臥龍地產以7.26億元現金一次性購買的產業含蓋電力、儲能、氫能。收購對象包括浙江龍能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3.21%股權、浙江臥龍儲能系統有限公司80%股權、臥龍英耐德(浙江)氫能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紹興上虞舜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70%股權。同時,還將收購臥龍持有的龍能電力1.69%股權。在臥龍地產收購的幾家公司中,截至2024年9月30日,僅龍能電力實現淨利潤8944.44萬元,臥龍儲能、臥龍氫能和舜豐電力的淨利潤分別虧損1434.23萬元、364.63萬元和36.88萬元。唯一盈利的龍能電力主營業務是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和光伏電站EPC,這家公司曾在2023年4月與2024年4月衝刺IPO,籌劃在深交所主板與北交所獨立上市,但均未遂願。2025年1月5日,臥龍電驅發佈公告,宣佈基於目前市場狀況以及龍能電力自身發展規劃等因素考慮,終止龍能電力在北交所IPO。值得注意的是,“臥龍系”旗下目前擁有臥龍地產和臥龍電驅兩家A股上市公司,創始人陳建成和其女兒陳嫣妮通過臥龍控股間接控股兩家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在臥龍地產和相關關聯企業之間進行,被業內視為“臥龍系”的資產大騰挪。臥龍地產的收購對象主要來源於“兄弟公司”——臥龍電驅,兩者的最終控股股東均是臥龍控股,這一番臥龍系內部資產的“轉換”下,臥龍電驅將更專注於電機和驅控,臥龍地產則正式跨界新能源。去年臥龍方面曾公開對媒體表示,新成立的龍能電力及儲能公司沒有庫存,產品組裝完就能直接到客戶現場。新能源市場的國內外需求都很旺盛,需要迅速把業務做大,尤其海外業務。臥龍地產,這家浙江的區域型老牌房企,在歷經多年輾轉跨界的嘗試後,3月26日正式發佈公告官宣“更名”,將名稱變更為“臥龍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在這一次的公告中,臥龍地產明確表達了向新能源轉型的意願,並將重點推動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電站業務,增加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為公司未來發展注入新動能。目前,臥龍地產證券簡稱仍然保留地產,但與“地產”正漸行漸遠。伴隨著地產行業持續調整,臥龍地產從涉足遊戲網絡、礦業貿易到新能源領域,一直在尋找謀求轉型之路。臥龍地產更名背後,是多年被地產“套牢”後的絕地求生,還是跨界新能源的轉瞬流星,我們拭目以待。
值班編委:李紅梅
責任編輯:徐凡淋
審讀:戴士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