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過《王朝血手》系列了,最近聽一些小粉紅或公知說,不能稱呼“滿清”,這樣被一部分人會不舒服,搞的我本來覺得「清朝」和「滿清」沒區別的,這下只能寫成「滿清」了。要不我怎麼能證明我憑什麼要去考慮滿清遺老遺少的感受,真的是搞笑!


難道是自己覺得這個詞就是帶貶義的,得寫成「大清」或者「清國」就能讓滿清變得高大上了嗎?本來就跟「蒙元」應該是一樣的定性,怎麼還扭扭捏捏了,叫都不好意思叫了!


滿清在辨析西方偽史這個讀者群裡,“地位”顯赫,因為滿清誤我華夏三百年,滿清對於漢族執行的奴隸制,對於明朝文化的確進行了滅絕以及輸送,當然明朝滅亡原因主要是東林黨儒猶勢力裡應外合的結果,滿清是其代理人,而滿清幕後也投資了西方做了大量的部署。這些都不能否認,但是僅僅依靠一個滿清,西方外部力量想要崛起是不可能的,其實西方蠻夷在明朝中後期就應該略具規模了。而在明朝之前元朝就有蒙古與色目人,一樣在製造西方偽史,搬運華夏文明,就算是在唐朝搬運去日本的典籍也不少,所以西方偽史說白了就是儒教移花接木把中國先哲的思想和科技等重要的成果給到西方。


這個過程其實從儒教從中山國勢力就資助就存在,從來沒有間斷過,清朝只是這個序列鏈條上收官,代表西方蠻夷最終反超華夏的一個朝代,滿清儘管是西方蠻夷崛起的一個外因,但是它更是長期以猶太控制為核心的西方文明與儒教勢力勾結的結果。這個過程一直並沒有結束,現在依然在延續,換句話說,研究西方偽史不能僅僅視之為是它們的假歷史,西方偽史實際上還是華夏遺失海外的碎片化的真歷史,這種真歷史分散各地,被篡改的面目全非,用了很多的造假和抄襲套路,如何還原華夏的真歷史,才是墨者幾何等老師一起努力的目標。其實我本人前段時間解讀《失控》也是做這種嘗試,這種方法可能很多人一開始用起來並不喜歡,但是很快就像獲得一把鑰匙一樣,能夠進入到很多書籍知識世界之中,這種探索的樂趣無窮,當然也使得我們對於背後興風作浪的儒猶恨之入骨。


好,前戲不拖了,進入正題。


中山國勢力後裔作為一種在中國延續2000多年門閥勢力和DeepState,與滿清當然是聯繫異常緊密。之前其實寫了一點,但是沒有深入來考證。

顯然,這樣還不夠仔細考察滿清。


儘管滿清的「滿」字,來自於中山國境內的「滿城」,這個地方曾經挖掘出很知名的人物,也就是劉備經常掛在嘴邊的祖宗「中山靖王劉勝」的歸葬處,現在叫滿城漢墓,鎮館之寶為金縷衣也就是包裹劉勝的金鎧甲。


而且滿城的名字是在唐朝天寶時候起的名,也有人認為滿城是蒲城的訛以傳訛,後來遂成為滿城了。但滿城的確是一個超過1200年的城區名稱了,歷史不可謂不悠久。

就說巧不巧,滿城還有一條大河名字叫做——「大清」。你是不是以為我逗你玩呢?!


來看看水系水文,以及具體實景圖:


這條大清河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就是荊軻刺秦那個「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易水」。易水曾經燕國與中山國的界河,後來隨著趙武靈王滅中山國之後,易水又成了燕國與趙國的界河。荊軻離開燕國去秦國確實需要經過趙國,燕太子丹在北易水邊送行,才有那個名句「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而易水在清朝時候改名為大清河。雖然不能證明滿清的名字都來自於滿城,但是至少證明了滿清的「滿城」與「清河」之間的密切關係。


那我們進一步推斷,滿清究竟是河北氏族根據中山國境內所取的朝代名,還是滿清祖先其實並非是來自於目前互聯網所推測的所謂通古斯猶,而是女真先祖就出自於中山國呢?還是說女真族改名為「滿族」,是經過儒教幕僚團隊向中山國後裔所交的一個投名狀,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而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滿族作為後金,起源於明朝在東北設立的奴兒干都司,而滿族來自於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整合。

