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2025年第17篇推送

2025.04.06

#百萬醫療 #中高端醫療 #醫保


寶寶們晚上好,是Dora。
好久不見——
也不算,視頻和直播見得挺多的。
我最近更了好多說話的視頻,有沒有感覺自己長嘴了?
這兩天有人頻繁地給我推一個視頻,標題很過分啊,“DRG來臨,百萬醫療變成一張廢紙”。
這個圈子總是讓我見識到物種多樣性,也總讓我覺得自己不足夠變態,而不能與之為伍。
要不說保險總是遭人恨呢。
花錢的是客戶,懵圈的也是客戶。
賣的時候說好的是你們,不賣的時候噴的也是你們。
視頻我就不給你們轉了,不想給他送流量。
大意是說,DRG來了,醫保控費了,百萬醫療沒用了。
大概是這個意思,錯誤觀點咱們就不逐字重複了,他不配。
還有寶寶問我,這對麼?
你說呢,這對麼?
合著我這麼多文章白寫了,你也白看了唄?你個假粉。
一個人,有沒有可能,哎這輩子就這麼存,生一場很貴的病?
有沒有可能?
醫保再控費,去醫院看病,社保能給你報銷100%嗎?
百萬醫療,報銷發生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普通部的住院就醫費用,常見產品的免賠額1萬元,報銷比例100%。
你說咋可能變成廢紙呢?
回答我!
我說句不好聽的話:
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面對各種信息時,保持理智和獨立判斷,就免不了反覆被騙的命運。
接著說兩句DRG。
我們之前說,買無社保版的百萬醫療,以及中高端醫療保險,有機會繞過DRG的限制。
從目前DRG的實踐來看,結論需要調整。
因為就現在情況來看,只要是在公立醫院的普通部就醫,可能都很難脫離DRG的影響。
原因有兩個:
第一,DRG不僅僅是醫保控費,而是整體的醫療成本控費。

對患者而言,不論你是不是用醫保身份就看病的,只要是在公立醫院的普通部,醫生給你開的治療方案,基本是一致的。

這個結論聽起來挺費解,有一個簡單的驗證方法:

你可以去問問當醫生的朋友,是不是不論這個患者,用不用醫保來看病,他的考核標準都一樣?

你看,咱們可不敢隨便說“一張廢紙”,任何一個結論,咱們都給你驗證的方法。

對不對,你自己去驗證。

第二,這個是道德因素。

不知道你們聽過“未用醫保補報銷”?

就是說,如果你去看病沒有用醫保,但是你有醫保身份,事後你是可以拿著單據去醫保部門,重新報銷的。

這就會有什麼情況呢?

一個患者,看病時言之鑿鑿跟醫生說,你給我開貴的藥吧,我不用醫保,不佔用你考核的名額。

回頭拿著單據去醫保補辦報銷。

——注意,我不是說所有人都這麼不是人。

我是想說,就算不用醫保身份,可以繞開DRG,也會因為這樣的情況存在,而讓情況最終滑坡到,醫生乾脆一視同仁,不管你用不用醫保,統一視為用醫保來給診斷。

畢竟,醫生善良一次,發現自己犯蠢;善良兩次,又發現自己犯蠢……人可以善良很多次,但是考核超標是要扣工資的。

醫生有多少工資可以扣呢?

所以我估計,現在的執行標準,就是因為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乾脆一刀切了。

反應過來了嗎?
DRG就是通過標準化的診療操作,來做到醫療控費,從而實現普惠性的基礎保障
那如果想繞開DRG,怎麼辦呢?
就是我上面標黑的字。
你不要選擇“普惠性的基礎保障”。
去公里醫院的特需部,國際部,去盈利性的私立醫院。
這些地方貴啊。
那我們解決貴的問題,就是買中高端醫療。
還是那句話:
寶寶,醫療險的保費再貴,還能有生一場病的醫療費貴麼?
更何況,這些年,公立醫院的特需部和國際部,年年在漲價。
有錢人還是多的……
話說回來,我也沒啥錢,我依然覺得現在對DRG的口誅筆伐有點過了。
走的地方越多,越覺得中國的醫保體系全世界第一,不論是參保人的成本、就醫治療質量還是效率。
可是醫保保費就那麼些。
當大部分人“活下去”的目標還沒被滿足的時候,要求公共開銷負擔小部分人“活得好”的需求,是有點何不食肉糜了。
又往往是這些人,不樂意買高端醫療。
有一句廢話,我還是硬著頭皮再講一次吧:
想要更好的品質,真的要花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