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迅速崛起為高科技強國,在近代經濟史上堪稱空前”,Spiegel盛讚中國創新能力

週五,德國媒體《Spiegel》發佈了一篇題爲“經濟大國的競賽:中國以創紀錄的速度成爲專利世界冠軍”的文章,文中引用了一份來自德國研究型製藥商協會(VFA)報告,對於中國在醫藥方面的創新速度十分讚歎。



在新專利申請領域,中國正逐漸使其他國家黯然失色。德國研究型製藥商協會(VFA)報告指出,自2022年起,幾乎每兩份國際專利申請中就有一份來自中國。該報告的作者Claus Michelsen和Simon Junker表示,中國迅速崛起爲高科技強國,這種發展‘在近代經濟史上堪稱空前’。這些經濟學家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相比之下,西方創新成本高昂。若將專利申請數量與各國研發支出相對比,中國目前以最低的投入成本領先,與長期處於前列的日本和韓國並駕齊驅。而歐盟和美國的專利創新平均成本卻在不斷攀升。作者認爲,這表明‘研發密集型專利的重要性在增加’:西方經濟體越來越專注於高質量和高成本的創新。


作者指出,自千禧年以來,中國構建了一個科學創新體系,這也反映在學生人數的顯著增長上。隨後,中國還尋得外國企業作爲合作伙伴,將創意轉化爲實際創新。此外,僅在2018年至2020年間,北京就爲‘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計劃投入了相當於1.6萬億歐元的鉅額資金。


在製藥和生物技術領域,中國自千禧年以來也迅速崛起,如今在專利申請方面已與美國不相上下。然而,德國研究型製藥商協會(VFA)指出,歐洲在這個行業中"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明顯落後"。


雖然德國在學術製藥研究方面非常活躍,但這些研究產生的專利數量卻不及其他國家。該協會抱怨‘公共資助的研究與企業商業研究之間聯繫不夠緊密’,以及缺乏創業的激勵機制。例如,德國大型製藥公司拜耳(Bayer)和默克(Merck)都面臨着自主研發的重要產品專利保護逐漸到期的問題,而新的創新又難以帶來經濟上的成功。


總體而言,不同經濟地區有不同的重點。從2018年到2022年,德國近十分之一的專利申請來自汽車和運輸行業。相比之下,中國和美國的大多數專利申請來自計算機技術領域。在日本和韓國,同期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電子和能源生產方面的創新。”


然後《Spiegel》的這篇文章以另外一種計算方式爲德國挽了個尊,“如果將各國的國際專利申請總數與各自的人口數量進行比較,則會得出另一種結論:2022年,韓國每百萬人中有4937項專利申請,是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相比之下,德國爲每百萬人中有1827項。中國在這一指標上以1170項落後,但是也在迅速趕上。” 


德國研究型製藥商協會(VFA)報告的兩位作者預測道:“未來幾年,大型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Spiegel》在文章結尾補充道,”對研發的投資被視爲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創新能力的指標。“


喫個辣條壓壓驚分割線



長按掃碼查看具體方式哦



轉載及廣告業務

掃一掃

添加客服微信

或發郵件

[email protected]