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那天因為稍微扭了一下頭而躲過一劫,殺不死的特朗普變得更強大,遇刺事件中的表現讓他在選民眼裡不再是民主的威脅,而是美國的堅強守衛者。他的法律訴訟對他不再有威脅,共和黨幾乎完全受他支配,民意調查顯示他有望在國會和白宮獲得乾淨利落的勝利。與此同時,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場運動,已經從一個個人野心的不穩定載體,成為一系列即將落地的政府計劃。特朗普高度自信,以至於他選擇了J·D·萬斯,一個口才卓著、寫過暢銷書、反全球化、反大企業、反移民、親工人的MAGA狂熱支持者。萬斯幾乎沒有政治經驗,基本沒有政治包袱。他甚至曾公開表示,如果他是副總統,他不會認可2020年的選舉結果。現在他成了特朗普的副手,很可能還會成為接班人。在電影《內戰》中,美國內戰肆虐,叛軍想要總統的命。真實世界裡,美國自南北戰爭後沒有內戰,即使在前總統特朗普遇刺未遂之後也沒有發生。但人們擔心內戰有朝一日會成為現實。公共宗教研究所和布魯金斯學會2023年10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同意2024年總統選舉“將決定美國民主的未來”這一說法。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從中得出了令人擔憂的結論:根據同一民調,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真正的美國愛國者”可能不得不訴諸暴力來“拯救我們的國家”,其中包括33%的共和黨人和13%的民主黨人。在這兩個陣營中,這些數字自2021年以來都大幅上升。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歷史學家納夫塔利說:“這些觀點是一個政治話語以‘世界末日語言’為主導的國家的特徵。”特朗普將對手稱為他要“消滅”的“害蟲”;拜登則在演講中說,是時候把特朗普置於“靶心”——結果真有人去瞄準特朗普了。驅使那位20歲的槍手暗殺特朗普的動機尚不清楚,也不清楚他是精神失常還是心智正常。但無可否認,多年來,美國的政治氣氛在這些言論中變得越發緊張。
尼日利亞的歷史充滿了宗教和種族暴力,儘管現任穆斯林總統與一位基督教牧師的婚姻展現了一定程度的寬容,但種族差異帶來的摩擦依然不斷。尼日利亞有超過250個民族群體,其邊界大多由19世紀的英國殖民者草草劃定。由於一系列國內動盪和經濟改革的失敗,這個曾經的非洲強國目前生活成本高企,安全形勢嚴峻。2023年當選總統的博拉·蒂努布(Bola Tinubu)當選過程充滿爭議,那場選舉中只有不到10%的註冊選民投票。人們對政府主導的改革褒貶不一,一些政策在短期內也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步履維艱。儘管尼日利亞面臨諸多挑戰,但仍有一些樂觀的跡象。一些專家認為尼日利亞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農業產量和石油產量有所恢復,經濟增長也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