而滿清這個名字極有可能是紹興師爺龔正陸所起。他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老師和軍師,而後來滿清隱瞞了這一點。


這樣也就割裂了我們所知道的滿清是由中山國後裔以及河北氏族支持的代理人的關鍵信息。


但是歷史往往就是這麼有趣,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總是會留下線索。那就是清朝的皇陵並不是關在的東北老家,也不在是北京,而是在河北。

不出意外肯定是在中山國境內,100%


我們再來看二者地圖位置,遵化這個地方是在唐山市,這個地方其實與滿清入關時候有重要關係。

那就是袁崇煥出賣大明朝,故意跑路,讓出了遵化防守,並且還才能讓皇太極等人的部隊進攻通州京師。看來,滿清對於袁崇煥這份“建國元勳”功勞還是沒有忘記的。
現在從唐山遵化到通州,只需要107公里就可以進入北京城。也就是意味著袁崇煥在距離京城100公里的地方帶領主力部隊放水,讓皇太極進城試圖讓滿清部隊滅掉明朝,世人只知道吳三桂是大漢奸,卻不知道他在袁崇煥面前是小巫見大巫。一邊賣國一邊當東林黨口中的民族英雄,儒教這等厚黑境界著實是讓人歎為觀止!
說回到,順治選擇把清東皇陵放在遵化,應該是紀念袁崇煥的不世之功了,後來的康熙也葬在這裡。


再看看清西陵地址就在我們一開始講的「易縣」了,易這個姓氏我們至少考察易牙、易中天等出自於中山國內。


當然,清朝選清西陵時候進行了風水考察,放在易縣,我認為是因為地方可以刺秦,能夠鎮壓華夏祖龍!


雍正是清西陵第一個入主的皇帝,區別於東陵的氣派,西陵比較低調。


清西陵算上溥儀的話,埋了5位皇帝。溥儀在95之後骨灰是下葬清西陵的。

注意到名字了沒有?92年建設的叫華龍皇家陵園,95年下葬,來看教員好不容易改造的社會主義公民愛新覺羅-溥儀,還是被一夥神秘力量以帝王之尊下葬清西陵。

(這個張世義應該是滿遺化名,裡面還有著名的傷痕牛棚文學家季羨林。)

不妨總結一下:

根據:

(1)滿清的滿族與清朝起名,都與白狄中山國滿城清河有某種神秘聯繫。

(2)清朝皇帝的皇陵(清東陵和清東陵)放在中山國境內,就絕不是巧合了。

得出:

(3)中山國勢力依然是滿清幕後主要支持勢力,龔正陸和袁崇煥都是它們派出的輔助者,從滅掉第一個秦帝國到參與建立清王朝它們一直都在。

以上。



王朝血手往期文章可以關注公眾號連載:


1.《紅樓夢》之中「子系中山狼」所潛藏的歷史機關

2.漢朝幕後的“中山國”白狄猶太勢力

3.秦朝被儒家推翻、漢朝建立,中國古代進入漫長黑暗的中世紀

4.漢儒系統偽造華夏文明工程

王朝血手5:被儒家文人炮製的「文景之治」與大清洗

6.扶蘇被白狄勢力殺害的歷史真相

拾遺:扶蘇被白狄殺害證據(補缺)

7.儒家是魔聖一體的

8.漢儒偽造「西河學派」,強行吞併法家

9.誰打贏了鉅鹿之戰?白狄匈奴聯軍殺進咸陽

10.梭倫的原型是李悝

拾遺:梭倫的原型是李悝(補缺)

11.「孔門五聖」關係鏈與漢儒偽造《四書》考

12.漢儒偽造孔子“墮三都”與少正卯被殺的真相

13.“孟母三遷”故事考與孟子被人忽視的貴族階級

14.孟德斯鳩抄襲華夏先秦法家典籍的證據鏈回溯梳理

15.華夏文字之中隱藏的商周之亂的秘密

16.歷代周朝與白狄中山國均有深度勾連

17.殷商殘血如何吊打周制?“非儒即墨”的緣起

18.商朝的正統性,越懂的人越不會質疑

19.以「王朝血手」視角解讀:《紅樓夢》中被儒家篡改的時代背景信息

20.「華夏馬政」是如何被白狄儒教滲透和破壞的?

21.古希臘“普羅米修斯盜火”神話所抄襲的中國原型——閼伯盜火

22.法國先賢祠抄襲清朝的賢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