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創意策劃成了一條媒體出路,新加入的人是 Hypebeast

由一個球鞋博客演變為街頭潮流內容網站,再到設立電商,2016 年 4 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的 Hypebeast 近日又把業務擴展到了市場營銷。

這個新的業務名叫 Hypemaker。按照官方的描述,這是一個“旨在為全球品牌提供創意解決方案”的服務。說白了,就是成為一個集設計、內容創意、線下活動、視頻製作等在內的一系列市場營銷服務的提供商。

在未來,Hypemaker 將主要為時尚、生活方式、汽車、科技和消費品行業的公司提供營銷服務,除了設計與創意,還將為品牌主提供數據分析。

在Hypemaker 正式宣佈成立以前,Hypebeast 已經為一些運動品牌策劃過類似的活動,包括 2015 年與 Adidas 推出限量版聯名款“ HYPEBEAST x adidas Ultra Boost Uncaged”,這款產品後來在 Hypebeast 旗下的電商平臺 HBX 首發,原價 180 美元的產品在 eBay 上被炒到 1899 美元。在這個案例中,Hypebeast 提供的服務除了在於內容營銷,也包括參與產品概念設計。

按照 Hypebeast 去年上市前發佈的文件,它在 2015 年時有 126 個廣告合約,總計價值 4340 萬元。而據 Hypemaker 官網顯示,他們目前的客戶中包括 Nike、Apple、Burberry、Lexus、Dior 等。

如同我們在 Hypebeast 上市時所分析的那樣,它對於廣告主的吸引力仍然在於精準的目標受眾,而自營電商又提供了更大的轉化空間。

這家公司上市至今的成績相對不錯。截至去年年底的三季度,Hypebeast 總收益同比上升 44% 至 1.54 億港元,其中來自廣告業務的收入佔到 67.5%,比前一年同期高出約 7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該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較上市前一年也有 34% 的提升,為 1582 萬港元。

此時推出 Hypemaker,也是在原有的客戶和受眾資源基礎上尋求新的增長點。Hypebeast 並沒有公佈最新的訪問量數據,不過在 2016 年上市前,這家公司對外披露的月頁面瀏覽數為 4690 萬。

事實上,如今提供營銷創意解決方案的新媒體並不在少數。包括 BuzzFeed、Vox、Mashable、The Daily Beast 在內的美國數字媒體都在拓展原生廣告、內容營銷方面的業務,而在傳統媒體時代,雜誌報紙受廣告客戶委託舉辦活動的盈利模式也已經存在。

數字化加快了媒體的轉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媒體的介入,數字營銷產業中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彼此的角色也越來越複雜。某種程度上,這件事比拼的也不僅僅是創意和智力,同時也是對技術能力和資本實力的比拼。比如,《紐約時報》旗下的數字營銷機構 T Brand Studio 就在去年一連收購了兩家數字營銷機構,其中一家專注於 VR 營銷。

諸多變數都讓“做營銷”不再像過去那樣有跡可循,與此同時,媒體在做營銷的過程中還會受到來自廣告業與專業營銷機構的競爭。這恐怕是擺在所有媒體,包括 Hypemaker 面前的問題。

題圖來自 Hype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